中國紙業門戶網站
首頁新聞中心商務中心價格行情數據中心紙業搜索紙業社區服務中心
新聞中心首頁
國內 國際 財經 環保 企業 印包 專題 分析 參考 直播 視點 紙業行 圖片
 

四會“發現”蔡倫? 鄧村古法造紙探密

2004-07-21 南方日報
 

  行走理由

  紙張,已經日漸式微,連筆也不再流行的時代,中國的古代四大文明之創,大部分成了旅游余興節目。海灘上徹夜燃點的焰火是游客必備的縱放,四驅車上的指北針也是導向美食之旅的工具,只剩下印刷,至少它還是本文的重要載體。在西江邊上,你就可以領略這活化石般的工藝,它仍然是當地人謀生的手段。

  行走指引

  早上7時出發,開車從廣園西路上內環路,直接上廣肇高速,然后按指示牌轉入一條特別靜謐的高速公路,約40分鐘,四會市便遙遙在望。過馬房大橋,八車道的寬闊馬路向北直指四會市中心,行程先直到鄧村。午餐必在貞山,飯后游貞山,鄧村不需門票。下午經321國道直驅廣州。廣州至四會轎車的單程路費42元,約63公里。



打紙張

  最古老的造紙技藝

  四會的景點頗多,但是我的心思,是想一睹挎著手機的新人類如何傳承祖宗的絕活。于是飛掠而過四會市區,直奔西南面的貞山,車行20多公里見一大牌“鄧村—古法造紙旅游景區”。

  從新修葺的水泥路逶迤前行七八公里,左顧是如黛青山,竹林密集蔚為壯觀,右盼乃明眸綠水,時見白鵝緩緩浮游。鄧村村口有一個天然標志——一株年逾千載的大古榕,當地人說,太公的太公就是在此集合商議全村大事。



鄧村滿地是竹制品

  道路兩旁全是晾曬的竹子——造紙原料、紙坯和紙張,成千累萬。村中民房大多以石頭作基,滄桑而古老,在雞鳴犬吠聲中恍如置身遠古。村中多有客家人,詢之,亦云遠祖從珠璣巷而下。到處是做紙的小作坊,用水作動力的石碓轟然作響,將石灰腌至綿爛的竹子舂為紙漿。然后依次是抄紙、潷水、切紙和晾曬等過程,勞心勞力。我們來看像是表演,而在當地人來說是手藝,全村均以此為業,衣食賴從其出。所作紙張供作鞭炮、寺廟等用,其色黃,極粗糲,我們小時呼作“馬糞紙”是也。若選料和手工更精一些的是竹紙,從前人們自卷香煙時用,也是用于制作廣東名菜鹽翱雞不可或缺之物。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相關報道:
走進神秘的丹寨古法彩色造紙村
一個無法回避事實 萬州古法造紙面臨失傳
熱點推薦
沁陽市王曲鄉甘當配角,扮靚全國造紙機械大舞臺。一條8公里長的街道兩旁集中了六七十家造紙機械配件加工企業,市場份額三分全國有其一……
服務中心
會員服務
歡迎投稿
圖片新聞
鄧村滿地是竹制品
 
 
公司簡介 | 本站動態 | 服務條款 | 版權條例 | 免責條款 | 聯系方式 | 公司招聘 | 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00-2004.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紙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