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江西頻道7月19日電(記者李興文)江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日前對市場上銷售的紙巾紙產品進行了監督抽查,結果發現一些廠家采用回收廢紙生產不合格原紙;為增加產品的白度,一些廠家違禁添加可致癌的化學物質熒光增白劑;一些產品衛生指標細菌菌落總數超標,質量問題堪憂。質監部門提醒,消費者在購買紙品或在飯店用餐后使用餐巾紙時應仔細甄別。
質監部門此次共抽查了43家企業生產的50批次產品,合格39批次,抽樣合格率為78%。其中,抽查了28家經銷單位經銷的35批次產品,合格26批次;抽查了15家餐飲服務行業使用的15批次產品,合格13批次。
據質監部門介紹,不合格產品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個別產品衛生指標超標。本次抽查的11批次不合格產品中,有2批次產品衛生指標細菌菌落總數超標;二是部分產品添加了有害化學物質熒光增白劑。這主要是由于一些小型企業為迎合消費者喜歡白色的心理,有意添加有害化學物質熒光增白劑來增加產品的白度,熒光增白劑有致癌作用,使用熒光白度超標的紙品后,消費者身體健康會受到嚴重危害;三是一些產品采用回收廢紙生產不合格原紙,經分切折疊壓花加工后,在外包裝上標注餐巾紙產品銷售,欺騙消費者;四是部分產品性能指標差,產品的洞眼、抗張強度、白度、柔軟度和橫向吸水性等指標不合格。
抽查發現,標稱為河北雪松紙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規格型號為210mm×210mm的“雪松”牌A等品手帕紙、標稱為中外合資上海南源永芳紙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永芳”牌C等品餐巾紙、標稱為南昌市桃花德龍紙品廠生產的“一枝梅”牌B等紙品等產品均不合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