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新聞網7月14日消息:近段時間來,我市一些紙箱包裝企業老總憂心忡忡:企業一個月做下來,賬面上銷售額還算可觀,可到手的利潤卻所剩無幾,連維持企業基本運轉都有些困難。昨天,市包裝技術協會秘書長表示,溫州紙箱業面臨幾乎“零利潤”的困境,急切需要行業自律制止盲目競爭。
三大成本上漲 企業遭遇壓力
服裝紙箱、鞋子紙盒……作為溫州一大配套產業,紙箱業幾乎為我市所有輕工產業做“嫁衣”。伴隨著溫州輕工產品的發展,我市已經有紙箱生產企業1000多家,去年的產值為30多億元。
去年下半年以來,紙箱業開始遭遇三大成本上漲壓力。首先是原材料漲價,溫州紙箱業,尤其是瓦楞箱板,其原料紙張主要來自安徽、河南、江蘇、山東等地。由于國家對造紙廠環保治理力度加大,小造紙廠一律關、停、并、轉,而大廠環保投入很高,原料進價開始上揚。作為輔助材料的黏合劑也頻頻上躥,價格從原先的每噸1000多元猛漲到2000多元。其次,作為產生蒸汽的煤炭價格上漲和自備發電成本加大,也不斷向紙箱業“施壓”。另外,今年以來,運輸費用上漲明顯。原先從安徽、河南運原料紙到溫州,每噸運費為240至260元,現在卻漲到460至500元。
市正方包裝有限公司老總諸恩燎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各種漲價因素綜合起來,作為紙箱“主板”的瓦楞箱板成本增加了15%左右,這個漲價幅度甚至超過了利潤空間。
盲目殺價競爭 不能承受之痛
成本上漲,售價理應“水漲船高”,紙箱業為何還苦守“零利潤”?市包裝技術協會有關負責人透露,這跟紙箱企業缺乏行業自律,企業盲目競爭有極大關系。
紙箱業門檻較低,入行資金可從3萬元跨度到5000萬元,彈性非常大。另外,由于紙箱產品基本上在溫州本地消化,資金風險相對較低。加上技術含量低,使得入行者蜂擁。據介紹,投資額達400多萬元的瓦楞箱板生產線,2000年時全市才10家企業共10來條,到今年已經發展到30多家的40多條生產線了,一些小企業更是紛紛上馬。
競爭加劇,惡性殺價緊跟而來。為使自己的生產線不停下來,各家企業競相以低價“爭奪”客戶,甚至不惜虧本買賣。原料成本上漲后,紙箱銷售價格依舊游蕩在漲價以前水平,各家企業誰都不輕言上“漲”,擔心自己價格一旦提升,客戶馬上“倒戈”對手旗下。市包裝技術協會負責人不無擔憂,因為價格太低,不少企業都在質量上“做文章”,或減輕克重,將換掉輔材。長此以往,紙箱行業生存將岌岌可危。
呼喚行業自律 初步達成共識
下半年以來,“行業自律”以前所未有的頻率出現在紙箱行業內。一業內人士坦言,現在有些小廠生存的紙箱質量幾近“底線”,作為我市服裝、鞋革企業的延伸行業,質量低劣的包裝盒隨輕工產品出口到國外,也會嚴重損害溫州制造的聲譽。
為制止行業內的惡性競爭,今年6月份,市包裝技術協會成立了紙箱分會,多次召集行業內企業代表進行座談協商并初步達成共識,共同算出本行業平均的成本價,定出合理的銷售價,制訂出行業自律條約等。
有關人士表示,紙箱業在一定程度上已經飽和,但是外界對該行業的盲目重復投資還在繼續,如果政府部門能加強引導,新聞出版部門能對進入該行業者進行前期環保、產能等認證,提高入行標準,質量監督部門加強對行業質量的跟蹤,可能會更有利于紙箱業的發展。(金咸 谷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