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經貿部和信息部組織召開的推進企業管理信息化工作會議的現場,董鷹——作為一個黑龍江傳統造紙企業的總經理,向全國上百家大中型企業集團介紹企業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做法和經驗。全國最著名的信息化管理專家們稱他創建的、獨具特色的斯達信息化管理系統為“斯達模式”。斯達公司被國家經貿委作為“全國企業信息樣板企業”向全國推廣。
當談起自己創業史時,這位與共和國同齡的老總感觸頗多。 1996年6月,在黑龍江造紙廠工作過幾十年,具有深厚專業技術知識和技術管理經驗、精通計算機應用技術的董鷹,臨危受命就任黑龍江造紙廠廠長職務。
當時,企業累計虧損3667萬元,潛虧1億元,負債高達3.59億元的窘困局面。董鷹經過慎重考慮和詳細的市場調查后,決定與境外兩家企業合資實現資產重組,形成一個新的發展主體,剩下的企業辦社會部分和其他經營性公司組成負債主體。 經過多年的奮斗,他們與境外合資新組建的斯達造紙有限公司具備了144個網上工作站和33個網下PC機的管理網絡,自編31萬多個程序,形成了企業管理信息化、生產經營科學化的先進運行模式。在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斯達造紙有限公司仍然保持了無庫存和100%的回款率。他們不但使自己贏利,逐年償還企業債務,還使負債主體黑龍江造紙廠通過股份分紅和獲得的租金,保證了裁減員工的基本生活費。 董鷹把目光盯在了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管理模式上,創造性地將“以計算機為手段,把握兩個市場、一個源泉,為向成本電算化為中心,促進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靜態管理向動態管理、事后管理向超前管理的轉變,不斷追求高效益,并歸納為“斯達模式”,引發了一場“企業管理的深刻革命”。 目前,斯達集團總資產以達到36億元,商品漿和機制紙生產能力達40萬噸。全集團建立了覆蓋全省5個生產基地的廣域計算機網絡,實現光纖接入,采用DDN、PCM、衛星及微波等通訊手段,完成了企業之間供、產、銷全部業務流程的電子商務虛擬市場,使企業提高了市場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