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晨鳴紙業(000488)下屬武漢晨鳴漢陽紙業公司因造紙廢水超標排放問題被中央電視臺曝光,并成為國家環保總局當年公布的第一批六大違法排污企業之首。同時,這也是上市公司中污染被曝光的最大一起案例。而經過近4個月的整改,武漢晨鳴漢陽紙業公司已經通過了國家環?偩值娜骝炇铡=衲6月份,晨鳴紙業20億元的可轉債發行申請獲得證監會發審委審核通過。融資之門的打開,是否意味著晨鳴紙業的污染問題已經解決了呢?
在公司所在地——山東壽光,晨鳴紙業給當地人最大的印象是,“這是一家效益非常好的企業,壽光市的財政收入40%來自晨鳴紙業,最高時曾達到60%,能在晨鳴上班得托‘關系’。”2003年晨鳴紙業年報顯示,資產總額102億元,其中流動資產38億元,主營收入58億元,凈利潤6.2億,可分配利潤13.6億元。
在晨鳴紙業派出的工作人員的全程、全天候陪同下,《證券市場周刊》記者參觀了晨鳴紙業的辦公樓及壽光的三個分廠。觸目所及,辦公區幾乎一塵不染,而經過處理的水已經被除去獨有的那種刺鼻氣味。
“要說污染似乎是前幾年的事,近期應該沒有!薄蹲C券市場周刊》訪問的壽光市內的幾個當地居民都這么說。但一位出租車司機無意中還是透露出企業污染的一點線索,“在市區周圍是沒有污染,他們把排水渠密閉起來,污水排到幾十公里以外了!痹谶@位司機的指點下,看到一條綿延伸向西北的密閉水渠,找到出口已在五十公里以外的一個村莊。
在水渠的出水口,記者再次看到了調查中反復見到的污染景象,水質污濁不堪,惡臭難擋。但是,記者調查發現,向這個水渠排水的不止晨鳴紙業一家企業,還有當地的一個淀粉廠和幾個化工廠。而晨鳴紙業的工作人員也表示,是其他的企業排污造成了最終的污染。
但是,彌漫在空氣中的刺鼻氣味卻是晨鳴紙業無法回避的現實。當地的幾位老鄉對記者說,“這氣味,主要是造紙廠污水的味道,再說其他幾個廠規模很小,排出的水只占很小一部分,如晨鳴紙業排放的是經處理后的水,水流也不至于臟成這樣。”
在隨后采訪壽光市環保局的過程中,局長李志強表示,如果晨鳴紙業排放的水不超標,這個水渠排出的水應該符合排放標準。李志強告訴《證券市場周刊》,密閉這個水渠共投資3000萬元。他表示,這條水流可以用作周圍村民澆灌使用,之所以密閉,是因為經常會有雜物堵塞水道,每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清理。而水渠周邊幾個村民卻說,“用這個水渠的水澆地是可以,但長出麥苗比用干凈的水矮四五寸,政府就是擔心人們用這里的水澆地才密閉起來的!
在晨鳴紙業公開披露的財務資料中,有關污染治理費用數據同樣讓人懷疑到企業真實的治污狀況。《證券市場周刊》在采訪中了解到,晨鳴紙業在壽光共有兩個污水處理廠,其中一個日實際處理污水3.5萬噸,另一個日處理污水6萬噸。前者用作草漿造紙污水處理,每噸水處理成本為0.78元,后者用作紙漿造紙污水處理,成本略低,二者相加年費用約為2000萬元。
同時,晨鳴紙業在壽光的污水處理系統中還包括兩個堿回收設施,一個每日堿回收能力為200噸,另一個為100噸。記者在前者廠房看到“2004年力爭完成堿回收19710噸, 每噸成本控制在831元”。照此推算,兩個堿回收系統年需費用共計約2400萬元。但是,公司財務部劉經理提供的數據無法證明這些費用是否真的發生。而且,劉先生開始接受采訪時,告訴《證券市場周刊》,環保費用列支在公司的管理費中,但幾天之后又電話告知記者,環保費用是加入生產成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