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周刊》:云南森林告危(1)
云南森林告危(2):千萬畝林區下的利益格局
國家林業局:規劃令人非常震驚
由當地政府強力支持的可能對云南生態造成巨大破壞的金光集團“圈林”計劃,既沒有通過國家發改委的立項,更受到了國家林業局的明確抵制
本刊記者/韓福東
金光集團在云南省“圈地”2750萬畝的龐大項目,若要實施,需要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的審批。其中涉及林基地部分,需要有國家林業局的初審意見;有關的環境影響報告書,需要國家環保局批準;牽涉到的林木采伐限額,則需要國務院的批準。
據記者了解,云南省政府一位領導曾親自陪同金光集團負責人前往國家發改委尋求立項審批,但報批工作迄今未獲通過。但是,在審批還沒有完成的情況下,金光集團與思茅等地的協議就已簽署,并進入了實質運行階段。
而據記者所知,項目開展過程中一些必經的程序被忽略了,比如對可行性研究報告組織專家論證。據國家林業局相關人士透露,項目計劃被送往國家發改委審批時,并沒有循法定程序前往國家林業局征得有關林基地的初審意見。
因此,4月,國家林業局派員調研。
調研后產生的報告措辭激烈地寫道,思茅市對金光集團等木材加工企業的林地、林木使用權的流轉“由政府包攬、強行定價的不規范流轉行為……必須堅決制止!
金光集團在思茅市的規劃如果得以實施,“全市近3600萬畝現有天然林中有一半要通過大面積皆伐(即全部砍光),改變為人工林。其中大部分規劃的原料林基地將種植桉樹。目前,思茅市尚沒有大面積營造桉樹的成功經驗,一旦大規模推廣營造桉樹工業原料基地,將會對思茅市的林地生產力和思茅松這一優良樹種的保護造成重大影響!
報告認為,這份規劃“對思茅市的森林資源和生態狀況造成嚴重考驗”,“必須堅決制止思茅市大面積皆伐現有天然林來營造原料林的做法!
報告還指出,思茅市的林業規劃與經營思想存在誤區,思茅市提出的大力發展林產工業來帶動經濟發展,以經濟發展來促進林業的指導思想目前還只停留在“拼資源和木材林業”的水平。
國家林業局一位相關人士說,金光集團的規劃令人非常震驚,他們會在自身的權力范圍內對此進行抵制。
日前,這份調研報告已經發送給了云南省林業廳,并抄送給云南省政府。
金光集團背景
金光集團1962年創建于雅加達,是印尼最大的財閥之一。食品加工業、金融證券業、房地產業和林漿紙一體化產業是該集團公司的四大核心產業。其中,漿紙的生產能力位居世界同行業十強,亞洲第一。
近年來,中國成為金光集團拓展海外漿紙業務最著力的地方,金光集團所屬的亞洲漿紙業股份有限公司(APP)在中國頻頻動作,自1992年起,先后在鎮江、寧波、蘇州、昆山、清遠、海南等地以獨資、合資形式興建了13家大型造紙及深加工企業、5家造林企業以及1家制漿廠,其中包括中國最大的年產100多萬噸銅板紙的造紙企業——金東(江蘇)紙業有限公司。
1995年,APP在海南成立金海漿紙林有限公司,其在洋浦經濟開發區建立60萬噸紙漿廠及350萬畝林基地項目,早在1997年就獲國務院批準。后因APP陷入債務危機,項目擱淺。據云南金瀾滄公司總經理彭清志介紹,項目已經重新啟動,紙漿廠將在今年投產。
2003年12月25日,金光集團在廣西欽州投資的年產60萬噸“林漿紙一體化”項目開始啟動。此前新華社報道,金光擬在廣西投資500億元,建設年產分為180萬噸及310萬噸紙廠,營造商品林60萬公頃(合900萬畝)。金光集團總裁黃志源稱,將把欽州建成世界最大的造紙工業城。
云南,只是金光集團林漿紙一體化產業中國戰略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