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出版與印刷業將獲得政府大力支持,以向國外拓展市場、打響名聲和加強專業技能。
新聞、通訊及藝術部長李文獻醫生昨晚透露,媒體發展管理局正擬定發展策略,通過多項計劃提升新加坡出版與印刷業,協助他們在區域及全球市場上競爭。
李文獻是在世界首屈報業科技協會(Ifra)主辦的亞洲報業大獎晚宴上講話。
他強調出版與印刷業對新加坡經濟的重要性時說,統計局2001年的數據顯示,出版與印刷業為新加坡的經濟增值帶來17億元的貢獻,占國內生產總值約1%。這個行業的員工有2萬8000人,出口額達35億元,占媒體業出口額的84%。
媒體管理局正考慮制定培養人才和加強專業知識的計劃,協助出版及印刷公司加強在區域和全球的競爭力。當局也計劃利用新加坡具備的資訊通信基礎設施和數碼科技,提升出版與印刷業的優勢,讓他們更快速及更容易地打進外國市場。
此外,媒體管理局也將協助這些公司參加國際知名的展覽,如法蘭克福書展和北京國際書展,以掌握和了解國際出版和印刷業的走向。
不僅如此,當局也將和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以及經濟發展局合作,將新加坡發展成為數碼出版中心和供應連鎖管理樞紐。
發展出版及印刷業是“媒體21”發展藍圖的一部分,政府較早前已宣布撥款1億6500萬元,把新加坡發展為“環球媒體城”,培養本地媒體業人才和推出更多具國際水平的制作。
李文獻說:“我們的印刷業已經很蓬勃,而且擁有本區域最先進的印刷設備,服務對象包括本地及國際客戶。我們也占有一些優勢,比如我們懂得多種語言、對多元文化的亞洲社會有深入了解、有很強的管理能力、穩定的經商環境、以及高效率的后勤基礎設施,便于發行、貯存和運送印刷物!
新加坡制定嚴謹的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并有效地執行,也有助于吸引出版公司到這里經營。
不過,部長強調,即使享有種種優勢,出版與印刷公司還必須對環球市場和出版趨勢有深入了解。他們必需不斷招攬具有創意的人才,為他們的產品提供有素質的內容。
媒體管理局將在聽取業者的意見后,才敲定最后的發展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