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以來,河南省武陟縣環境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環境質量得到有效改善。但由于武陟縣歷史欠賬多,結構性污染矛盾突出,環境污染反彈嚴重,河流污染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水污染防治任務艱巨,形勢依然嚴峻。
結合武陟現狀,武陟縣堅持以環保工作服務、服從、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大局,逐步探索出一條“以管促治、以治促調,以產業產品結構的大調整促進全縣經濟社會的大發展”的工作思路。一是制定出臺了《武陟縣“十五”環境污染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嚴格按照“四個一批”,即“關閉一批、治理一批、搬遷一批、轉產一批”的總體要求,抓大棄小、關小扶大。先后依法關閉取締了73家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污染嚴重、治理無望的企業,做到了切斷電源、拆除設備、吊銷營業執照“三到位”;對9家不能穩定達標排放企業進行了完善治理;對1家重污染企業實施了搬遷改造;4家企業成功實施轉產,污染負荷進一步降低;二是合理規劃造紙工業布局,改變以往“小、散、弱”局面。通過積極推進企業資產重組,進一步壯大企業規模,實現集約化經營,爭取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三是本著“增產增效減污,增加產品含金量”的原則,積極引導企業上項目、抓技改,生產出高附加值的產品,提高產品科技含量,提高市場占有率。
近幾年來,經過環境污染綜合治理和戰略性結構調整,武陟縣騰出了大量的環境容量,為一些高新技術項目的順利上馬提供了前提,形成了以江河紙業、廣源紙業、西滑封造紙廠、恒星紙業為龍頭的骨干造紙企業,并呈現出四大亮點:一是焦作市20萬噸林紙一體化項目工程全面開工建設,在改善生態環境、增加沿黃農民收入的同時,夯實了全縣造紙工業原料林基地;二是西滑封造紙廠投資1.2億元填平補齊5萬噸規模暨百噸堿回收工程竣工并成功通過調試,填補了焦作市造紙行業堿回收技術的空白;三是按照等額債務資產轉讓的方式,江河紙業取得紅麻造紙廠部分有效資產進行經營,生產無碳復寫紙;四是非化學制漿造紙企業通過資產重組,集中治污,已形成以恒星、利群、建民等企業為龍頭的高檔生活用紙加工區。目前,武陟縣年造紙產量已由關停前的9萬噸增加到20多萬噸,污染負荷逐年削減10%,生態環境正在得到進一步改善。
在對造紙行業進行結構調整的同時,該縣還緊緊抓住2004年即將關閉年產36萬張規模以下制革行業這個契機,積極協調該縣小麻村、圪當店、華威裘皮有限公司申報年產200萬張、150萬張、120萬張規模制革項目,通過對全縣皮革群進行資產重組,引導他們走集中治污、集約化經營道路,努力推進地方經濟全面協調持續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