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埃埃茨辏对拢橙,美國商務部就“中國是不是市場經濟國家”的問題召開聽證會,這是中國入世之后的“入市”之爭。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諸如微軟、柯達等跨國公司在華形成的壟斷優勢,正逐漸成為很多中國成長企業不可逾越的門檻。如果中國不是市場經濟國家,“狼”來了的驚呼之后,跨國壟斷的“野豬”能闖進我們的視野嗎? 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說:“當企業變成一頭壟斷的‘野豬’時,就應該防止它到處亂撞!卑l達國家的經驗表明,最好的防范手段就是制定反壟斷法,阻止限制競爭的行為。 有關專家表示,跨國公司在華已漸顯壟斷之勢,然而我國至今尚未出臺反壟斷法;相關法律法規的缺失,為跨國公司規避我國反壟斷執法提供了可能。時下的關鍵是通過制定和實施反壟斷法來加以防范和規制壟斷的“野豬”。
跨國壟斷趨勢顯現 日前發布的《2004跨國公司在中國報告》顯示,近年來,跨國公司憑借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在短期內迅速占領了我國某些行業的大部分市場份額,并且濫用市場支配力的情況時有發生。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公平交易局從去年起與京、滬、粵三省市相關部門共同開展了一項調研工作,調查跨國公司實施或可能實施的限制競爭行為。調查顯示,在華跨國公司在市場競爭中具有明顯的市場優勢,有的還占據絕對壟斷地位。如微軟公司操作系統軟件和利樂公司的無菌包裝材料等。 跨國公司利用明顯的資金、品牌和技術優勢,在千方百計謀求市場份額的同時,出現了不公平地阻礙同業競爭者、購買者或供應者等違反公平競爭、公平交易的行為,這對國內企業的健康發展和保護民族品牌十分不利。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公平交易局調查表明,在華跨國公司目前利用其優勢地位限制競爭行為,主要表現在五大方面:一、搭售和附加不合理條件;二、價格歧視;三、拒絕交易,尤其涉及知識產權的拒絕交易,利用其對知識產權所擁有的專利權,拒絕授予其競爭對手合理的使用許可權,從而排除其他人的競爭;四、采取限制競爭協議行為是跨國公司在華限制競爭行為的一大特點;五、跨國公司在華限制競爭行為的另一表現形式是企業并購。這種方式是跨國公司擴大企業規模和實力在東道國市場取得市場優勢地位最便捷的途徑,它是各國反壟斷法關注的重點。 據統計,近年來跨國公司在華子公司的工業總產值占行業產值的比重具有不斷上升的趨勢。在輕工、化工、醫藥、機械、電子等行業,跨國公司在華子公司所生產的產品已占據國內三分之一以上的市場份額。如在飲料行業,可口可樂基本壟斷了國內大中城市的飲料市場;在啤酒業,國內生產能力超過5萬噸的啤酒廠合資率已經達到70%。
跨國壟斷帶來危機
從最初積極引進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到目前對于跨國公司壟斷趨勢的擔憂,可以說是中國市場經濟結構不斷調整發展的結果。 有關專家表示,跨國公司在給我國帶來巨大經濟利益的同時,也給我國的經濟安全造成潛在的威脅?鐕纠觅Y本并購國內企業之后,將可能壟斷或圖謀壟斷國內一些產業,并憑借其經濟實力逐步占領較大的市場;跨國公司對我國產業尤其是戰略性產業的控制,將使我國逐步失去戰略性產業發展的主導權,并有可能引發民族工業的生存危機。 近期,質疑瑞典利樂公司在華借助壟斷地位捆綁銷售、濫用壟斷的聲音不絕于耳。業內人士抱怨,國內乳品巨頭伊利去年的在銷售總成本中,包裝材料成本占了40%。伊利去年生產了采用利樂包裝的約20萬噸超高溫處理奶,一只250毫升的利樂包裝盒,其市場價格在4角左右,利樂的盈利空間多大可想而知。因此,包裝成本過高已成為抑制中國乳品行業健康成長的隱痛。這表明乳品行業縱向分配利潤沒能平均化,只有壟斷。而現實是:奶農有風險、加工企業不賺錢、零售商獅子大開口、包裝企業賺得盆滿缽滿。 另外,跨國公司研發機構向中國的轉移,并競相在我國境內大量吸引高級人才,導致了一些重點大學和科研機構的新一輪人才流失。在知識產權體系不完備的情況下,中國部分保密技術可能泄露或轉移;反之跨國公司研發機構對于技術的保密和控制制度較為完善,無疑會造成其在某些技術領域的壟斷地位,并對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和企業競爭力的提高構成威脅?鐕镜耐顿Y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勢必將勞動密集、自然資源密集、污染密集的產業轉移到我國。例如,近期跨國公司在我國剝離資產和業務,被剝離的往往是勞動力密集型、技術含量較低的業務。事實上,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投資有相當一部分是屬于勞動密集型的生產制造環節,此類資產和業務已不具有附加值。
加快制定反壟斷法 南開大學跨國公司研究中心邱立成教授表示,跨國公司的競爭壟斷問題是一種常規現象,而我國對跨國公司漸顯壟斷之勢的憂郁,是我們對于國家經濟安全的慎重考慮;同時,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的缺失,也是我們憂郁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跨國并購方面,我國法律規定極為不足,現有三部外商投資法律主要是規范外商在國內新設企業,對跨國公司以并購方式進入直接投資則沒有涉及,因并購可能產生的壟斷問題基本未作規定。在禁止跨國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力和限制競爭性協議制度方面,同樣存在著內容缺失、法律層次較低、可操作性不強等問題,為跨國公司規避我國反壟斷執法提供了可能。 對于跨國公司帶來的壟斷問題,各國一般說來都是通過制定和實施反壟斷法來加以防范和規避的。而我國至今尚未出臺反壟斷法,使我國企業在國內市場無力抗擊跨國公司壟斷和限制性商業做法。 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王曉曄指出,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應加速制定和完善中國的反壟斷法。制定和完善反壟斷法,有助于中國提高企業競爭力。反壟斷法的宗旨是反對壟斷,優化市場經濟競爭環境。(林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