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nckzkzs.com 2004-05-05
景華紙業網
|
早在中國漢代,中國人發明了造紙術。21世紀,中國將有可能第一次在IT產業核心技術方面掌握主動,并將形成千億美元的龐大市場規模,這就是數字紙張技術。這是從中國首次舉辦的“數字紙張產業高峰論壇”上傳出的信息。 數字紙張(dPaper)技術是IT產業的一項新興的核心技術,是用數字技術搭建了符合傳統紙張特性的技術平臺,使原來基于紙張的使用習慣、工作方式等都能平滑過渡到數字形態。因此,作為又一個信息技術的核心技術,必將直接帶動一個龐大的產業,從而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 此次高峰論壇,將致力于推動整個社會從IT產業未來核心技術的高度對數字紙張技術進行全新的定位,對打通相關產業鏈各環節進行深入的溝通和探討。 中國用紙需求有增無減 據中紙網行業資訊公布的數據顯示:“2000年世界紙漿造紙工業年銷售額為2600億美元,紙漿總產量為1.74億噸,紙及紙板的產量為2.82億噸(2002年3.3億噸);2002年中國消費紙及紙板4332萬噸,其中新聞出版印刷用紙1417萬噸,我國用于進口紙及紙板、紙漿、廢紙、紙制品合計用匯70.37億美元,僅次于石油、鋼材而居第三位,被稱為‘一年花掉一個三峽’。預計到2020年消費量還將翻一番,中國還需往紙業投資768億美元! 專家指出,如果繼續按傳統模式發展,不采用數字技術替代的話,10年后,僅中國新聞出版印刷用紙本身的消費金額就達到1000多億美元。同時,紙張消費帶來的生物資源過度采伐已經逐漸成為全球生態難題。 面對嚴重的資源浪費問題,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等機構的專家再一次面向社會發出呼吁:讓“無紙辦公”成為可能。 “數字紙張技術”讓“無紙化”成為可能 據專家介紹,隨著IT技術的不斷發展,軟件方面的數字紙張技術和硬件方面的便攜型顯示技術已經讓無紙化應用實現數字形態與紙張形態雙軌并行。 其中,“數字紙張技術”可以通過采用一系列的計算機技術來使信息在計算機中的存儲、傳輸、表現形式與傳統紙張有更加相近的特點,從而在安全性、版面一致性、不可篡改性、不可分割性等方面獲得與傳統紙張同樣的功能。而“便攜型顯示技術”則類似現在的小型液晶屏,但它一般屏幕面積很小,一次性顯示信息量有限,而且成本也相當高。此外,另一種可折疊式顯示產品目前仍處于研究階段,人們期望這種產品能真正像傳統的紙張一樣方便攜帶和閱讀。 但專家指出,目前的數字紙張技術只是紙介信息數字化存儲、傳輸和表現的軟件技術,如果硬件方面“像紙張一樣的顯示設備”研發成功,數字紙張技術與紙張型顯示設備的結合就將成為名副其實的數字紙張,它對紙介功能的全面替代將成為傳統紙張的終結者。盡管如此,現在已經被開始應用的數字紙張技術也無法做到讓“無紙化”全面應用在很短的時間內一步到位。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還將是數字紙與普通紙共寫人類文明。 市場前景將達千億元規模 最近10年,以中國科學院軟件所、北京漢王科技公司、北京書生公司等公司為代表的一批高科技公司,在數字紙張領域,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開發了一批在全球技術領先的產品,并且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倪光南院士說,中國人可以在數字紙張上有更大作為,為人類做出新的貢獻。 據了解,目前,SEP數字紙張技術在電子政務和數字圖書領域已經得到了大量成功的應用,我國的政府機構目前累計約有1000萬種政府公文采用了數字紙張技術處理,基于SEP數字紙張技術的電子公文應用平均每秒鐘收發10份電子公文,以數字紙張技術存儲的數字文獻多達8000萬頁。我國一些銀行機構已經大量使用數字紙張技術來實現電子公文的傳送,從而使電子公文的傳送效率大幅度提高。 專家們預言,數字紙張技術形成產業化以后,紙張的年消費量將進入負增長期,并逐步加速,在本世紀中葉,除藝術領域外,作為信息載體功能的傳統紙張將基本退出歷史舞臺。同時,數字紙張技術10年后及其相關應用將在中國形成千億元規模市場,全球則達到千億美元規模。《市場報》
|
|
|
發表評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