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新聞資訊>每日新聞>正文     
 

外資北移震蕩紙業市場格局

http://www.hnckzkzs.com 2004-04-28 景華紙業網
 

    (消費日報中國紙業記者 丁洋)今年2月,關于“京津冀地區經濟發展一體化”的新聞頻頻見諸報端。 似乎有意與之合拍, 3月 18日,中外合資河北泛亞龍騰紙業公司年產 30萬噸新聞紙項目在河北趙縣奠基;中國首家由私人控股的 B股上市公司———帝賢集團與世界 500強企業———日本制紙公司在河北承德的合資項目“ 62萬噸高級文化用紙項目”簽約。

    一位專家把這兩大項目和去年 5月 1日在天津投產的韓國大宇 7萬噸銅版紙項目放在一起分析認為,外商除了投資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正在向北邊的環渤海經濟圈轉移

引力:市場潛力巨大

    投資者的理念總是要比常人快半拍。早在 2003年,河北泛亞龍騰紙業的外方———新加坡泛亞紙業的一位高層管理人員就表示:“在北京西南大約 280公里處的趙縣建立新聞紙廠,在河北沒有新聞紙廠的前提下,北京人口眾多,經濟高速發展,市場潛力大,紙廠可在周圍 500公里的范圍內出售 70%的產品。

    從宏觀上講,中國紙市場的未來也具有足夠的誘惑力。從 1991年至 2001年,中國的紙市場以每年 15%的速度迅速增長,并且在 2010年之前,將持續以年 8%的增長速度發展。相比之下,北美市場停滯不前,紙張價格的浮動也不大。估計中國新聞紙的年銷量由目前的不足 200萬噸,到 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會時,增至 300萬噸。泛亞紙業將把中國紙市場作為長遠收益增長的主要來源!

    而河北造紙協會會長劉國造認為,“京津冀一體化經濟”將創造巨大的消費市場,給這一地區紙業帶來發展的機遇。

    今年 2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邀請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發展和改革部門的負責同志,在河北省廊坊市召開了京津冀地區經濟發展戰略研討會,提出要形成京津冀一體化經濟,要發展經濟“第三極”,即繼珠三角、長三角之后的第三個經濟發展圈———環渤海經濟圈。

    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經濟圈,以廣州、深圳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經濟圈和以北京、天津為中心的環渤海經濟圈。

    這三大經濟圈的國內生產總值約占全國總量的 40%,利用外資約占 80%,出口貿易額約占 70%。這三大地區已成為帶動我國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

    但這三大經濟圈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遠未發揮出來。

    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的主要城市群占國家經濟比重超過 2/3,而我國長江三角州地區、珠江三角州地區、環渤海地區三大城市群僅占1/3。

   令人尤其遺憾的是,在我國這三大城市群中,環渤海區域明顯落后于其他兩大集群。

    可靠數字表明,京津冀經濟圈的 GDP相當于長三角的 43%,珠三角的91%。環渤海地區沒有如長三角和珠三角那樣形成與之相匹配的合作發展的格局和模式。

    對此, 3月 8日,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表示,三地協調機構正在醞釀成立。

    3月 9日,北京市政府召開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動員大會。會議特別提出,規劃修編將不再局限于現有行政區劃的范圍,必要時將跨區域進行研究,規劃中已注意留出與京津冀區域協調發展的結合點和建設接口。又悉,四條道路將進一步打通京津,其中京津城際客運專線設計運行時速 350公里,運行時間 30分鐘,全程始于天津站,止于北京南站。

    京津冀一旦形成“經濟一體化”,必然促進整個環渤海經濟圈的發展,必然形成一個在中國更為顯赫的消費大市場。

    在環渤海經濟圈,僅南部的山東紙業已經發展起來,而占相當大比例的京津冀地區,紙業已落后于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

    河北造紙協會的劉國造會長對發展河北紙業充滿信心。他說,紙業隨地方經濟的發展而發展。河北紙業發展的瓶頸是資金問題。目前,河北通過引資發展紙業已初露端倪。今后,雖然紙業不是河北的支柱產業,但隨著國家發改委對鋼鐵、水泥等行業的限制,河北支柱產業鋼鐵、水泥等的投資資金很可能進入紙業。

外資北移一石二鳥

    記者了解到,日本制紙公司與河北帝賢集團的高級文化紙合資項目規模巨大,年產量高達 62萬噸。

    河北泛亞龍騰紙業有限公司上馬的是 30萬噸新聞紙項目。該項目是經原國家計委批準建設的利用外資重點項目,也是河北省重點項目。項目總投資 3億美元,其中新加坡泛亞紙業有限公司投資約占 65%。項目全套引進世界領先水平的造紙和環保技術設備,以合格的回收紙為原料,生產國內外所需的輕量涂布新聞紙和低定量新聞紙。

    該項目將于 2005年 7月建成,屆時,河北泛亞龍騰紙業有限公司將成為亞洲單機規模最大、世界車速最快的彩色膠印新聞紙生產企業。

    專家認為,韓國大宇天津制紙公司看準京津冀地區沒有上規模的銅版紙生產線這一市場空間,建成生產線,并于去年 5月 1日投產,目前已經成功地分切到京津銅版紙市場蛋糕。

    此前,河北泛亞龍騰紙業的外方———新加坡泛亞紙業有限公司已在上海成立分公司———上海泛亞潛力紙業公司,生產新聞紙,第一期工程已投產 12萬噸新聞紙,第二期準備上馬。

    新加坡泛亞紙業有限公司由同是生產新聞紙的加拿大雅比特比公司和挪威諾思克公司兩家公司組成。而加拿大雅比特比公司曾在上個世紀 90年代,受到我國新聞紙反傾銷制裁。過去,人家的產品通過出口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遭到反傾銷阻擊,現在人家把廠子開到中國,產品以變通方式進入中國市場。

    上海泛亞潛力紙業公司憑借先進的設備,生產出低成本、高質量的膠印新聞紙,受到用戶的一致好評。泛亞的產品在市場上由此形成很強的競爭力。如果泛亞在河北趙縣的項目投產, 30萬噸的產能足以打破新聞紙市場格局。

    而日本制紙公司的“ 60萬噸高級文化用紙”合資項目也是一枚重磅炸彈,投入市場后,會給市場掀起不小的波瀾。

    外資進入京津冀地區紙業,將震蕩市場格局。

    以前,京津冀地區由東北和山東的產品占據著,但這幾年,東北紙業不景氣,甚至還出現了 ST企業。在市場上,新項目所生產出來的產品很可能取代東北的產品。

    從布局上看,北京南邊趙縣的泛亞紙業項目和東北邊的日本制紙的項目,再加上天津的韓國大宇的銅版紙項目,以外資為主的造紙項目對京津冀地區市場形成了包圍。人家的“軍隊”貼近這個市場圈,銷售成本自然低。

    外資企業市場布局直逼京津,一石二鳥,一是易于切斷東北地區產品南下的通道,使東北的產品只能在關外銷售;同時,從某種意義上講,也將分割山東產品在京津冀地區的市場份額。

    在外資加速布局的情況下,對于這些年運營不景氣的東北紙業來說,前景更加暗淡。另外,山東產品能不能一如既往地在這一地區保持市場優勢,也打上了問號。

正視外資重定市場坐標

    記者就“一些大項目在京津冀地區落戶”事件,采訪了東北一家企業的一位高層管理人員。這位高管人員稱,對這些事兒并不大清楚。

    記者感觸頗深,現在不少東北企業對外界知之甚少,更別提給行業帶來什么影響了。

    而記者采訪環渤海經濟圈的一些造紙企業,他們認為,已感到巨大的壓力。他們擔心,外資北移必然使相當多的一批國內造紙企業死掉。

    而紙業專家郭永新認為,就中國紙業發展缺少資金的大前提來講,若想走出“盆盆罐罐”式的落伍生產,就要依靠外資。紙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在一般企業玩不起的情況下,市場又需求,引進外資是非常必要的。這樣,一方面提高了中國紙業的水平,另一方面將稅收交給了政府,何樂而不為呢?

    就新聞紙反傾銷事件來看,雖然我國對國內新聞紙企業實施了五大政策保護,但一些老牌國有企業還是趴下了。老的國有企業的機制問題嚴重制約了企業的發展。中國紙業要從紙業大國走向紙業強國,確實要依靠外資和民營企業。

    外資進來了,是件好事。如果外資不在國內生產產品,進口的產品就要進來;在國內生產,地方還能拿到稅收。所以,應該鼓勵外資進來。

    但這不并意味著盲目引進外資,而要全方位地考慮問題。京津冀的這些大項目,應該引起政府和企業的足夠重視,既要鼓勵外資進入市場,也要考慮對原有企業的沖擊以及企業未來的出路,要客觀對待外資項目,劃定市場新坐標。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相關報道:
認為勞動合同欠公平 永順紙業多名員工停工
美國紙業巨頭來玉林考察洽談林漿紙項目
2004世界紙業市場發展將呈上升趨勢
珠三角造紙業發展吸引外商眼球
國際紙業秘密洽購樂山吉象 CHH凱覦其70%的股份
恒豐紙業:讓股東優先分享成長收益
 
 發表評論
發  表:
筆  名:
 
 
新聞查詢

 
用戶注冊 | 站點導航 | 關于我們 | 為您服務 | Email我們

Copyright © 2000-2002.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景華紙業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