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對中國的面巾紙和皺紋紙的反傾銷調查作出初步裁決,認為來自中國的進口產品定價不合理,且正在損害美國廠商的利益,決定對來自中國的衛生紙和皺紋紙征收反傾銷稅。此案涉及的中國生活用紙企業共74家。
自從消息發布后,有的地方和企業積極行動,譬如新會區召集23家企業作準備、中山市向企業通報情況;也有的按兵不動——深圳的4家涉案企業。但是迄今為止,卻未看到企業如何搜集材料、聘請律師的消息;反倒是經銷商焦急萬分——據南方日報道:美國萬豐國際有限公司廣州采購中心的黃副總裁說:我們正在猶豫下一步的采購要不要進行,從我們對國內的造紙企業下單,到產品運達美國,在美國報關,要經過大約兩個月的時間,如果到時候反傾銷成立了,我們損失就大了,以后幾年的時間里,如果美國實行這樣懲罰性的關稅,我們只好放棄在中國的紙業采購!
懲罰性關稅是多少呢?紙巾110.54%、皺紋紙185.94%的反傾銷稅。若得以實現,就是我們徹底退出美國市場!
2003年美國每年消費25億平方米的面巾紙,其中9億平方米來自進口,而進口中國的面巾紙和皺紋紙均是第一位。面對這樣巨大的美國市場份額,難道就聽任裁決不戰而?
縱觀國內涉案企業的態度,企業的消極等待與沒有協會出頭組織是一個問題的兩面。出口企業遭到國外反傾銷調查時,政府、行業協會給企業提供的支援十分重要。
且看最近沸沸揚揚的美對華彩電反傾銷一案,中國機電商會就和四家被調查企業組成了10余人的律師團應對。在3月的公開聽證會上,中國機電商會、長虹、廈華、康佳和TCL聘請的律師出示重要證據據理力爭;康佳集團還在國內發出呼吁社會各界支持中國彩電企業應訴反傾銷案的倡議書。經過艱苦的努力,4月13日美國商務部公布對中國彩電反傾銷案的終裁結果,比初裁的傾銷幅度大為降低——廈華彩電終裁結果為4.35%,而去年11月的初裁為31.35%;長虹24.48%(初裁為45.87%);TCL22.36%(初裁為31.35%);康佳11.36%(初裁為27.94%)。最后裁決,降幅最大的廈華彩電為27%,最少的也有0.8%。雖然并非全勝,起碼爭取了美國的彩電市場,爭得了企業利益!
天上不會掉餡餅,利益靠爭取得來!
按說,深圳企業的條件最好——因為今年初深圳就設立了反傾銷應訴專項基金,總額達1000多萬元。資助該市企業參與國際反傾銷應訴、復審工作中支付的律師代理費用、新立案的律師費用,資助比例10%-30%,范圍包括:該市企業當年應訴反傾銷新立案工作的律師代理費;企業主動提出并在反傾銷應訴組織機構統一協調下進行的行政復審案件的律師費用;執行以商會或企業名義簽訂的價格承擔協議和終止協議有關的律師費用。創維、康佳、TCL等企業已向中心進行接觸。
就是說,涉及美國生活用紙反傾銷案的深圳企業若應訴,專項基金可以資助三成,他們掏腰包占七成。這么優越的條件,政府也再三提醒,可是他們仍未有動作。反應之遲滯,莫可名狀!
生活用紙企業有協會組織——中國造紙協會設立的生活用紙專業委員會 ,有300多家會員企業。如果涉案的74家都是會員,那就占了其1/4。生活用紙專業委員會要不要像機電商會那樣有所作為呢?畢竟,靠一個個企業去應訴,勢單力;而且協助企業維權,為企業提供多種形式的服務是行業協會應盡的責任。同樣是面對美國的反傾銷,中國機電商會為彩電企業出頭打官司,紙業協會也不該作壁上觀吧!
下一步,美國商務部將在一個月內到中國實地調查,而商務部的初裁是立案調查之日起的第140天內(即6月26日左右)公布。在此期間,涉案企業仍然有應訴的機會。根據美國法律規定,只有這兩個主管機構作出肯定的裁決時,美國政府才可以采取反傾銷稅措施。
還剩兩個月的時間,是不戰而敗、退出美國市場,還是聯合行動,奮起自衛?——相關的協會、涉案的多家企業,留給我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漿紙商務網
耿一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