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家庭報 記者磨子山 朱治華
去飯店吃飯,我們就—定要接觸一樣東西——餐巾紙。用它擦碟瘵筷擦酒杯,餐后擦手擦嘴巴,我們認為這再衛生不過了。甚至還放心大膽地使用著飯店老板放置在餐桌上塑料桶中用以代替餐巾紙的衛生紙。擺在一些飯店餐桌上的餐巾紙、衛生紙可靠嗎?連日來,記者扮演了不同角色,出入呼市飯店、市場進行明查暗訪,了解到的狀況令人觸目驚心。
偽劣餐巾紙隱患多
為掌握一些專業知識,近日,記者來到呼市一家據了解是正規生產餐巾紙的廠家,以進貨的名義,向一位姓張的技術員了解情況。他說,餐巾紙與衛生紙在生產、使用方面的各項衛生要求標準都是不同的,原材料也不一樣。衛生紙大多是利用回收紙加工而成的,而餐巾紙則絕不能用回收紙重復加工,以防二次污染。餐巾紙的生產必須經過嚴格的消毒程序。未經嚴格程序消毒生產的餐巾紙,輕則有大腸桿菌、幽門螺旋菌,重則帶有痢疾、乙肝等傳染病毒、病菌,若再裝進未做任何消毒的包裝袋,不過數日,細菌便會大量繁殖。那些本來是用來生產衛生紙的大軸紙,經過簡單的壓花、切割,搖身一變,就成了人們擦嘴的餐巾紙!原料既有廢棄的破書爛報,也有夾雜著污垢粘連成團的爛紙,而且還有帶著血漬的紙墊。這些原料經過粉碎、蒸煮后,再經過各種增白、脫墨工序后,就重新變成了大軸紙,然后根據經銷商的需要加工成衛生紙或者是餐巾紙。用回收紙作原料生產的餐巾紙一般都帶有病原體,即使化成紙漿和蒸煮消毒,病原體仍然能夠存活并隨著餐巾紙傳染給人體。目前市場上有許多彩色餐巾紙,多非正規廠家生產,一般都在紙漿中摻入了大量的對人體有害的染色劑。
小飯館:衛生紙代替了餐巾紙
記者來到呼市舊城臨近郊區的一家小飯館,自稱從外地來愿在這家飯館打幾日雜工,這家飯館的老板見記者很可憐的樣子,答應了記者的要求。這一日,記者除了幫忙洗菜、洗碗碟之外,主要的任務就是將老板交給的用花花綠綠顏色染出的衛生紙截剪成餐巾紙大小的方塊,供顧客使用。經記者之手小心加工的“餐巾紙”,看上去和真正的餐巾紙并無兩樣。這家飯店的老板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她說,1卷衛生紙僅 需0.25-0.30元,數量卻相當于一包餐巾紙的3倍左右,而一包差一點的餐巾紙的價格卻在0.30元錢左右,這個成本差是相當大的! 店小利薄,省的就是賺的,何況每天餐巾紙的用量很大,每個月下來就能節約出水費或是電錢來!彼缡钦f。
再到附近的幾家小飯館看看,發現了這些小飯館經營者不公開的秘密。利益的驅使,使他們根本不把消費者的健康放在心上。他們或者自制“餐巾紙”,或者到市場上者批發廉價劣質的“餐巾紙”。
餐巾紙市場問屬不少
記者根據了解到的線索,來到位于呼市東瓦窯蔬菜批發市場的一家專營餐巾紙的店鋪,打著自己開小飯館急需一批餐巾紙的晃子,以便了解更多的情況。剛走到這家店鋪的門口,就見老板娘正急著把擺在外面的大包大包的餐巾紙往店里搬。記者問怎么賣,她說1包35元,平均每小包0.35元,并慌慌張張地催記者要買就快點,她說工商局的人一會就要過來檢查。
在另一家餐巾紙批發商店里,聽說記者要開飯館進餐巾紙,售貨員馬上給記者介紹了幾種餐巾紙,價格在30元-35元/包不等。記者看到,在這里的大部分餐巾紙包裝上,都沒有標明生產地址和廠家,有的只有一個手機號;有的雖有生產地址和廠家,卻沒有“衛生消準字”和“執行標準”。售貨員說,這些餐巾紙大多是呼市廠家從外地運過來切割并包裝的。
劣質餐巾紙市場不小
記者搖身一變,又成了餐巾紙推銷員,拿著前日從批發商那買來的樣品,先后到呼市玉泉區、回民區的規模不等的飯館里進行了低價推 銷,結果是八成的大飯店拒絕,五成的中等飯店拒絕,九成的小飯店接受。在玉泉區的一家小飯店,記者出示了手頭的散裝餐巾紙樣,稱價格比市場上最便宜的餐巾紙便宜5元左右,是自家開的小作坊生產加工的,不過沒有任何執行標準和有關部門的許可證,老板聽了后說沒關系,只要價格便宜就行。
如此看來,是不是較大酒店的餐巾紙的質量就可靠一些?其實也不盡然,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些酒店的餐巾紙問題也不少,餐巾紙的生產有國家標準,生產者采用的標準號應該在餐巾紙包裝上注明,但是,一些酒店的餐巾紙包裝上根本找不到標準號,上面印的全是酒店的“名頭”,儼然是酒店委托生產的。專業人士說,雖然大酒店的某些不合格餐巾紙要比大部分小餐館使用的質量低劣的餐巾紙強一些,但畢竟對消費者的健康還是有影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