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扭轉整個造紙行業一度面臨的萎縮、蕭條局面,河南省焦作市委、市政府及時調整產業結構,建設工業原料林基地,加快催生林紙龍頭企業,使造紙業逐步走上一條“林紙結合、以林造紙、以紙促林、以林富民”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近年來,焦作市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措施,關閉了全市年生產能力在兩萬噸以下的草漿生產線,共淘汰污染嚴重的草漿生產能力42萬噸、造紙生產能力12萬噸,年削減COD排放量約3萬噸。同時,結合本地的區域和資源優勢,大力調整造紙產業結構,實施林紙一體化項目。
為了給林紙一體化項目建設提供可靠的資源保證,該市狠抓工業原料林基地建設,動員全市開展大規模植樹造林活動。黃河灘區的農民紛紛投資承包灘地,種植三倍體三毛楊。經過連續幾年的努力,焦作市工業原料生產基地建設初具規模,開展了以三毛楊為主要品種的工業原料林基地一期工程,截至目前,全市新栽速生豐產用材林30萬畝,木材蓄積累計達27.8萬立方米;二期工程范圍將擴大到全市平原區,力爭到2006年使基地規模達到80~100萬畝。
該市還加快建設年產30萬噸楊木化機漿和60萬噸高檔印刷紙的林紙一體化項目,積極制定出臺優惠政策,催生了一批像瑞豐紙業有限公司這樣的“公司+基地+農戶”型的林紙、林板加工企業,一部分被關閉的企業也重新調整了發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