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新聞資訊>每日新聞>正文     
 

安徽重鑄紙業輝煌 激活紙業復興希望

http://www.hnckzkzs.com 2004-04-05 景華紙業網
 

  安徽造紙業歷史悠久,曾創造了不少輝煌。諸如宣紙享有“千年壽紙”之美譽,安徽造紙廠的卷煙紙供不應求,蕪湖東方紙板廠的包裝紙板榮獲國家造紙金獎?墒,由于種種原因,九十年代安徽造紙業落寞,產量萎縮,一批企業關閉破產。近年來,隨著山鷹紙業的崛起,省外企業青睞安徽發展造紙的優越條件,相繼投入巨資收購重組本地企業,以及一批民營造紙企業的迅速壯大,將安徽省造紙業帶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軌道。

  山鷹崛起激活紙業復興希望

  安徽山鷹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原是一家國有小型造紙企業,經過多年的自我發展、自我積累,已形成擁有總資產7億元,年產紙板近40萬噸的國家大型一檔造紙工業企業,進入全國同行業前10位,是目前安徽省造紙業惟一一家上市企業。

  山鷹等企業的崛起,不僅標志著安徽省紙業走出了低谷,更重要的是證明了其蘊含著巨大發展潛力。安徽紙業通過改制轉軌,催生新機制,整個行業的發展漸入佳境。2003年全省機制及紙板產量達99萬噸,比上年增長35%,創近年來的最好水平。更為重要的是,一批較具競爭力的造紙企業群開始形成。雖說不上是百舸爭流,至少是亮點紛呈。諸如蕪湖的東泰紙業、和縣的金和紙業、合肥的金鐘紙業、穎上的天都紙業、渦陽的新宇紙業等企業,雖然都同在包裝紙板這個行當打拼,但是各有優勢,各有特色,均呈現強勁的發展勢頭?梢哉f,在能預計的將來,它們都是山鷹紙業重量級的競爭者。然而,正是這批企業形成的強勢競爭,才催生不進則退的危機感,鑄造競爭中的最后贏家,并從整體上提升安徽造紙業的技術水平和競爭力。

  改造升級投資熱潮涌動江淮

  安徽省水資源與林草資源相對豐富,地處能源電力基地和中國經濟最活躍的核心地區之一,有全國產能第一的蕪湖造紙網,有國風、巢東的超細碳酸鈣,有黃山永佳的造紙助劑。這是安徽紙業招商引資的“吸金石”,更是其加快發展不可或缺的支撐條件。目前,一股紙業投資熱潮正在江淮大地涌動。不管是本地造紙企業的更新改造,還是外來投資企業的收購重組,改造升級都成了頭等重要的任務。

  山鷹紙業在8萬噸牛皮箱紙板國債成功實施的基礎上,正著手投資84876萬元,實施30萬噸紙板項目。華金集團巢湖金和紙業公司利用長江黃金水道的條件,投資19800萬元,上馬年產15萬噸涂布白板紙生產線項目,并同步建設熱電廠,有望形成皖江流域的大型造紙企業。蕪湖東泰紙業公司利用瀕臨長江水道的天然優勢和幾十年在紙板業打拼積累的經驗,投資19800萬元,建設年產10萬噸高強瓦楞原紙生產線、日處理180噸AOCC廢紙處理生產線、日處理200噸國內廢紙處理生產線和日處理2萬噸廢水的污水處理站控制系統。坐擁皖北地區豐富麥草資源的安徽天都紙業公司和新宇紙業公司,更是要在草紙漿及紙板上有所作為,形成皖北地區的造紙巨艦。合肥金鐘紙業發揮瀕臨省會城市的廢紙原料優勢和接近消費市場優勢,加速建設20萬噸紙板生產基地。合肥杏花印務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內印刷業知名企業,為滿足自身配套的需要,也有意進軍雙面銅板紙的生產領域。

  達標治理破解污水處理難題

  我國水資源貧乏,人均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同時面臨著水體污染和水環境生態惡化的嚴峻形勢,特別是未經處理或處理不達標的工業廢水外排是導致江、河、湖泊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嚴重地影響了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造紙企業是工業用水大戶,節水潛力很大。而對造紙污水進行達標處理,提高廢水循環回用率,減少清水用量又是節水的關鍵。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安徽省造紙企業在污染治理方面舍得投入,取得可喜成績。皖西北最大的制漿造紙企業———安徽天都紙業有限公司,現為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亞太地區工業環境管理網淮河流域制漿造紙清潔生產示范企業。該企業已累計投資2500余萬元建設了中段水處理站,實現生產廢水達標排放。安徽山鷹紙業公司更是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建設日處理量30000立方米的污水處理場,在滿足企業廢水達標排放的同時改善回用水水質,廢水循環回用率由40%提高到80%,年減少清水消耗量904萬立方米,預計今年底前完成投資6000萬元。安徽新宇紙業有限公司投資2528萬元的制漿黑液生產有機復合肥項目已正式投產。與此同時,一些企業積極調整造紙原料結構,積極采用國外先進的碎漿、篩選、凈化、除渣、洗滌、濃縮、熱分散、搓揉、浮選、脫墨、漂白技術和裝備,擴大廢紙資源的開發利用,減少造紙污染。

  發展基地業界面臨艱難選擇

  大力發展人工速生造紙工業林基地,用現代化技術改造傳統林業,加快林紙一體化建設,提高林地生產效率,這是我國造紙業解決木材纖維原料短缺的重大戰略舉措。

  從國家的發展戰略上看,營造速生林是完全正確的。安徽省八十年代也曾為此努力過,原安慶造紙廠就做過林紙一體化的可行性研究,最終卻無果而終。因此,今天再談林紙一體化,可能承載了太多的歷史負荷,抑或是安徽紙業發展再上臺階的一個戰略機遇。是營造速生林走林、漿、紙一體化道路,還是以外購商品紙漿為生產原料,我省造紙業界又面臨著一個嶄新而艱難的選擇。

  據有關資料顯示,現在全國規劃的林紙一體化項目,多是要建成數十萬或上百萬畝林基地、30萬噸以上紙漿生產能力、數十萬噸紙的生產能力,這樣一個項目做下來,至少需要近10年的時間,費用在百億元以上。為此,企業和地方政府目前應著重考慮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如果沒有國家政策支持,還上不上林紙一體化項目;二是如何保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資金鏈不會斷裂;三是項目建成后,木漿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和投資回報率如何。我省目前還沒有一家企業獨自有能力上馬這樣的大項目。即使地方政府有這么大的決心,其操作過程的復雜與漫長也是個考驗。更何況,國際化大環境下,紙業的原料資源完全可以走國際化道路,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因為有時國際市場的紙漿價格比國內生產的產品的價格還低。

  因此,安徽省林紙一體化的設想如何從規劃走向具體的落實,不論是熱衷的政府,還是躍躍欲試的企業,都需要科學對待、理智思考,既不能畫餅充饑,更不能半途而廢,套用一名廣告詞就是“要做就做最好”。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相關報道:
安徽霍山縣政府偏袒造紙污染大戶 致使污水長流
安徽省臨泉四進五里橋 小紙廠污染屢禁不止
安徽潁上紙業“倒計時” 3月底仍不達標關門
安徽阜陽六十五家印刷企業接受法規培訓
安徽新宇紙業“榨凈”排放物 廢液“變”復合肥
安徽:日產污水七千噸 潁上這家紙廠沒人管?
 
 發表評論
發  表:
筆  名:
 
 
新聞查詢

 
用戶注冊 | 站點導航 | 關于我們 | 為您服務 | Email我們

Copyright © 2000-2002.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景華紙業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