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色時報報道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制定優惠政策,推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鼓勵多元化投入開展合作造林,加快了全區速生豐產用材林建設。去年內蒙古投入建設資金4200多萬元,營造速生豐產用材林20多萬畝,使全區用材林面積達到1.8億多畝。
內蒙古創新林業經營體制,重點扶持規模在10萬立方米以上的人造板加工企業和20萬噸以上的木漿造紙企業及其配套的原料林基地建設,更好地發揮輻射和帶動作用。全區規劃發展速生豐產林、工業原料林和防護用材兼用林100萬畝,為林業后續產業發展奠定基礎。
內蒙古還調整有關政策,減輕速生豐產用材林建設中農民的負擔。許多地方在土地、提留、開發利用等方面采取了以“典型引路”或“以獎代補”的辦法擇優扶持,先造后補,鼓勵農民投入速生豐產用材林建設。據統計,全區累計對速生豐產用材林總投入達2億多元。
內蒙古在大力發展速生豐產用材林的同時,通過扶持一批木漿紙品、人造板加工等大中企業,提高林產品加工利用率,并進一步完善“公司+農戶+基地”的經營模式,壯大了企業發展規模,走上了可持續發展道路。全區以林木等資源為原料的生產企業已發展到100多家,林業為農牧民增收10%左右。
現在,內蒙古各地結合造林綠化,重點在黃河、遼河及嫩江流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地區發展速生豐產用材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