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造紙廠坐落于安徽省霍山縣落兒嶺鎮,是該縣的骨干企業。自1980年“廠改”以來,造紙所產生的廢渣、廢水未經有效處理就直接排放,致使下游的五桂峽河水遭到嚴重污染。二十多年來,兩岸村民苦不堪言。而更為嚴重的是,五桂峽是淠河水的源頭,淠河水又是六安市和安徽省省會合肥市兩地數百萬居民的生活飲用水的直接來源。
2003年11月份,當地群眾向《法制日報》安徽記者站投訴,要求對縣政府保護污染大戶、縣環保局行政不作為予以監督。記者前往調查,拍攝了大量的污染鏡頭后,要求采訪縣政府領導?h委宣傳部接到要求后告訴記者,縣長“送溫暖”不在家,無奈,記者只好打道回府。
此后,縣委宣傳部有關領導竟通過中央和地方新聞單位的同行說情。由于記者堅持要發電視專題,縣委宣傳部的有關領導無奈又給記者“打招呼”,說正月初八是縣里“兩會”,懇求記者在“兩會”后播出,并表示縣里馬上對東風造紙廠污染進行整改,請記者放心。
今年2月14日,《污水毀了家園夢》電視專題片在《法制播報》欄目播出后,安徽記者站又接到老百姓的投訴,告之污水仍然照排。
2月26日,《法制播報》記者又趕赴霍山縣落兒嶺鎮,再一次拍下了污水橫流的鏡頭。記者認為,東風造紙廠的污染問題本應該引起縣委、縣政府領導以及縣環保部門的重視,沒想到,縣里根本沒把這當一回事,這家企業也沒有半點整改跡象。談到污染問題時,廠里的一位副總不以為然,甚至說,污染這么多年了,老百姓也認可了,誰也奈何不得。對此,記者又來到縣政府辦公室,想就此事采訪縣長。然而,接待記者的縣政府辦公室主任卻以縣長外出為由,又一次拒絕了記者的采訪,同時又安排縣委宣傳部、縣環保局的同志與記者周旋,自己卻不辭而別。
當記者問及環保局的一位副局長對這家污染企業為什么不予監管,以致被老百姓說你們是行政不作為時,這位副局長與縣委宣傳部一位副部長有說有笑,“坦然”面對,對這個敏感的話題避而不談了。
在霍山縣城的一條主干道上懸掛著這樣的宣傳標語牌:“保護環境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薄凹訌姯h境管理,造福霍山人民。”落款單位分別是霍山縣人民政府和霍山縣環保局。然而面對橫流的污水和霍山人民無助的呼喚,斗大的標語越發顯得那么蒼白空洞。
東風造紙廠的污染如此嚴重,縣政府及主管部門監管不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這家企業污染如何嚴重,它給縣里帶來豐盈的稅收確實是實實在在的。東風造紙廠的污染問題,安徽省內的幾家媒體曾經多次報道過,但污水還是照樣地橫流,不知污水真要長流到幾時?(法制日報 李雪 沈龍言 何世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