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有關方面了解到,在包裝工業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國大量技術含量高的包裝成套設備仍依靠進口;我國包裝機械對國外高端技術的過度依賴,已嚴重制約我國包裝工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因此,有關專家指出,不能再忽視包裝機械對我國包裝行業整體發展的負面影響,其落后狀況亟待改觀。
我國包裝機械起步較晚,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包裝機械已成為機械工業中十大行業之一,為我國包裝工業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有些包裝機械填補了國內空白,已能基本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部分產品還有出口。但在目前,我國包裝機械出口額還不足總產值的5%,進口額卻與總產值大抵相當,與發達國家相去甚遠。
我國包裝機械制造業存在的問題是:一是缺乏宏觀統籌規劃;二是缺乏資金投入,企業用于研究和開發的投資占銷售額平均水平不到1%;三是缺乏專業技術人員。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包裝機械行業的產品和技術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從產品結構看,我國包裝機械品種只有1300多種,配套數量少,缺少高精度和大型化產品,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產品質量差距表現在產品性能低、穩定性和可靠性差、外觀造型不美觀、表面處理粗糙、許多元器件質量差、壽命短、可靠性低,影響了整體產品的質量;從企業狀況看,國內包裝機械行業缺少龍頭企業,生產規模大、產品檔次高的企業 不多;從產品開發看,我國還基本停留在測試仿制階段,自行開發能力弱,缺少科研生產中試基地,科研經費僅占銷售額的1%,而國外高達 8%~10%。
我國包裝機械的技術水平從整體看比先進國家的技術水平落后20年,在產品的開發、性能、質量、可靠性、服務等方面的競爭中處于劣勢。
據業內有關專家預計,2005年我國包裝機械產量將增加到67萬臺( 套),到2010年將增至93萬臺 (套)。但是,僅靠增加資金投入、擴大生產規模的粗放式經營已不能滿足形勢發展的需要,我國的包裝生產已進入調整產品結構、提高開發能力的新時期。技術升級、產品換代、經營管理是行業發展的重要課題。有關方面建議---
在產品結構上,應以市場為導向,改變目前以低技術含量為主、低水平競爭的狀況,淘汰一批低效高耗、低檔次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的產品,努力開發生產高效低耗、產銷對路的大型成套設備和高新技術產品。
在包裝功能上,工農業產品要趨向精致化與多元化,包裝機械產品要朝著產品多功能與單一高速的兩極化方向發展;對于糖果包裝就需要枕式的、異形的、聯體的,這樣的產品則要求在一臺包裝機上完成系列產品包裝。
在技術性能上,要將其他領域的先進技術應用在包裝機械上,如機電一體化技術、熱管技術、遠距離遙控技術、自動柔性補償技術等,使產品技術性能大幅度提高。
在生產制造上,專業化生產已成為趨勢。國際包裝機械廠商都十分重視包裝機械與整個包裝系統的通用能力,一些通用標準件不再由包裝機械廠生產,某些特殊的零部件則由高度專用化的生產廠家生產,而真正的包裝機械廠在某種意義上是組裝廠。
有關專家指出,在軟環境方面,我國包裝機械應該從以下方面努力:
加強宏觀指導與行業協調。根據我國包裝行業的發展狀況,合理引進先進設備,加快消化吸收進程。對于市場需求大、技術難度大的包裝機械設備,集中行業優勢力量,走產、學、研結合的道路,有組織、有針對性地進行消化吸收、科研攻關,開發出擁有知識產權的包裝機械,打破國外的技術壟斷,加速提升我國包裝的技術水平與自給能力。
國家在政策與資金上給予支持。對于包裝機械的重點項目,爭取國家在政策與資金上給予支持,以調動包裝機械骨干企業研發新產品的積極性。通過研發過程,扶持一批具有創新精神的包裝機械骨干企業,培養起我國自己的專業設計隊伍,創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包裝機械名牌產品。
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生產集中度,促進專業化、系列化生產,提高產品質量和對市場的適應能力;加快創新體系的建立,盡快形成企業的自我開發能力。在行業內大力推廣使用CAD/CAM技術,把我國的包裝機械產品做精、做細、做專、做強。
強化管理,打破行業、部門界限,樹立全局觀念,進行組織結構優化組合,實現行業資產優化配置,形成優勢互補、分工合作、共同發展的新格局,合力面對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國食品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