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國際紙漿價格持續飆升,廣東造紙企業多種紙品價格漲聲一片。一石激起千重浪,紙業產業鏈上也因此產生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印刷、出版、生活用紙等行業均面臨著成本上升的壓力。 此前業界資深人士預測,價格較為穩定的生活用紙將在4月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而記者了解到,此苗頭早在春節前已然露出,更有專家斷言,紙巾可能守不住“一元一包”的底線,但是業界對生活用紙會否全面提價,仍看法迥異。
國際漿價漲紙品價格升
“不少紙品的價格確實是漲了,這主要是由國際紙漿價格的上升引起的”,廣東省造紙協會秘書長張穗玲告訴記者。
據了解,歐洲最大的紙漿銷售商“瑞典南方紙漿制造公司”不久前宣布,將紙漿價格從560美元提高到590美元。與此同時,北歐紙漿客戶的庫存量突破了全球安全庫存150萬噸的指標。因而,紙漿漲價的苗頭自去年第四季度已經有所顯現。
目前,國際漿價已經從2003年初的每噸不到450美元已經上漲至超過700美元/噸!坝捎趪鴥饶静馁Y源不足,因而不少造紙企業采用了進口紙漿作為造紙原材料”,張穗玲表示,此番國際漿價上漲,難免會使得企業的造紙成本上升。
為了抵消成本上漲帶來的負面影響,造紙企業通常的做法是提高紙價和減少制造費。記者近日從多家造紙企業中了解到,這些企業早已開始提價。廣州造紙集團有關部門人士證實,該企業的主要產品新聞紙的確已經漲價了。
“另外,高檔次的紙品價格上升的幅度比較大。舉個例子,比如銅版紙,90%左右都會采用國外進口紙漿,因而受到的沖擊自然大得多。某個牌子銅版紙的價格自春節到現在,每噸價格已經漲了1000多元!睆埶肓嵴f。記者了解到,金東銅版紙已經漲到8300元/噸,是歷史以來的最高價格。
此外,對造紙企業而言,生產成本的上升不僅僅是紙張原材料這一項。造紙業是高耗能的產業,電價的上升也會增加成本的壓力。
亞洲漿紙業有限公司(APP)有關人士表示,APP可以自行發電,可以在電費上漲的狀況下稍微降低些成本,但用煤的成本卻上升100%,各種化工原料的短缺,也導致添加劑成本的上升,這些都會影響到紙價。
生活用紙悄然提價
餐巾紙、衛生紙等生活用紙將可能成為“第二波”漲價的“主力軍”。有專家認為,目前價格較為穩定的生活用紙紙價將在4月份會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而據記者了解,廣州市部分生活用紙早已悄然提價。
維達紙業有關人士坦言,春節前維達紙業根據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幅度調整了部分產品的價格!熬砑執醿r了,每箱價格上升了10多元。一條紙的價格大概升了1元多”。
維達紙巾目前仍然未有漲價,這是因為“盡管利潤空間有所壓縮,但是目前還可以接受”。但是部分沒有品牌的紙巾廠家,很可能頂受不住這次原材料上升的沖擊。
有業內人士稱,國內市場上延續多年的“一元一包紙紙”的局面有可能被打破。維達紙業有關人士也表示,如果紙漿價格進一步上升而且幅度較大的話,不排除紙巾漲價的可能。
APP有關負責人此前接受某媒體采訪時表示,由于原料和交通運輸費用上漲等宏觀經濟因素變動,造紙成本開年來已經大約上升了40%左右,而為維持原來的合格配料,公司將不得不放一部分成本在價格中消化。
APP是目前中國生活用紙市場的“龍頭老大”,旗下品牌有APP金紅葉的清風、真真、唯潔雅等。在中國大陸建廠以來,APP連續7年未漲過價,該名負責人稱,“如果這次要漲實在也是迫不得已。”
廣東省造紙協會秘書長張穗玲則有另一番看法,她認為,生活用紙未必會出現全面漲價的情況,這主要視供求關系而定,如果生活用紙供過于求,那么“想升都升不起來”。
印刷出版業受“連累”
隨著作為原材料的紙漿價格全球上揚,國內各個和紙有關的行業開始經受沖擊。
廣州市宏發印刷公司正大彩印廠孫先生告訴記者,由于大多是采用銅版紙進行印刷,而銅版紙提價的幅度這么大,因此目前對客戶的報價已經隨之上升。“盡管有些客戶不能理解,但是目前暫時并沒有因此而減少,因為整個大環境都是在升價”。
“紙價約占整個成本的30%左右,因此這次紙價上升對我們來說絕對有壓力,最終很難避免攤分到消費者身上”,廣東省出版集團旗下一家出版社有關人士對記者說。
該名人士稱,“這次紙價漲得太離譜了,幾乎一個星期每噸就漲了100~200元。但是目前可說是有價沒市,因為印刷行業出版行業中不少企業持觀望態度,不敢進貨”,他告訴記者,目前出版社已經暫停進貨了,可能會商議采取一些應對措施。
對于紙漿價格上漲會持續多久?漲價幅度還有多大?多家企業負責人都對記者表示,“心里沒底”。某品牌紙業負責人分析,國際木漿漲價有周期性規律,這次漲價是受到供求關系影響。由于各個國家對于林木砍伐控制比較大,與此同時造紙業發展迅速,需求量大增,引起供不應求,另外,造紙消耗熱能厲害,與此同時國際石油也在升價,使得整個紙價飆升。
記者留意到,原材料價格上漲并不限于紙品行業。事實上,從去年底開始,大麥、鋼鐵、紙漿、農產品等進口原材料價格開始逐步攀升,而國內部分消費品如啤酒、紙業、住房、食品等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漲幅,并呈現出逐步擴散的態勢。
對此,有專家憂慮,各種進口原材料的漲價導致了下游產業的生產成本增加,部分消費品的物價也開始明顯提升,而且這一升價預期在其他行業存在蔓延的可能。通貨膨脹的危險正逼近老百姓的普通生活。而記者在采訪中,卻遭遇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暨南大學金融系教授陳鷺表示,由于原材料的漲價,一些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消費品開始上升,如一直處于降價激戰中的冰箱、家電在1個月前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價格反彈,這就是鋼鐵原材料國際價格看漲的緣故導致的。更為嚴重的是,這一升價預期迅速在其他消費品領域開始蔓延,這就會造成物價全面提升而引發通貨膨脹的危險。陳還指出,最近幾年貨幣供應量增長速度過快意味著可供支出的資金增加,也是通貨膨脹的一個重要因素,據了解,截至去年11月份,中國的貨幣供應量增長了20%以上。
當然,也有專家不同的見解。中山大學金融系的陳教授指出,通貨膨脹指的是由于流通中的貨幣量過多而導致的物價水平全面持續較快增長的經濟現象,國際上一般認為,消費者物價指(CPI)數增幅在1%以下是沒有通貨膨脹,1%~5%是溫和的通貨膨脹,超過5%是嚴重的通貨膨脹。而我國目前CPI上升幅度為3.2%,可以認為是溫和的通貨膨脹,但是不會出現嚴重通貨膨脹。因為,這一輪物價上漲主要是去年8月份農產品價格和食品價格的抬升而引起的,而不是由于需求膨脹造成的。同時,目前工業消費品供過于求的矛盾沒有根本緩解,企業通過提高產品價格來轉嫁原材料價格上漲壓力的可能性很小,這使得上游價格上漲傳導到最終的消費領域的難度增加,時滯延長,故不會導致消費品價格快速全面抬升,而且央行的監測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本月企業消費品價格較為穩定,消費品價格較上月還下降0.1%。
另外,廣州市有關部門人士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還未有跡象顯示,原材料價格的上升已經傳遞到下游產品。他說,生活用品指數維持在0.3%左右,變化不大,這表明終端產品價格未有太大波動。
國家發改委于2月16日正式公布了《全國林紙一體化工程建設“十五”及2010年專項規劃》。一名造紙行業人士認為,“在林業和紙業都陷入困境時,林紙結合無疑可以實現優勢互補”。
據了解,2002年,我國紙及紙板消費量達4332萬噸,國內產量3780萬噸,造紙產品(木漿、廢紙、紙及紙板、紙制品)總進口1875萬噸,用匯達70多億美元,成為世界造紙工業中消費、生產和進口大國。
張穗玲說,“國內市場造紙原料需求量巨大,然而林業資源短缺,使得造紙行業長期依賴于進口紙漿。長遠來看,林紙一體化工程是一種理想的解決方式。”
“其實林業一體化多年前已經有所提及,但是一直步履維艱”,張穗玲認為,這是由于過去造紙工業和林業分屬不同部門管理,產業間未實現有機結合。另外,企業自有投入資金不足以及稅費政策缺乏支持也是其中的制約因素。
根據國家林紙一體化的規劃,我國力爭通過10年左右的時間,建設速生豐產造紙林基地500萬公頃,新增木漿產量550萬噸,將國產木漿比重從目前的6%提高到15%,實現造紙工業與林業共同發展。
規劃對該項工程建設的資金需求進行了測算,確定了國家扶持、拓寬融資渠道、保護基本農田和農民利益、加強造紙林基地產材管理、企業提取造紙林基地建設資金、關閉草漿造紙小企業以及提高造紙工業裝備國產化水平等政策、措施。
據了解,廣州造紙集團公司將投資17億元,進行市重點工程“林紙一體化”項目的建造。預計造紙業基地建成投產后,每年能均衡供應優質紙材37萬立方米以上,保證該公司木材消耗基本自給。(信息時報 記者凌慧姍袁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