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造紙協會有關數據顯示,2003年,中國進口紙品達650萬噸,進口紙漿為603萬噸,進口廢紙938萬噸,總進口金額高達110億美元,成為中國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進口產業。
而據數據顯示,進口的北美木漿從2003年初的380美元/噸飆升至2003年底的550美元/噸,而至今年3月份,漿價更是漲到600美元/噸,累計漲幅高達58%!
究其原因,世界紙漿庫存已處于歷史最低點,全球庫存不到150萬噸,低于公認的安全水平。一方面,因受木材供給影響(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開始逐步控制木材出口),木漿產量難以提高;另一方面,世界經濟持續好轉,導致對紙漿需求增強。原油價格上漲造成海運費和其他費用提高,也是紙漿漲價的原因。
紙漿漲價,自然帶動了紙價上漲。據了解,漿價約占紙張生產成本的60%~70%。
在承受了近一年漿價上漲導致成本上升的壓力后,中國市場的紙價從2003年底開始上漲。漲價首先從高端紙品開始,以目前國內最高檔的金東銅版紙為例,其太空梭品牌從2003年下半年的7000元/噸左右已攀升至目前的8800元/噸左右,漲幅約26%。
不過,目前紙價的上漲主要還局限在文化用紙和工業用紙范圍內,即中間產品上;并未影響到辦公(復印紙等)、生活用紙(紙巾、紙手帕等),對消費者的影響還不大。
據業內人士分析,由于漿價今年將繼續上漲,漲幅保守估計不低于10%;并且,目前紙價的上漲幅度還遠低于漿價的漲幅,因此,紙價肯定將繼續攀升,高檔的銅版紙價將很有可能接近每噸萬元大關。
考慮到消費品的上漲會比工業品的上漲有一段時間差,因此雖然目前的復印紙之類的辦公用紙和紙巾、紙手帕等生活用紙的價格未有變化,但預計在未來兩三個月內將會上漲。成本的壓力令生活用紙廠商面臨兩難選擇:要么降低原料質量,壓低成本,繼續保持原有售價;要么保證原料質量,提高售價。相信注重長遠發展的企業會選擇后者。畢竟,關系到老百姓健康的生活用紙質量馬虎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