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國務院召開“嚴格控制部分行業過度投資電視電話會議”,強調制止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過度投資。一些投資人士分析,過去準備投資鋼鐵、水泥等行業的資金很可能轉移到極具發展潛力的紙業。那么紙業目前發展的情況如何?未來發展的前景又如何呢?
繼續保持高增長 據了解,進入2003年,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紙品消費國。2003年1~9月國內造紙業生產、銷售整體情況呈上升趨勢,共完成工業總產值1607.6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9.5%,銷售收入1705.85億元,同比增長22.58%,利稅總額150.91億元,增長14%。從國家統計局前三個季度統計數字來看,2003年我國造紙業的發展應該說是比較快的,平均增幅達到18.45%。近幾年來,全球造紙行業生產與消費平均以2~3%的速度平穩增長,2002年全球紙及紙板的總產量為33070萬噸,中國以18.13%的增長排在亞洲首位。2002年我國用于進口紙及紙板、紙漿、廢紙、紙制品合計用匯70.37億美元,僅次于石油、鋼材而居第3位。隨著我國經濟的穩步快速發展,我國造紙行業將與我國國民經濟整體增長趨勢保持一致,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其巨大的需求將直接推動生產與消費的快速增長。據國家造紙工業協會與有關專家預測,到2010年,我國紙及紙板的消費量將達到7000萬噸左右,年平均需求增長約7%左右,因此2004年我國造紙行業整體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是沒有問題的。
面臨三大困難
但造紙行業所面臨的困難也不少,首先就是成本增加問題:由于需求增加和庫存降低等影響,近來國際紙漿價格開始飆升,僅2月份以來就有不少國外紙漿制造商將產品價格每噸提升了20~40美元,漲幅接近5%。其實,自去年開始,紙漿價格蠢蠢欲動,國際漿價從2003年初的每噸不到450美元已經上漲至超過700美元/噸。而我國大部分造紙公司都或多或少采用了進口紙漿作為造紙原材料,如今國際漿價上漲,難免會增加造紙公司的制造成本。其次,是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2003年下半年,國家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頒布了一個關于調整出口退稅的規定,就是將原來紙地紙板43%的出口退稅率的控制額度,到2004年執行“零退稅”。也就是說,我國造紙業將面臨沒有出口退稅,這樣一來,造紙業出口價格可能要上漲。這個政策的出臺可能會影響今年的出口。最后,2004年6月30日是我國對美國、加拿大、韓國新聞紙進口實施反傾銷保護的最后期限,目前無法判斷到期后是否再延續,但一旦取消保護許多企業包括部分上市公司將面臨著更大的壓力。
值得關注的個股
紙業的“錢景”是相當誘人的,但又具有高投入高產出高風險的特點。目前上市公司中生產中高檔紙品的主要有晨鳴紙業、華泰股份、福建南紙等公司。生產中低檔紙品的公司,如ST宜紙、ST佳紙等。筆者比較看好晨鳴紙業。公司2003年前3季度公司生產經營狀況良好,具較好的成長性。而且,2003年8月份我國銅版紙反傾銷案終裁勝訴,公司作為滬深上市公司中惟一一家銅版紙大2型生產廠家,將從中獲得重大發展機遇。從公司3季度報告中還可以看到,多家基金重倉持有該股,具有繼續增倉跡象,備受主力資金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