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恍恍惚惚睜開眼睛,發現身邊的同學們都亂喊亂叫。房子里到處是一種臭烘烘的氣味,頭痛得要命,又想嘔。跑出房門時不知被誰擠得摔了一跤,跌跌撞撞地跑到操場上,我看到滿坪都是同學,還有老師,大家哭著,怕極了……”
——摘自安化縣東華完小一學生日記
不易忘卻的痛苦
那場災難在小學生肖麗的心中留下了無法忘卻的恐懼。當記者打開她的日記本時,她的手緊緊地拽住了母親的衣袖。
在災難過去近10個月后,肖麗仍然時常頭暈,視物不能持久。此外,留給這個窮苦家庭的還有2000多元的債務。
肖麗只是安化縣2003年“5·8”中毒事件中的一名受害者。在離她家不到500米的聯安村26號的羅喜華家,12歲的肖興聽力受損,至今喉嚨經常發炎。他家中未得一分錢賠償,因此背負的5000多元債務,讓他的父母憂心忡忡。

安化縣梅城鎮東華完小
這場后來被定為全國首例大氣污染環境事故案的中毒事件讓安化縣梅城鎮東華完小85名師生身心受害,至今陰影難消。
據當時在場的教導主任羅習鋒回憶,2003年5月8日晚上8點20分,學校熄燈鈴聲響過后,正打算就寢的學生們忽然發現位于校門口一棟的寢室內氣味很臭、刺鼻。學生們相繼出現發燒、頭昏、氣促、胸悶等癥狀,呼吸困難。
晚上8點40分左右,五年級寄宿生周曉英跑到學校操場給老師匯報情況,話還沒說完就一頭栽倒在操場上。
由于學校里高年級寄宿生有200多名,見情況緊急,在校的老師們馬上跑到寢室,要求已上床休息的學生迅速到操場疏散,許多學生連衣服、鞋子都來不及穿就拼命往操場跑。

安化縣梅城衛生紙廠
時任完小校長的夏持農等人急忙撥打了報警和急救電話。
安化縣第二人民醫院原院長胡義才稱,接到報警后緊急派出了急救車和急救中心醫師王會行、夏志剛前往事發現場,將出現中毒跡象的學生送往醫院就診;并緊急召集全院醫護人員進行救治。
由于學校、醫院相距不遠,救治工作進行得較為順利。學校連夜將床搬到對面的一棟教學樓的教室里,讓其他暫時沒有出現中毒情況的學生就寢休息。
據院方統計:當天晚上,該校有38名學生和1名老師被緊急送往附近的安化縣第二人民醫院搶救;第二天,又有幾十名感覺不適的學生被送入醫院就診,前后共有85名師生和1名村民入院接受治療。
經過初步治療,師生們脫離了生命危險,但仍有少部分學生病情反復。
安化縣第二人民醫院原院長胡義才認為:出現這些癥狀,主要是因為學生們吸入的氣體中含有有毒成分,而且事發當晚,部分學生因為急匆匆逃離寢室,來不及穿好衣服,受涼后使得病情加重。
事故引起了國務院和省市領導的重視。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時任代省長的周伯華先后作了重要批示,湖南省、益陽市和安化縣委、縣政府領導及有關部門先后趕到現場組織搶救、處理,并立即展開調查,成立了中毒事件協調小組,責令造成事故的責任方——安化梅城鎮衛生紙廠停產,同時將該廠排放的廢水取樣送省環保局鑒定。
后經安化縣環保局、縣衛生防疫站初步認定:這是由于安化縣梅城衛生紙廠排放有毒廢水而引起的觸目驚心的重大環保事故。
身邊之禍
對于政府部門的調查結果,東華完小及周圍的居民沒人感到驚奇。
受害人之一的東華完小教師周令媛告知,排放有毒廢水的這家造紙廠,位于距東華完小教學樓100米左右的梅城供電所內,是一家從外地搬遷過來的廠子。供電所與東華完小相鄰,下水道也通連。
自該廠搬來后,就事端頻生。
2002年8月份,該廠第一次排放污水,使得周圍農田里的莊稼都死了。居民怨聲四起,并打算阻工。該廠就將廢水往學校這邊排放。
由于東華完小臨街的樓房一層曾設為店面,后改為教師宿舍。在前排的房間里有一條下水道,并留有小孔排水。校門口處也留有通水孔。沒想到這竟成了毒氣侵襲的通道。
肇事者為3個個體戶,原因是違規開辦造紙企業,并在沒有經過排污設備處理的情況下私放有毒廢水。
東華完小教導處主任羅習鋒告知,在該廠排放污水后,學校曾幾次找廠里領導理論,但都遭到冷遇。對方要么說領導出差,要么干脆置之不理。
逼得急了,有人稱:他們是有合法手續的,不服可以去找上面說。后來一了解,情況還是真的,讓他們心生疑惑。
據安化縣人民法院審理查明,1992年,安化縣梅城鎮衛生紙廠廠長、犯罪嫌疑人之一的龍金林與其妻龍四紅在梅城鎮東華村開辦了一家以廢紙為原料的再生衛生紙廠,后因故倒閉。
由于經濟利益的驅使,在國務院下達“凡5000噸以下土法造紙小企業一律取締”的禁令后,2001年1月,龍金林與劉滿元、張旭龍仍然決定合伙投資96萬多元擴大衛生紙廠規模,將再生衛生紙廠搬遷到梅城鎮;由龍金林任廠長,劉滿元負責機械管理及維修,張旭龍主管財務。
之后,他們向縣環保局遞交了簽有所在村鎮許可意見的《請求恢復生產的報告》。
2002年3月,他們未經審批即擅自將紙廠搬遷至梅城鎮原供電所院內進行擴建,并購置了大量蘆葦和圓形蒸球等機械設備,準備進行蒸煮制漿生產。
同年4月,龍金林代表該廠在安化縣環境保護局簽訂了《安化縣土紙生產和土法煉鐵環境污染治理整頓責任狀》,交納了相關的污染治理資金。之后,順利地辦到了《污染物排放許可證》,并沿用原梅城紙廠龍四紅的《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進行蒸煮制漿造紙生產。這樣該廠就由一個再生紙廠搖頭變成了一個造紙廠。
由于造紙工藝過不了關,龍金林等人從2002年10月份起,將造紙原料由蘆葦改為木片,到事故發生時共生產了10多次,生產所余廢水,僅通過自行設計的四個簡易沉淀池,沿著原梅城供電所的一條下水暗溝流出。
其從蒸球內排出的高溫廢氣原是從屋頂向空中排放,因周圍群眾反映強烈,也改為排入一個容積約2立方米的冷水池后與廢水一同排放。
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梅城鎮衛生紙廠在進行制漿生產時,所排放廢水都是先把廢水、廢氣冷卻后再向外排放,所幸沒有發生中毒事故?墒,5月8日晚上8時多,該廠直接將廢水、廢氣注入冷水中直接向外排放,含有有毒成分的廢水、廢氣流經廠門前一條幾十米的露天水溝后注入緊挨東華完小旁的一個地下水道,高溫揮發出的有毒氣體很快通過過水孔擴散到學生寢室里,引起師生集體中毒。
2003年5月14日,益陽市環保局根據國家環?偩帧秷蟾姝h境污染與破壞事故的暫行辦法》第五條、第六條之規定,就安化梅城鎮衛生紙廠蒸煮廢氣致東華完小學生群體性中毒事故的性質作出如下結論:
一.經調查認定本次事故是由于梅城鎮衛生紙廠蒸煮工藝所排硫化氫及含硫有機廢氣經下水道泄入東華完小學生宿舍所致的群體性中毒的重大污染事故。
二.安化梅城鎮衛生紙廠未經批準擅自新上造紙蒸煮制漿工藝進行生產,所排硫化氫和含硫有機廢氣隨其廢水經其下水道流出后,因梅城鎮東華完小下水道與該廠下水道相連,該廠廢氣倒流進入學校下水道逸出散發進入了學生宿舍。由于該廠的行為已違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第九條之規定,生產過程中所排廢氣可致中毒癥狀與學校學生中毒癥狀相同,且事故發生時并無其他途徑和類似氣體可進入學校,安化梅城鎮衛生紙廠是造成本次重大污染事故的直接責任方。
治療困境與訴訟
“5·8”中毒事件帶來的后果令人心驚。
事發后,中毒師生和群眾先后經安化縣第二人民醫院和省勞動衛生職業病防治研究所附屬醫院治療,先后花去了醫療費、交通費224181元。這還不包括一些學生在其他醫院診治病情花費的費用,許多家庭因此背上了不小的負擔。而在救治過程出現的一些事情也讓部分學生家長心緒難平。
羅喜華等5位學生家長告知,在事發后的第二天,就有人說“可以讓學生上課了”,逼學生出院。一些師生稍有好轉,就有人來催促,以致當天出院當天返院的事情時有發生。受害學生陳躍豐的家長陳秋生稱,在出院時有人表態可以在今后發病時隨到隨診,但后來看病時卻又遭到拒絕。而受害教師周令媛在事后因頭部脹痛、視力下降劇烈而要求看病時,竟被以“更年期”的理由推搪。
一些家長還把矛頭直指承擔了大量救治工作的安化縣第二人民醫院,理由是該院下發的《關于東華完小5·8中毒事件學生診治的重新規定》中第二條里出現了要求“接診醫生對再次就診學生不再診斷為‘廢氣中毒’”的文字。
對此,該院原院長胡義才的說法是,這是因為后來一些學生來看病是因中毒并發了腮腺炎、胰腺炎等癥狀,他們只是要求醫生實事求是地看病,不能全說成是在“中毒事件”內了。
他還告知,整個醫院的花費在19萬多元,還有許多項目免收了費用,F在除開鎮政府和環保局等支付了幾萬元外,還有16萬多元仍然欠著。法院在審理判案時也沒有對此給予說法,甚至沒有提及。
據記者了解,安化縣公安局法醫檢驗所對其中85人的鑒定結果是輕微傷?墒窃谑鹿拾l生后仍有一部分學生的病情出現過反復,并自費在外地住院治療,其中一些學生都說現在仍常出現頭痛、視力和聽力下降等問題。
一些家長認為學校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是因為校方早已知道該紙廠的污染情況,但沒有積極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發生,并且在事后也沒有吸取教訓。該校6年級83班的一位女生在5月9日早上清掃校門口衛生時,被排水孔附近的殘留氣體侵襲,在梅城鎮和長沙的醫院里共治療了1個月。部分受害學生家長以學校措施不力為由拒交學雜費用。
2003年8月14日,安化縣檢察院以犯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起訴龍金林等三人。之后,受害人吳仁豐等46人向法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并將梅城鎮聯校和安化縣環保局推上了被告席。
2004年1月14日,安化縣法院一審判決龍金林、張旭龍、劉滿元三人犯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和罰金,并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方經濟損失72656元;而梅城鎮聯校和縣環保局不承擔民事責任。
癥結何在
對安化縣法院的判決,部分受害者不服,隨后向益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訴。在采訪中,很多人指出縣環保局和一些政府部門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令人存疑:事發前,安化縣環保局對該廠多次下達整改通知書,但并沒見到該廠停產。該廠為何能非法生產一年之久?各類證照和手續又從何處得來?
對此,梅城鎮鎮長肖世華、鎮黨委副書記胡導平等人告知,鎮里在這一事件中確有失察之責,但主要問題是在縣環保局。
因為在2002年3月9日,縣里“五小企業整頓小組”到了該廠,要求停水停電、拆基建、搬原料、取消執照。但4月12日,又有人說該廠屬于縣里保留的5家企業之一,搞廢紙加工,符合國家規定;并說環保部門也在為該廠的治污聯系設備。鎮里也是基于此而有所放松。
安化縣環保局的說法印證了這一事實。
2004年2月25日下午,安化縣環保局一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承認,該局在這一重大中毒事故中確有責任。2003年3月20日,他們對該廠進行現場檢查時,指出該廠必須在6月30日前搞好排污設施,環保必須達標。并規定該廠只能經營再生紙制造,不能進行制漿作業,但后來的情況是監管不力。其原因是局里一位分管的胡副局長涉嫌瀆職。
他指出,該領導在分管業務工作時,對梅城鎮紙廠從外地遷來之事沒有向局黨組通氣匯報,對其私自改變工藝流程生產造紙之事失察,并發放了《臨時排污許可證》,這嚴重違反了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而對該副局長為何如此而為的原因,他的說法是暫時不便發言。
對其是否牽線搭橋幫助梅城鎮紙廠聯系環保設備一事,該負責人稱,環保局沒有這樣的職責,最多只能作為一個參考,或者提供線索,而不能包辦替代。
記者從安化縣紀委、檢察院了解到,在2月中旬,該副局長因涉嫌瀆職犯罪被縣檢察院刑事拘留。
但這似乎不是惟一的答案。在記者兩天多的調查中,有相當一部分當地人認為,被懷疑的經濟問題只是其中之一。該紙廠之所以能步步通過政府及多個有關部門的監管,與當地的經濟環境有著極大的關系。在這個人口過百萬的國家貧困縣,工業發展相當滯后?h里曾下大力氣關停了55家紙廠,但一些問題現在仍在扯皮之中,還有不少人為此深感惋惜。
因此,像梅城鎮紙廠這樣號稱投資500萬元、產值600萬元的企業,基于其經濟價值,不可能不受到“關注”,而事實上有一些部門的“失察”也有這一因素。
他們認為,這樣的發展觀雖然有誤,但當地經濟現實條件確實也提供了市場!皼]有出事則大家都好,就業、稅收啊。出了事就只能怨倒霉了!(文中未成年人肖麗、肖興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