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新聞資訊>每日新聞>正文     
 

“林紙一體化”能否將紙業托出低谷

http://www.hnckzkzs.com 2004-03-09 景華紙業網
 

    新聞周報報道由于我國紙業長期奉行“以草為主”的發展戰略,造成我國紙品質量低下,競爭乏力;隨著我國加入WTO國門的打開,“洋紙”“洋漿”蜂涌而至,幾乎占據著我國紙業的“半壁江山”。為拯救我國紙業,國家發改委擬讓林紙業五指并攏,重拳出擊。

“林紙一體化”

    “我也是剛聽到這個消息,還沒有拿到正式文件,但我感到心中有底了。以前由于國家沒有相關的正式文件,干什么總覺得沒依靠,摸不著方向。一些過時林業政策的條條框框束縛得我們喘不過氣來,我想這個規劃會讓我們松綁的……”全國首家建立林紙一體化機制的企業——云南云景林紙股份有限公司熊先生接下來興奮地說:“國家發改委最近頒布的《全國林紙一體化工程建設“十五”及2010年專項規劃》對于我們自發搞林紙一體化的企業來說,無疑是一把‘尚方寶劍’!

紙業進入沉亡之秋

    銀河證券交易所營業廳,顯示屏上雙林(化名)紙業股指一路下滑,持該股票的投資者紛紛拋售手中所持的股票。雙林紙業公司股本為39973萬股,流通股本為18860萬股。前年每股收益為0.011元,去年前三季度每股收益為-0.26元。2001年業績出現大的滑坡,凈利潤下降93%,2002年第一季度虧損已達3848萬元,6月份已停止生產。該公司一位負責人無可奈何地長長嘆息:“唉!沒辦法,國內造紙原料(木材)資源緊缺、價格上升,加大了公司生產成本!

    上市公司是這樣,小企業的日子也就更不好過。記者在河南延丘紙廠看到,這是一家民營企業,該廠已經停產,只有林老板在值班。記者以買紙為由到了這家企業的倉庫,庫房門上布滿了蜘蛛網,庫房內堆滿了紙。記者托口紙質量不好,張忙說:“質量與進口紙是差點,但便宜!碑斢浾邌柕綖楹尾划a點質量好的紙,張氣憤地說:“誰不想好,質量好要多用木漿,木原料那么貴,每過一個路口就要交費,稅費要達到購買木材費用的50%至70%!彼@個說法記者在林業局的一位官員那里得到證實。最后還真讓記者為難,他幾乎用求的口氣:“你好歹總得給個價嘛,我不想再干這個買賣了,好歹給點錢都行!

    而另一方面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天津港,大吊車正在把輪船上裝滿紙品的集裝箱裝上貨車,記者在調度室了解到,該港口隔不到幾天就有進口紙品運來。

    近年來,紙業的增長率持續超過GDP的增長率。在目前國內其他主要產品大部分處于供大于求的情況下,高檔紙長期供不應求。國家發改委提供的資料表明:2002年,我國紙及紙板消費量達4332萬噸,國內產量3780萬噸,造紙產品(木漿、廢紙、紙及紙板、紙制品)總進口1875萬噸,用匯達70多億美元,成為世界造紙工業中消費、生產和進口大國。目前,我國造紙工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中為數不多的供不應求產業且市場潛力巨大的產業。據預測,2005年我國紙及紙板消費量約5000萬噸,2010年將達7000萬噸。

    造成我國紙產品消費“崇洋媚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專家指出,“以非木材纖維為主的原料結構,是造成中國造紙企業平均規模過小、技術裝備落后、產品檔次低、污染嚴重、競爭力弱的根本原因!

    中國造紙協會有關人士透露,我國造紙原料以非木材纖維為主,木漿造紙比例很小,木漿比例不足10%,與國際上現代化造紙工業采用90%以上的木漿造紙相比,顯然無法相提并論。

    中國選擇草漿造紙,有著深刻的經濟社會背景。一方面,我國是農業大國,草類資源豐富;另一方面,我國森林資源短缺。

    毫不夸張地說,原料結構的不合理,已經成為國內造紙工業發展的瓶頸。只有木材纖維的特性,才能夠適應制造高檔次、高速度、高質量產品的要求和現代造紙工業的高速、高效、生產規模大型化的要求。業內人士早已得出結論,木材造紙在得漿率、成品比較、環境保護、規模效益、原料儲存等方面都優于草類纖維。

    1951年,在第二屆全國造紙工業會議上提出,中國造紙工業的發展方向應該“以木漿為主,草漿為輔”,但在1958年發生了一個大轉折,提出“以草為主”的發展戰略,使中國的造紙工業從此走上了一條歧路。

    反思國內造紙業的發展,“草木之爭”逐漸明朗化。在海南林漿紙一體化研討會上,與會代表一致重申,大力發展木漿造紙是大勢所趨。

“以木代草”會破壞森林資源嗎

    美國1952年林木蓄積量約為52億立方米,到1991年蓄積量已超過了98億立方米。美國林木蓄積量發展之所以如此迅猛,其根本原因不是抑制木材消費,而是采取了與之相反的政策,對林木經營企業大幅度地降低稅費,以刺激木材消費,使美國國內木材需求迅速增大,并積極組織出口。在美國當時從事林木投資回報率較高,這使得許多社會資金流向了林木行業,并減免了投資人工用材林的企業相當一部分稅費,使得人工用材林面積迅速擴大。木材年采伐量已由1952年的1.2億立方米上升到目前的近2億立方米。

    木材出口大國新西蘭,當初也是靠刺激木材消費的辦法來拉動人工用材林發展的;俄羅斯是木材輸出大國,其木材蓄積量也不是靠抑制木材消費節約而成的?梢哉f木材大國(原始林除外)都是靠木材工業拉動而形成的。

    中國木材協會朱光前會長認為,按市場經濟產業鏈的規律,有消費才會有產出,這對于木材業同樣適用,只有木材消費需求旺盛,人工用材林才能得到迅猛發展;抑制木材消費需求也會抑制人工用材林面積的擴大。在保護好天然林、人工防護林的前提下,“以木代草”不但不會使林木面積減少,反而能有效地促進人工用木材林面積的迅猛擴大。許多發達國家的實踐已證明了這一點。我國幅員遼闊、西部山地眾多,適合人工用材林的發展;只要措施得力,走擴大木材需求拉動人工用材林發展之路,完全有可能從木材進口大國變成木材輸出大國的。

“林紙一體”興紙富民

    太陽剛剛升起,絢麗的朝霞給一眼望不到邊的楊樹林抹上了一層淡淡的晨妝,和風吹來樹葉發出歡快地合唱,鳥鳴、歌聲、掘土聲組成了一組春天的大合唱。這是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縣柔遠地區,在林間松土的農民高興地告訴記者,“這是寧夏美利紙業集團公司的基地,這個地方以前幾乎是沙漠,公司出資買樹苗送給我們種,并簽協議負責回收,我管的這片林子,過三四年就可賣上8萬元!痹摴举R部長告訴記者,這是公司“林紙一體化”新世紀戰略工程——速生豐產林基地,基地總面積6.67萬公頃,投資42億元人民幣,計劃用5年時間建成年產35萬噸化學機械楊木漿、35萬噸涂布白卡紙和涂布印刷紙生產線。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項目既生產了木材,解決了造紙原料,又綠化了國土,優化了生態環境,也培育了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還是農民脫貧致富的好門路!   

    中國林業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一位專家說,在我國西部地區種植人工林,不僅可以提高森林覆蓋率,還有利于調整國內經濟結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特別是在增加農民收入,擴大農村就業機會,繁榮農村經濟等方面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規劃》正是基于此背景而誕生的。參加規劃起草工作的寧夏美利紙業公司詹主任告訴記者,《規劃》的宗旨和目標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資本和經濟利益為紐帶,在制度和機制上進行創新,打造“林紙一體航母”。力爭10年左右的時間,建設速生豐產造紙林基地500萬公頃,新增木漿產量550萬噸,將國產木漿比重從目前的6%提高到15%,實現造紙工業與林業共同發展。紙工業用材主要依靠基地供應,造紙工業結構得到有效地調整,耗水明顯降低,污染物排放極大減少,競爭力增強。

“林木一體”能否邁過“制度的坎”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造紙基地的問題,比方說,我們這個基地樹木非常茂密,必須要先砍了才能種,可當地林業部門硬要生搬硬套林業的有關法規,要先種后砍。還有就是稅費過高,加重了企業負擔!痹颇显凭傲旨埞煞萦邢薰拘芟壬嬖V記者。記者抽樣電話采訪了十幾家林木一體化的造紙企業,絕大多數都認為:一些抑制木材消費的林業制度嚴重阻礙了“林紙一體化”發展。

    中國輕工業投資發展協會胡楠理事長曾在“中國林紙一體化投資與發展論壇"上指出“林紙一體化”有三道坎必須邁過:

    第一道坎:林地使用權與伐木權分離,即對工業人工林實行限額采伐的計劃管理,業主對所經營的林地沒有自主處置權,不能按市場需求進行采伐。

    第二道坎:目前林地產權結構主要是由三部分組成:國有林場、集體林場和集體所有制下的農民分散承包。由于產業市場化必須基于產權的交換,國有林場和集體林場的產權交換在產權實現形式“不到位”的情況下是難以交換的,和市場經濟有不相容性。至于農民分散承包的林地,由于承包期和流轉性等問題,要將這些土地集中起來集約經營有很大的難度。

    第三道坎:據調查統計分析,我國木材稅費達20多項,占一次銷售價的50%至70%。并且由于政企不分,將完整的林業產業過程人為地割裂,劃分為營林、森工、流通三個部分,導致稅收計征環節改變,征稅范圍擴大,造成多稅并列,重復收稅。這種稅費制度失去了均衡市場條件下的公平,使營林投資者的收入僅為木材價格的20%左右,對農民和其他投資者是一種強擊小睦的剝奪。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相關報道:
劉鐵男:實現林紙一體化 我們別無選擇
林業發展值得關注 林紙一體化勢在必行
國內首家林紙一體化企業開始運營
景谷林業:“林紙一體化”最大贏家
《全國林紙一體化工程建設“十五”及2010年專項規劃》正式發布 以資本為紐帶串起林紙一體化
 
 發表評論
發  表:
筆  名:
 
 
新聞查詢

 
用戶注冊 | 站點導航 | 關于我們 | 為您服務 | Email我們

Copyright © 2000-2002.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景華紙業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