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斯達造紙有限公司是黑龍江省直屬的大型綜合制漿造紙企業,總資產7.5億元人民幣,員工2300人,目前漿紙年綜合生產能力10萬噸,主要產品是以精制牛皮紙為主導系列的工業技術用紙。2002年被國家經貿委作為“全國企業管理信息化樣板企業”向全國推廣。
與很多國有企業一樣,斯達公司的前身黑龍江造紙廠,有著長期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諸多弊端,自進入市場經濟以后舉步維艱。僅1993、1994兩年就累計虧損3667萬元,外欠8000萬元,還存在較大的潛虧。而斯達公司能夠由一個落后的傳統老企業,經過幾年的努力,變成一個用現代信息技術武裝起來的管理現代化的企業,得益于借助信息技術這一現代“點金術”。
1996年,公司新班子上任之時,企業正面臨著生死抉擇:如果繼續因循守舊,只能死路一條。他們從國有企業的客觀實際出發,遵循“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重點突破,務求實效”的指導方針,把信息化運用于傳統產業的改造,走出了一條有自己特色的企業管理新路子,即通過產權制度、內部機制、組織結構等一系列改革,為采用信息技術,強化企業管理創造了條件,同時又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反作用于企業的改革,形成了一種良性互動。
1997年初他們以合資為契機,實現了資產重組,盤活良性資產,成立了具有發展前景的多元投資主體———黑龍江斯達造紙有限公司。在對企業經營機制進行轉換的同時,引入現代信息技術,從觀念上和管理上為推進信息化建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在推進企業信息化過程中,他們創建了獨具特色的“斯達管理理念”,即以數據信息為基礎,以計算機網絡化為手段,把握二個市場(采購,銷售)一個源泉(生產),以旬成本電算化為核心,進行兩級控制、兩級制約,促進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靜態管理向動態管理、事后管理向超前控制的轉變,不斷追求高效益。組建了數據管理中心和文件管理中心兩個中心,及局部工控計算機網、監控計算機網、管理計算機網三個網絡,實現了計算機網絡支持下的管理創新。
幾年來,斯達公司突破重圍,高速發展并帶動和扶持負債主體黑龍江造紙廠脫困致富,產品在國內市場享有很高的聲譽和競爭優勢。到2001年已形成了10萬噸生產能力,新增加的產量,都是替代進口國內急需的輕定量牛皮工業技術用紙,市場廣闊,附加值高。企業負責人清醒地意識到,面對洶涌而來的信息化浪潮,必須從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信息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目前企業的自身生產能力與國內外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面對“入世”后的競爭與挑戰,企業制定了長遠的發展目標———繼續走以信息化帶動企業發展,全面實現企業管理現代化之路,并不斷使之變革創新,為區域經濟騰飛注入新的活力。(黑龍江日報 郝麗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