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產品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物資,林產工業是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北歐、加拿大等國家的支柱性產業,在人類發展史上,林產品曾是最主要的加工原材料,也是最主要的能源。雖然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進步,金屬礦物、有機合成材料和新型能源的涌現,特別是進入工業化以后,林產工業及其產品在一個國家與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有逐漸下降的趨勢。但時至今日,木材加工業、制漿造紙、橡膠工業、家具制造等以及其主要產品鋸木、人造板材、紙和紙板、家具、輪胎、松香等仍然是國民經濟建設與居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商品。這里我們主要就木材的生產消費情況進行分析。
木材的使用之所以長盛不衰,并隨著經濟的發展而不斷增長,主要與其自身特性有關,一是木材做為建筑與裝修材料不僅有易于加工、隔熱保溫和抗震等優異性能,而且具有優越的強度性能和天然美麗的紋理;做為造紙紙漿原料不僅強度大,而且污染物容易處理,因而是建筑物、制漿造紙、家具和室內裝飾等領域的重要原料。其次木材資源的可再生性為人們的持續利用提供了可能。
二、近年來我國木材生產消費狀況 我國是一個缺少林木資源的國家,由于歷史的延續及近幾十年來的過度砍伐,導致我國林產資源逐漸萎縮,水土流失、洪澇干旱、沙塵暴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人均林產資源的擁有量嚴重不足。雖然通過天然林保護工程和人工造林的大力推廣,但到目前為止,我國森林覆蓋率為16.55%,僅為世界平均水平29.3%的56.5%,全國人均森林面積0.128 平方公里,僅為世界人均0.611 平方公里的21.3%,人均森林蓄積量9 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65 立方米的13.8%。
三、世界林產業對我國的影響
1、世界森林面積、覆蓋率及蓄積量都有所提高。1995 年以來世界森林面積、覆蓋率及蓄積量都有所提高,為全球木材貿易提供了可靠的來源。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五年一次的全球森林資源評估報道,隨著全球環保意識的增強,對森林資源采取了積極的保護措施,森林資源減少的速度大為減緩,96 年到2000 年出現了增長的勢頭,到2000 年世界森林面積為38.69 億平方公里(天然林為36.82 平方公里,占全球森林面積的95%;人工林為1.87 億平方公里,占5%),雖然2000 年的森林面積比1990 年減少了0.94 億平方公里,但卻比1995年增加了4.15 億平方公里,增幅達12.01%;2000 年世界森林覆蓋率與1990 年基本持平,但與1995年的26.8%相比,卻增加了3.2 個百分點。2000 年世界森林蓄積量為3863.52 億立方米,比1990 年的3837.27 億立方米凈增加了26.25 億立方米,平均每年增加了2.625 億立方米。
亞洲的森林覆蓋率與蓄積量為全球最低,也是全球木材進口的最大區域,中國、日本等為世界最大的木材進口國。由于木材資源的可再生性,只要采伐與培育得當,林木資源不但不會減少,而且會越用越多,如美國在1952 年到2000 年近50 年的時間里,木材年采伐量由1.16 億立方米增加到4.97 億立方米,同期林木蓄積量卻由174 億立方米增加到228 億立方米。木材的這種再生性決定了其與石油、煤炭、金屬等礦產資源有很大的不同。 2、加入WTO 后對我國林木產業的影響
我國是一個林木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通過進口大量的木材及其制品,來促進經濟的發展與保護森林資源是非常有利的。根據我國林木資源狀況和國內經濟發展的需求來看,在2010 年以前,或者更長的一段時期內,我國仍將繼續進口一部分木材及其制品。因此從1999 年1 月起,我國對原木和鋸材實行了零關稅,鼓勵木材的進口。在林產品方面,入世之前就進行了大幅度的調減,目前膠合板、刨花板、纖維板的進口關稅均在7%左右,已基本達到入世后的要求。林木產品關稅的減讓,一方面大力促進了進口,如除我國繼續保持南洋、北美地區的進口外,近來歐洲、非洲、南美洲及世界各地的木材商紛紛來我國推銷木材搶占中國市場,即將在北京設立的8 國木材交易市場就是很好的證明。但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國內林產工業企業的獲利空間,但兩級分化嚴重,不少規模小、缺乏當地資源的企業陷入困境。 四、2003 年國內木材價格走勢
2003 年以來國內木材價格走勢分化嚴重,造紙行業是我國木材的第一大用戶,國內木材市場的價格變化對造紙行業的影響也應該是最大的,但由于造紙對木材質量的要求相對較低,且有廢紙、草秸等替代用品,因而用于造紙的木材近年來價格相對平穩。從03 年國內部分大型造紙企業實際情況來看,漲價幅度約在3%左右;但建筑與裝修材料上漲較多,普遍有10%以上的幅度,個別品種達到20%以上,特別是南方市場行情較好,原因主要有兩點,首先是國內南方產材大省禁采限伐,且林木資源結構不平衡,中小徑材多大徑材少、針葉林木多闊葉林木少、一般用材多特種用材少的狀況,致使一定時期內大口徑、闊葉材、特種材供給偏緊;第二是由于南方建筑及房屋裝修需求量增長較快,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南方木材市場的價格的上揚。而北方市場由于受到俄羅斯進口木材的沖擊,針葉松木漲價幅度較小,但闊葉類木材價格上漲很大。從下面兩個圖型可以看出,建筑用針葉松原木全年價格上漲約15%,而闊葉材原木價格上漲約30%以上。 五、2004 年國內木材市場形勢
2004 年我國造紙、建筑裝飾等仍將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特別是農村經濟狀況的好轉以及國內一系列大型工程的建設,將是04 年木材市場增長的有力拉動因素。但我們預計國外木材的進口量也將進一步增加,在國內外木材價格已比較接近的情況下,04 年國內木材價格的上揚將受到一定的抑制,特別是在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下,從俄羅斯、印尼、加拿大等主要進口國進口的木材價格有望下降,從而對國內木材市場造成一定的沖擊。但在人民幣沒有升值或小幅升值的情況下,以及我國森工企業人工速生林逐漸成材增加采伐量的情況下,由于原木較高的利潤水平將給企業帶來可觀的利潤回報。 另外近一兩年來,由于中國造紙業巨大的市場需求及國家政策的支持,引發國際紙業巨頭大規模進軍中國的造紙業,由于我國造紙用木材資源嚴重不足,因此走林紙一體化的道路將是國內外造紙企業的必然選擇。據不完全統計,國際紙業巨頭美國IP、芬蘭斯道拉恩索、日本王子、印尼APP 等都在我國廣西、廣東、海南等巨資投向人工速生林,國內華泰、晨鳴、福建南紙等也都不甘落后紛紛建設自己地原料基地。但由于速生林的生長期至少需要6 年以上的時間,短期內難以見效,對2004 年我國木材價格的走勢并不構成太大的影響。
六、林產行業重點公司分析
1、吉林森工(600189) 行業龍頭,主營森林采伐、制材等,主要產品為木材、人造板等。從上表可以看出公司近兩年主營業務收入雖保持一定的增長,但利潤水平基本穩定,其業務收入增長主要來自人造板產銷量的大幅增長,但公司凈利潤保持基本穩定,主要是國家實行天然林保護,公司原木采伐量逐年下調(02年22 萬立方米,03 年20 萬立方米),而且原木的毛利率大大高于人造板的毛利率,因此人造板增長帶來的利潤被原木采伐量的下降所抵消。
2004 年我們預計公司業績將有40%以上的增長,主要原因是:(1)公司通過技術改造、對外收購等人造板產能產量均有較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通過技術改造,設備對原料的要求降低,從而降低了產品的成本;(2)03 年中期收購的臨江木業公司以及北京通州復合門項目產能的發揮;(3)2003年公司原木采伐量按國家計劃已調減到位,2004 年至少不會低于03 年的采伐量;(4)由于公司與經銷商簽訂的銷售協議一般在每年的第一季度,03 年以來部分產品的價格上漲的利益在03 年并沒有體現,04 年有望部分產品的售價得到一定的提高;(5)產品進出口經營權的取得有望給公司帶來一定的貿易利潤。
2、永安林業(000663)
公司主營森林采伐、制材等,主要產品為木材、人造板,從公司過去兩年來看,由于原木的限采,導致主營業務收入與利潤的下滑,但公司業務在2002 年已調整結束,應該說02 年是公司業務的低點。在過去的兩年中公司努力調整產品結構,大力發展人造板材的生產,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業績的下滑。2003 年前3 季度公司公司主營業務增長15.1%,凈利潤大幅增長618.71%(02 年第三季度虧損,影響了02 年前3 季度的凈利潤),我們預計03 年全年業績增長在30%左右。
公司技改項目8 萬立方米中密度板(由6 萬擴展到8 萬)04 年中期將全面投產,有望提高04 年人造板的產量,同時公司60 萬畝速生林基地部分林木已可采伐,公司原木產量也有望得到一定的增長,因此我們判斷公司04 年業績仍將保持50%左右的增長。 鑒于公司03 年、04 年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我們給予公司“增持”的投資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