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市新聞出版局了解到,經過20多年持續、健康和快速的發展,深圳已成為全國三大印刷中心之一,2003年全行業實現產值超過180億元,并榮獲多項全國和國際大獎,深圳雅昌彩印公司董事長萬捷被央視評為本年度20大經濟人物。
據悉,近年來市新聞出版局為深圳印刷企業辦實事,先后出臺了6項措施扶植促進該行業的發展。一是在市經貿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以新聞出版部門為行業主管的印刷業與我市服裝、鐘表、玩具等產業一道于2002年底被市政府作為我市七大傳統支柱產業,并將陸續啟動公共技術平臺建設。二是上級新聞出版部門將三來一補印刷企業按內資企業管理。三來一補是廣東及深圳外向型經濟的重要實現形式,《印刷業管理條例》未涉及此類印刷企業。特區外許多鎮、村辦的來料加工印刷企業如果作為外資企業管理,其審批和辦事程序涉及逐級報批,無疑將加大企業成本。而作為內資企業管理,大大降低了企業運作成本。三是出資支持新聞出版總署和海關總署,于2003年初在深圳召開了“全國玩具彩盒加工貿易單耗標準審定會”,提高了定耗標準,為我市外向型印刷企業爭取到極大的實惠。四是市新聞出版局與市經貿部門一道積極協調請示,在全省較早地啟動了外資印刷企業的審核上報工作。目前,此類審批已經規范,其中許多具體標準就是深圳在實踐中逐步確立后被省新聞出版局采用的。同時,市新聞出版局還努力說服外資印刷企業進入深圳,其中有2家總投資已超過1億港元。香港匯豐銀行本想在廣東其他地方投資8000萬港幣設立商業票據印務中心,經過市新聞出版局的工作,商業票據印務中心成功地留在了深圳。五是于2003年7月推出了印刷審批“直通車”服務,對全市19家大型印刷企業報批件實行當天辦理,這些企業的產值占深圳印刷業總產值的40%以上,極大地節省了大企業的時間成本。六是2003年底省新聞出版局將涉及印刷企業審批的5個環節和事項委托給了深圳本地,在市新聞出版局抓緊籌備和局領導親自檢查下,于今年1月5日正式開始運作,從此,深圳大量印刷審批服務事項不用再跑廣州,企業對此予以好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