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新聞資訊>每日新聞>正文     
 

中國印刷市場又進入一個旺盛期

http://www.hnckzkzs.com 2004-01-22 景華紙業網
 

   在2003年8到10月間,我有機會到到珠江三角洲,溫州地區及長江三角洲的上海,江蘇昆山和無錫地區參觀考察一些印刷廠及印刷設備制造廠,并與一些企業領導者進行座談。在上海舉辦全印展期間,也與一些印刷設備供應商駐華機構的代表及中國臺灣、香港、澳門地區的印刷界業內人士交換了一些看法,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中國印刷市場又進入一個旺盛期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對各類印刷品需求的急劇增長,從2001 年到2002年增長速度為13%,印刷產品用紙達到3686萬噸。2002年進口印刷設備及器材達到10多億美元。從企業銷售額增長幅度來看,上海界 龍集團2002年為7億多,2003年預計可達9億元。上海光華印刷機械有限公司2002年銷售額為2億元,20 03年有望突破3億元,預計2004年達到4. 5億元。按照國民經濟年增長速度來看,盡管各地區增長多少有所不同, 但從印刷工業整體來看大家預期增長幅度不會低于10—15%,對此,業界人士均充滿信心。

  二、印刷企業向規模化經營邁進

  近年來印刷行業發展的一個突出特點是隨著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建立及股份制日益成為企業改制的重要形式,一批大型企業集團及有限責任公司紛紛組建。僅在廣東就有鶴山雅圖仕(員工一萬余人),深圳鴻興、中山張家邊集團三個年銷售額超20億元的大型企業,另有40多家年銷售額在億元以上的中型企業。銷售額超5000萬元的還有100多家。其中張家邊集團預計2005年產值將達到60億元。上海界龍集團構想2003年到2005年將以25%的速度增長。溫州龍港鎮年產值超億元的企業有4家, 1000萬以上的有29家,涌現了新雅集團、浙江曙光、浙江富康、浙江錫星等一批知名骨干企業。通過社會化分工協作,形成一定規模的印刷產業集群,特色鮮明。

  三、新一代民營企業正在成熟崛起

  以深圳雅昌、三和國際、中山張家邊、鶴山雅圖仕、上海界龍、伊諾爾及江蘇太平洋印刷有限公司為代表的新一代民營企業家帶領廣大員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艱苦創業,奮力拼搏,使企業由弱變強,不斷發展壯大,他們在機制改革,制訂經營發展戰略,著力推行體制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及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企業形象塑造等諸多方面都創造了一些新鮮經驗,為推動印刷行業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他們不僅為自己的企業注入了生機與活力,而且將預示著民營企業家在未來的印刷行業發展中將發生更新更大的變化。

  四、印刷行業地區間的差距有進一步拉大的趨勢

  由于地區經濟水平的不同,存在著程度不同的差距,這是正常的社會經濟現象。但從印刷行業看,不僅東南沿海與西部地區存在著很大差距。從近兩年的發展看,南北差距也有拉大的趨勢。據廣東省印協副理事長張香玉透露,20 02年廣東省印刷業銷售額達到659億元,已成為廣東省支柱產業之一,據海關統計資料顯示,2001年到2002年廣東省進口各類印刷設備分別為28722臺和70788臺,占全國當年進口量的74.36%和64.9%,200 2年全國擁有CTP143臺,廣東84臺占58.7%。2002年全國共引進多色膠印機785臺,廣東就有350臺,占44%。多色膠印輪轉機進口155臺,廣東有74臺占47.7%,切紙機2134臺,廣東占961臺占45%。 上述數字表明廣東省印刷行業無論在資金投入,先進設備擁有量,均走在各地區前列。印刷業產值2002年上海180 億元、浙江200億元、江蘇200 億左右,而西部地區十二個省市的總和還達不到上海市的水平。而北京市2002年的印刷業產值為68.9億元。盡管有諸多因素有許多不可比之處,但基本態勢應引起業界人士足夠的重視、思索與探討。

  五、一批中小型印刷設備制造商直逼龍頭老大

  當前由于印務市場的需求增長,諸如切紙機、小膠印機及單張紙膠印機生產廠家日漸增多,這些廠家已深感重復生產及價格惡性競爭所帶來的苦惱。但從全印展上可以看出大連、溫州、上海、北京及寧波等地印刷設備制造商均有向大型化、系列化、中高檔產品發展的趨勢,以擺脫在中低檔產品徘徊的困境。這將對多年來占據國內市場相當份額的各種產品的龍頭企業形成壓力與挑戰。上海光華印刷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胡雄卿說的好,把握好自身的市場地位,挑選適合自身的產品生產銷售切入點,將自身的企業優勢同印刷工業當前的需求與發展趨勢緊密結合,從而獲得自身企業發展需求是所有印刷機械制造商的首要戰略任務。這個提示值得所有印刷設備制造廠家認真思考。應當說任何一個印刷設備制造廠家,長期處于仿制而沒有自己產品技術上的突破是解決不了依賴進口的局面,也解決不了與國外產品差距拉大的局面。

  六、外商進入中國印務市場投資規模增大

  隨著中國加入WTO以后,負責的履行承諾及根據改革開放投資環境的逐步完善,外商加大在中國投資的勢頭銳增,在印刷行業也不例外。我于2003年10月30日在無錫參加愛克發公司PS版材生產線投產典禮時得知,此項目投資為5000萬美元,年產2500萬平方米,而國內PS版具有1 億平方米的生產能力,實際產量8000萬平方米,產銷基本平衡,這個大型項目的投產,預示著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據悉,世界著名印刷機械制造商曼羅蘭力爭近期將平張紙印刷機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由15%,提高到20%,為此除在北京、深圳、廣州設辦事處外,成都辦事處也將成立, 為進一步開發西部地區市場創造條件。

  七、要不拘一格用人材,重視培養人材

  在與港、澳、臺地區印刷界談起用人問題,大家普遍感到,如何培養、使用、吸引及留住高級技術管理人材及具有一定技能的高級工人是個令人著急的事。隨著電子技術、材料技術的發展,印刷工藝及印刷設備技術含量越來越高,機電一體化的設備不僅要求工人能夠操作精密設備而且要有良好的外語能力,計算機基礎,現在的技術工人已經不是傳統的“工匠”。人材問題已是印刷行業及企業興旺發達必須引起重視的問題。德國高技能的技術工人一般占企業員工的40%。而在中國不到5 %。印刷行業可能比例還低。以溫州龍港鎮為例,到2002年末共有印刷企業427家,產值35億。在九五期間,外聘高級工程師17人、印刷工藝師37人、工程師67人,送上海、北京印刷學院培訓504人。最近溫州市與北京印刷學院就人材培養問題已達成協議。他們認為沒有高素質的印刷專業人材,也就沒有印刷業美好的未來。

  根據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我國將以不斷改革、不斷完善、更加開放的姿態面向全世界,預期印刷行業也將在進一步的改革浪潮中發生重大的變化與發展。當前各行業都在根據黨中央決定的精神,根據建設小康社會任務發展的要求,根據各行業自身的實際,結合制訂第十一個五年計劃,都在探討與調整今后發展的思路,開闊自己的新視野,進而達到發展的新境界。我認為印刷工業應著重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1.企業改制要加快

  十六屆三中全會已經指出,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使股份制成為主要實現形式,國有及民營印刷企業應該抓住這個機遇,大膽進行體制改革。溫州龍港新雅集團發展的實踐證明了這種形式,可以使企業的發展大大加快。新雅集團的前身是11年前龍港龍翔制版印刷廠,當時投資4萬元,1996年更名為新雅印刷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1680萬元,1999年對資產進行優化重組,組建了股份制公司, 2000年產值達到1.2億元,20 02年現有資產達到1.4億元,銷售額達到3 億元。新雅集團經過原始積累、產業提升、資本開放、管理轉型奠定了企業做大做強的基礎,被稱為溫州經濟的新模式,F在新雅集團已成為以印刷為主業的無區域集團,以蒼南新雅為基礎,現已擁有溫州、浙江、上海新雅集團,新雅的經驗關鍵在于資本的有效運作和管理創新。新雅集團的轉型主要依賴于新雅集團企業領導決策層的價值觀念及取向的轉變。我們期望至今還未改制的國有企業或民營企業借鑒新雅、界龍、雅昌等同行的經驗,從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中吸取智慧與力量,堅定不移地積極地向現代企業運行方式邁進,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機制的改變是搞活企業的最好選擇。

  2.在企業及產品發展上要有新起點

  在與溫州印刷業內人士交流過程中,深深感到溫州印刷行業正以極大的熱情,緊跟時代潮流發展。據溫州印協介紹,在近二十年改革開放印刷業發展的基礎上,他們中近期的目標是:以鞏固與提高多色高速膠印機為重點,增加柔性版及凹版印刷的品種,拓展特殊個性化的領域,帶動印前、印后的優化配置,隨著印刷高新技術的發展,把積極發展數字化、網絡化和直接制版為鎖定目標,在今后幾年必須大力發展。按照社會要求,企業生產實現多品種、小批量、高質量、短周期的市場化目標。大力發展印刷機械及器材產品,提高科技含量、提高產品附加值,著力加強服務及印后設備的小批量快速化進程。

  溫州印刷業以加入世貿組織給中國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為契機,從原始的積累到走向創立優質名牌的產品,到走向國外市場大體經歷了20年,現在已經進入第二次創業的新階段。從溫州印刷業20年走過的歷程,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啟示,一般說區域經濟二十年左右為一個周期,工業產品以五年到十年為一個生命周期,如果一個地區、一個企業、一個產品經過10年到20年沒有質的飛躍,這就意味著無論產業優勢、地域優勢以及體制優勢將逐漸弱化,經濟活力不足,發展后勁不強,那必將導致增長緩慢或進入衰退時期。我認為只有認識到經濟周期性及周期縮短的趨勢,才有助于我們增強創新的緊迫感、危機感進而采取有力的措施,推動技術進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才能增強新的發展后勁。

  3.重視名牌產品的培育工作

  從2001年至今累計已有333個中國名牌產品,遺憾的是印刷業及印刷機械及器材業不僅榜上無名,直到今天在各地積極推進名牌戰略的時候,此項活動在印刷工業的許多企業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中國科技創新名牌培育委員會主任艾豐指出:實施名牌戰略是市場競爭的需要。從市場競爭三個層面來講,一是價格競爭;二是質量競爭;三是品牌競爭。許多地方提出了質量興市的目標,地方經濟的發展取決于市場競爭力,市場競爭力取決于經濟有特色,經濟有特色才能形成支柱產業,只有技術高、名氣大、牌子響的企業才能有競爭力。我國目前是制造大國,100 多種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但從品牌來講,沒有一個世界名牌。從2001 年國家開展中國名牌評價與認定工作以來,深圳市采取有力措施培育名牌,對獲得中國名牌的企業獎勵100萬元。在印刷界大家對海德堡及曼羅蘭的產品都是熟知的。這兩家的品牌是占領市場的旗幟,是消費者選擇的向導,也是質量與信譽的保證。我們有很多企業產品都具有良好的質量,但由于缺乏被國內外市場認可的品牌,導致產品長期停留在中低檔次上,價格上不去。利潤也低、效益下滑,沒有知名品牌的產品也就沒有生命力,市場的競爭力也就無從談起。

  4.企業家的素質需要不斷提高

  印刷行業企業領導人的素質,由于歷史及環境許多因素的影響,從整體上來說是水平高低參差不齊。盡管企業規模不同,但都應認識到產品質量與誠信是企業的生命,也是進入國內外市場的基礎。這些都代表企業的觀念、責任和形象,它既有科技含量也有文化含量,企業要想獲得利潤,要想獲得發展,首先要取信于客戶及市場,使他們得到質量好的產品及高質量的服務,贏得客戶這是企業的首要競爭力,印刷企業必須十分重視企業自身形象的塑造。

  為適應企業今后的發展,企業領導者自身的素質及企業的素質都還需要不斷的提高。我個人認為:(1)要始終堅持與時俱進,始終堅持艱苦創業精神。(2)切忌滋長小富即安不思進取的情緒,立志把企業做大做強為社會做出貢獻。(3)隨著市場秩序的整頓及法治環境的逐步完善,必須依法致富,守法經營,走以誠信為本健康發展的路子。( 4 )企業家要加強自律意識,歡迎群眾及輿論的監督,善于處理好各方面的合作關系。(5)善于學習行業內外的新鮮經驗,尋找在經營機制、贏利能力、勞動生產率、技術開發能力等方面的差距,不斷提高自己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競爭優勢。(6 )現代企業家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要不斷“充電”,否則就有“大浪淘沙”的可能。所謂企業家的素質就是要具有敏銳的眼光、過人的膽識、果斷的決策能力、高超的組織能力、善于使用人材和卓越的領導藝術。經濟形勢在發展,國內外市場經濟變化莫測,一定要不斷學習,正確的判斷趨勢,方能充實自己的才干。

  黨的十六大明確指出:未來的20年是一個重要的戰略機遇期,也是中國經濟發展非常精采的20年,印刷工業將和其它產業一樣,在高新技術帶動下,進入全方位的改革與競爭。業界人士期望在未來的20年中譜寫出更加輝煌的篇章,為社會經濟生活及人民的文化生產做出更新的貢獻。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相關報道:
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具潛力的印刷市場
中國包裝印刷市場的發展趨勢
全球印刷市場的簡要分析
 
 發表評論
發  表:
筆  名:
 
 
新聞查詢

 
用戶注冊 | 站點導航 | 關于我們 | 為您服務 | Email我們

Copyright © 2000-2002.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景華紙業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