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晨報訊(萬毅)望著沙河里翻著白肚皮的魚兒隨波流向淮河,沙河當地村民簡直欲哭無淚:一座日排7000噸工業廢水的造紙廠,讓他們原本安寧的生活失去了平靜。
令他們愁眉不展并屢屢向有關部門投訴的是潁上紙業有限公司。該廠一位“自覺良心不安”的負責人向記者講述了一些內幕。潁上紙業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潁上縣造紙廠,原造紙廠破產后,浙江一老板被招商至此。2002年10月,這個在當地頗有規模的招商引資項目開工試生產。然而從試生產開始,造紙污水的排放就像是脫韁的野馬。據這位負責人稱,污水沒有經過任何處理就直接排放到淮河,而為了應付有關部門的檢查,廠方特意在污水處理室堆放了一些處理劑原料,但是這些處理劑很少使用。
情況果真如此嗎?在一名向導的帶領下,記者進入了這個被“嚴加防守”的造紙廠。在一條繞廠穿過的污水排放渠上,四個排污口正大量排泄出綠色和奶白色的污水。在該廠的污水處理室,記者看到,這里確有許多處理劑的原料袋,但是獨獨沒有工人添加的身影。倒是一名工人看見有陌生人造訪,連忙將污水處理室的操作閥門打開。這位工人告訴記者,因為剛才在和別人說話,忘了打開操作閥,現在污水已經在正常的處理之中了。
但是,操作工的“已在處理”說法似乎站不住腳,在污水處理室的后面,是一個巨大的輻流式絮狀沉淀池,這個龐然大物卻紋絲不動。有工人悄悄告訴記者,進廠后就很少看見它運轉過。而記者隨后從該縣環保局得到證實:沉淀池不運轉,污水處理就是空談。
據知情人介紹,該廠目前24小時生產,每天大約生產70噸成品紙,以生產一噸紙產生100噸污水計算,每天從該廠流向淮河未經處理的廢水就達到7000噸。長年的排放已經使周邊環境受到嚴重污染。居民顧洪軍說,他的住處正對著污水排放口,除了每天看著大量“令人恐怖的帶色水”直排外,最直觀感受就是所飲用的地下水已經“水味怪異,并且堿性增大”。
然而,更令人吃驚的是,這個已經存在一年多的嚴重污染企業,竟然是在沒有任何環保手續的情況下非法生產的。潁上縣環保局王彥福副局長說起這家企業也直搖頭,他說,2003年,在全省清理整頓不法排污企業統一行動中,他們曾會同阜陽市環保局對該廠進行突擊檢查,檢查的結果是“該廠未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總排口廢水超標排放”。此后,他們多次通知該廠法人王福成補辦環保手續,但對方一直置若罔聞。
一個沒有合法手續的企業非法生產已達數年,嚴重污染了環境,環保部門為什么不予以嚴厲查處?面對記者的提問,王副局長面露難色:“該廠是我們地方招商引資的一個大成果,有關方面打招呼要給它‘寬松的環境’,我們的執法有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