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個著名的古鎮——房山琉璃河。她地處北京的南邊,與河北省相鄰,107國道穿街而過。她歷史悠遠,聞名四海,而這個古鎮的核心又在二街村。而今的琉璃河更是車水馬龍,人聲鼎沸。人們從四面八方涌到這里,不僅是欣賞自然風光,娛樂度假,更重要的是采購“金宇”衛生紙。
低起點高產出
早在1984年,二街村的30名村民就在唐金振的號召下集資30萬元,利用本村廢棄已久的馬車店建起了興河造紙廠。據唐金振總經理介紹:企業創立伊始,他們經過市場分析研究,看到造紙行業有著不可限量的發展市場和空間,為了及時地抓住機遇,果斷地用有限的資金購置了兩臺造紙機、一臺鍋爐。經過嚴格崗位培訓,他們決定從水泥包裝袋入手,進行試生產。經過努力,很快達到年產量1200噸,年產值150萬元,上繳國家利稅10萬元,年利潤率5萬元。
造紙行業在人們心目中一直都是重污染行業,為了改變人們的傳統觀點,更為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唐金振提出,企業要發展就得從環保入手,生產高質量環保型產品。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們首先狠抓產品質量,建立了嚴格的生產管理制度。同時,他們精選原材料,進行再生紙生產,從而減少生產污水的產生量,并從污水處理入手,采取沉淀過濾等方法,使企業污水排放完全達到國家標準。
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他們進行了進一步的市場調研。調查結果顯示,當時北京只有兩家企業生產衛生紙,市場需求量很大;同時,水泥包裝袋的粉塵含量較高,生產時的出水雜質也多。為了使企業邁進環保型的行列,當時他們決定購置80年代較先進的造紙設備,并聘請專業工程師對企業員工進行嚴格的崗位培訓。在職工掌握了一定的生產技能之后,他們與北京市輕工外貿進出口公司聯營,當年便生產出著名的“金魚”牌衛生紙。它不僅柔軟、細膩、耐拉,而且潔白、安全,其物理指標、定量、白度、抗張強度、伸長率、吸水高度以及衛生指標均達到行業標準的要求。很長一段時間內,它是北京地區乃至全國范圍內的名牌產品,甚至成了北京人家庭的必備品。
興河紙業有限公司從建廠伊始便確定了以制度規范企業,向管理要效益,并制定了各項管理制度,從產品原材料的使用到工藝控制、包裝都嚴格要求,以保證產品質量,并專門成立了檢驗科,要求員工各負其責,把好各道工序。因此,才使其產品“金魚”牌衛生紙一經投入市場立即獲得人們的青睞,產銷量由600噸逐年提高1200噸。產品除銷往北京市外,還出口香港、馬來西亞等國家,并被北京市輕工業品進出口公司列為免檢新產品。
求發展展宏圖
隨著社會的不斷開放,大批的鄉鎮企業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出來,在中國資本運營的初級階段,大部分鄉鎮企業是靠假冒他人的產品發展自己的。一時間,北京乃至全國“金魚”牌衛生紙四處泛濫,魚目混珠,使消費者真假難分。一些企業為了盡快地占有更大的市場,降低成本,他們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壓低價格擠入市場。如此行為,使“金魚”這一名牌產品受到了沖擊,并造成了極不良的影響。為了迅速地改變這種狀況,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興河紙業有限公司決定注冊自己的商標“金宇”牌,以謀求更大的發展。
“金宇”牌衛生紙投放市場后,立即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普遍關注,并迅速成為北京市一些大的賓館、飯店指定用品。為此,1998年10月22日《北京日報》專門發表署名文章———假“金魚”逼出真“金宇”,詳細介紹了興河紙業有限公司的具體情況,為北京市再創自己的名牌鼓與呼。從此后“金宇”牌高檔衛生紙、餐巾紙、面巾紙迅速占有很大的市場。
舉環保旗造福子孫
興河紙業有限公司追求的環保目標是:生產綠色產品,不讓一絲污染存在。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從1996年始,他們再次決定調整產品結構,增加新品種,利用進口木漿為原料,生產工藝編織紙,由原來的低檔產品變為生產高檔產品。這對興河紙業無疑是一場挑戰,關系到創綠色產品的成功與否,更關系到興河紙業的生死存亡。
利用木漿生產高檔衛生紙、餐巾紙、面巾紙對一家企業來說不是難度很大,但是它需要大量的投資,如此一來無疑會增大成本,提高價格,減小市場競爭力?墒菫榱颂岣咝庐a品質量,減少污染,為子孫造福,唐金振與全廠領導班子成員果斷決定有再大的困難也要上。
話好說,事很難辦,首先資金就是個重要難題。唐總經理率先拿出自己的錢,爾后動員全廠人員群策群力,共度難關。
資金問題解決后,其他難題也迎面而來。首先工藝編織袋這項產品國內沒有技術標準,于是他們決定參照國際市場的要求,自己制定高標準,給自己加壓,并根據這一嚴格要求規范企業的行為,投入巨資進行設備改造,采用低噪聲、低能耗的設備調整工藝流程,使之達到各項指標的要求。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唐總經理率領著領導班子日夜奮斗在生產一線,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他們僅用了3個月便使新產品從設計到生產全面完成,并很快投放市場。
隨著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實施,興河紙業的工藝編織紙年產量從1996年的800噸提高到現在的3400噸,生活用紙年產量從原來的600噸增至1200噸,年共計生產各種紙制品達5000噸以上,年產值4000萬,上繳國家利稅150萬,年利潤率100萬,一躍成為琉璃河地區的龍頭企業、納稅大戶。2002年,該公司順利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為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經濟基礎。
當我們與唐總經理談及這幾年的企業發展變化時,唐總說,這應該首先歸功于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同時也離不開全公司人員的努力與艱苦奮斗精神。具體到企業的發展,應該說正確的決策是企業發展的基礎,而這之中突出的是他們對環保工作的重視,換來了今天的勝利果實。
他說,造紙行業主要的污染源是生產廢水和鍋爐煙塵。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首先從調整產品結構入手,在原材料的使用上,由利用再生原料改為進口木漿,節約了用水量,使噸紙生產用水從原來的100噸下降為70噸;同時,投資150萬元對污水處理設施進行治理改造。運用氣浮法除去廢水中的COD、SS等,減少了污染物的產生,為治理環境污染打下了有力的基礎。
企業污染的第二大污染是煙塵污染,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他們寧可加大企業生產成本,也堅持用低硫煤,同時采用多管、雙管除塵的方法使煙塵排放達到國家排放標準。與此同時,他們將生產中鍋爐產生的廢渣采取集中管理,并與有關單位聯系,使之實現了廢物利用,在為企業創造利潤的同時,也為美化、凈化環境做出了貢獻。
興河紙業有限公司地處于二街村邊,為了不給周邊群眾帶來噪聲污染,他們特意投巨資為生產設備加建了防噪聲罩,以避免噪聲的產生。
由于該企業環保措施得利,被房山區環保局評為“環境保護標兵”單位,并順利地通過了北京市環保局、房山環保局的環保驗收。
2002年初,唐金振總經理由于事業心強,政績突出,被當地政府任命為二街村黨支部書記。他上任后,首先深入群眾,從全體村民的利益出發,為村級公路安裝了路燈,并解決村民的生活用水及排水等多年沒有解決的問題;同時建起了二街村社區服務樓,給村民創造了一個良好的休閑娛樂場所。人們都說:唐書記當官這么多年,一心為集體,為二街村的干部、群眾樹立了良好的榜樣。據了解,自他上任以來,不僅沒拿國家的一分錢工資,還想盡一切辦法將村里積壓多年的180多萬元貸款一次還清,解決了村民的后顧之憂,為他們再拓新業創造了條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