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華紙業網通訊員報道)2003年,華泰集團項目建設創歷史最高紀錄,一年來投產和開建項目多達16個,發展規模迅速擴大,企業實力大幅度提高,實現了大發展、大跨越,創造了新的“華泰速度”。
近年來,華泰集團通過引進先進技術裝備改造傳統造紙產業,大大提高了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尤其在設備一流的十六萬噸新聞紙生產線正常運轉的基礎上,2003年7月,華泰從德國福伊特公司整體引進的亞洲第一條“同一平臺新概念”、年產20萬噸新聞紙生產線再次成功投運,從而使華泰迅速成為中國最有實力也是中國最大的新聞紙生產基地。與此同時,為造紙主業服務的5萬KW熱電二期工程、碳酸鈣、聚合氯化鋁、氯丙烯、6萬噸燒堿5大項目也相繼順利投產。
最讓行業關注的是,2003年華泰獨具特色的“生態產業鏈”上、下鏈又得到了進一步穩固: 一是華泰的35萬噸SC紙項目進入規劃階段。該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世界最先進的紙機生產線,年增銷售收入16.8億元;
二是60萬千瓦熱電一期15萬千瓦工程已進入建設階段。該項目將為華泰跨越發展提供充足的能量;
三是華泰國際陸路口岸取得了實質性進展。華泰陸路口岸長遠規劃占地500畝,一期工程占地200畝,建設面積197000平方米,建成后將是魯西北最大的集裝箱內陸中轉站、運輸中心,目前項目主要工程基本完成。
另外還有華泰商住園區一期工程、華泰大廈貴賓樓工程、10萬噸漿紙項目、5萬噸雙氧水項目、化工熱電三期工程、20萬噸離子膜一期6萬噸工程以及3萬噸/年氣分項目03年均已全面啟動。
面對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華泰集團本著“設備現代化、產品高檔次,參與國際市場競爭;走林、漿、紙一體化路子,建設綠色生態紙業”的發展指導思想,計劃到2007年總投資80多億元,陸續建成華泰綠色工業園、華泰化工工業園、清河綠色生態工業園三大工業園區和一個綠色商住園區,以及“50萬噸高檔銅版紙、30萬噸APMP漿廠、60萬畝速生林”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完善以紙業為核心的造紙、化工、印刷、熱電、商貿、育林、物流、報業強強聯手的“生態產業鏈”,組建產業有機結合的“戰略聯盟”,并憑借生態鏈與產業鏈達到社會、企業、環境多方共贏的目標,使華泰集團真正走上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工業化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