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包裝組織亞洲包裝中心總裁、中國金泰集團總裁:金祥佐
最欣賞的商人是:李嘉誠
經歷過的最艱難的時段或事件:1995~1998年期間向世界包裝組織爭取將亞包中心設在中國。
最希望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我是實實在在的創業者,不斷追求事業成功。
感覺最驕傲的事情:把我國第一個世界性的產業中心爭取到中國,并落戶在家鄉浙江實施。
認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親人的理解
在家經常對孩子說的一句話:你們要學會創業,不要等我的事業成功給你們。
在家族里最尊敬的長輩:母親。因為她樸實、賢惠、仁和,教給了我們六個兄弟姐妹很多做人的道理。
一年里給自己多長時間的假期:“休息好才能工作好”這句話誰都懂,但我至今沒有一天休息的時間,不過很快就會有的,就是等到亞包中心正常運作之后。
2003年4月,國際組織在杭州建立第一個世界性產業中心——世界包裝組織亞洲包裝中心,重點發展包裝機械、包裝材料及包裝制品。這個中心初步規劃面積35平方公里,其中總部5平方公里,加工貿易區30平方公里,其直接投資和招商引資將超過百億美元。中國金泰集團總裁現任世界包裝組織亞洲包裝中心總裁金祥佐用了10年的時間,為爭取亞包中心落戶杭州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落戶杭州—— 我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沈冰(以下簡稱沈):我想大家今年關注您,有個特別重要的原因就是亞洲包裝中心到杭州落戶了。您這么多年一直和他們打交道,所以覺得這是一塊非常熟悉的事業,但對于很多人來講,他們可能還不是特別熟悉。您首先要和大家說說亞洲包裝中心到底是干什么的。
金祥佐(以下簡稱金):亞包中心是世界包裝組織和中國政府批準在杭州實施的我國第一個世界性產業中心,利用它的集聚和輻射功能將世界上最先進的包裝技術、裝備、材料、制品和管理搬到中國來,在中國建設世界先進包裝制造業中心,打造世界包裝產業的“航空母艦”。利用這個優勢,可以把世界包裝組織以及100多個成員國,尤其是亞洲包裝組織的總部國際包裝標準委員會這些關鍵的機構遷移過來。
沈:亞包中心將給中國、浙江、杭州帶來什么?
金:世界制造業要向中國移動,包裝要先行發展,因為很多包裝不能從本地運過來,得借助于當地先進的包裝,所以它的意義是很大的。第二呢,我們中國是包裝大國,要成為強國,亞包中心可以作為一個有力的推進。
沈:為什么會在杭州落戶?
金:這個亞包中心經國際組織批準在中國建立以后,國家很重視,要展開實施城市的選擇,有上海、江蘇、廣東、浙江4個省市競爭。杭州市呢,有它的優勢,比如產業基礎、城市的功能,還有人才背景,包括領導的重視、優惠的政策等方面。各方面的優勢,終于取得亞包中心的實施權。
沈:有人說沒有金祥佐,亞包中心不一定落戶中國,落戶浙江,落戶杭州,您如何看待?
金:主要還是各方面的支持,我本人可能起到了一個牽頭、推動的作用。
十年磨一劍—— 這是一件有歷史意義的事
沈:聽說你這10年來一直在為這件事忙碌,作為一個溫州民營企業家,為什么會對一個國際性的包裝中心這么感興趣?
金:我從1985年開始從事包裝機械制造業,第一次創業就成功,也得到了很多榮譽。當紅帽子越來越多的時候,我感到壓力就越大,我作為包裝行業協會的副會長,跑了幾十個國家,參加過展覽會、博覽會等各種會議,尤其是1993年5月,我作為中國代表團團長參加德國多塞爾多夫的世界包裝機械博覽會。當時我震動很大,參展的2500多家制造商、4000多臺包裝裝備中竟然沒有一臺中國制造的包裝機械。當時世界包裝市場的包裝機械總量在600億美元左右,中國為什么沒有一點份額?于是我正式向德國機械制造商協會會長提出了下一屆我們中國產品一定要參加的要求。就在這次會后,我連做夢都在想,什么時候中國成了亞洲乃至世界包裝中心該有多好!從此,以申建亞包中心作為產業報國實際行動的夢想就這樣開始了。
沈:但作為企業和個人來講風險非常大,您說呢?
金:我跑了幾十個國家,對這個行業看得比較清楚,包裝行業在中國的發展,前途無量。另外我覺得這件事必然要有人去承擔責任。我是行業的副會長,我的第一次創業也是依靠包裝行業成功的,那我就把自己變成姓“包”的了。我一旦認定這個姓“包”的事業,我就義無返顧,必須把它做起來。如果做成,它就有歷史意義。我把這個最難的事情變為老天爺賜給我的創業的機遇,因為我一直戴紅帽子,碰到的一直都是鼓勵、幫助、厚愛,所以我應該為國家的產業發展做一點有益的事情。
沈:你完全可以有別的做法,比如,用行業副會長的身份,在行業協會里面來達成一個共識,擬出一個文件,然后再往一個相關的上級部門去申報,你完全可以作為一個呼吁者、倡導者,為什么要變成一個親歷者?
金:那種做法我們也在進行,通過行業領導向國家領導匯報,通過政策的途徑,我們也在做,但是必須有一個牽頭人,努力去促進這個事情。
沈:1993年咱們去參加博覽會的時候,連產品都不能上去,但現在卻要把一個亞洲包裝中心挪到中國來。中間經歷了一個什么樣的步驟才能夠取得今天的這樣一個成就?
金:這要靠各方面做工作,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大了,這很重要。1996年,首屆世界包裝大會在中國召開。我們提出來,中國市場的潛力是最大的,亞包中心應該放在中國。當然這里面有很多工作,總的來說就是必須把國際組織的工作做透,一步步做。
酸甜苦辣—— 兄妹離開家人抱怨
沈:現在亞包中心落戶中國的愿望實現了,您這十年奔走也終于有了一個結果?墒俏覀冎,“十年磨一劍”不尋常啊。
金:這十年的酸甜苦辣我把它歸納為“三個三”!叭堋薄芸、受累、受氣;“三種壓力”——頂住家庭壓力、企業壓力、社會壓力;“三個付出”——付出經濟代價、身體代價、親情代價。
我下決心要做這個事業是在1993年,當時企業特別紅火,眼前商機很多,放棄眼前利益去做沒有把握的事,必然會受到各種壓力。記得1993年下半年我們已拿到了溫州“舊城改造一條街”房地產項目,前期工作也做了一年多,由于1995年3月我立志要做亞包中心的爭取工作,而放棄了此項目,當時企業內部壓力特別大,同時導致了一些負責技術、銷售的骨干離開企業,帶走了部分技術和資本,自己創業去了。
沈:聽說您為申辦亞包中心,差點和家人分開,是這樣嗎?
金:因為我爭取亞包中心落戶中國的過程太長了,可謂是長時間,高難度,低調運作。在這過程中,必然產生種種困難,有一次我兄弟姐妹和我愛人共6個人開了一次特別的家庭會議,會上我的兄弟姐妹講了種種道理,說服了我愛人,決議是“如果大哥再堅持干亞包中心,兄弟姐妹就離開大哥了”。
結果我出差回家,我愛人堅決反對,她說:這么多年了,已經付出了很大的經濟代價,錢只有出去沒有回來,把家當成旅館,把旅館當成了家。兒女也來勸我,說我們家不像一個家,爸爸從來不休息,也沒給我們過一次生日。是的,我一年坐飛機就不下200次,經常是回家當天就又出差。以往我愛人每一次反對,我總是可以用種種理由說服她,但這次不一樣,她的意思如果我繼續干亞包中心,她和兒女們一定要跟我分家,搞得我毫無辦法,只好請北京一位高級顧問專程來做她的工作。
沈:愛人和兒女們現在支持嗎?
金:可以說基本上是支持的,她們已經明白,我做的事業沒有錯,而且有歷史意義。
沈:在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的時候,應該說金總在那個時候是非常顯赫的,在媒體、在公共場合,是非;钴S的一個人物。但到1995之后,你好像突然就消失了,這跟你進入這個事業是不是也有關系?
金:1995年3月份決定做這個事情以后,我就開始回避宣傳。因為一開始做的時候,不一定成功,也不一定得到支持,我也不能到處去解釋,而且我做事情都來不及,哪里有時間去給一個個人做工作。所以我認定,我只有低調去運作。
沈:這幾年來,為這個中心你一共花了多少錢?
金:直接的錢有5000多萬元,可是間接的就不可估量了。
十年計劃—— 打造包裝業的航空母艦
沈:現在亞包中心建設工作已經啟動,金總您能透露一下現在亞包中心建設的情況嗎?
金:亞包中心建設工作目前已全面進入實施階段。浙江省、杭州市的領導和部門都高度重視,杭州市專門成立了亞包中心建設領導小組,市政府主要領導牽頭,下設專門辦公室。招商工作已經全面展開,形勢很好,來自國際組織、國內外龍頭企業的考察、洽談者很多,如制造業中心的亞包紙材料基地、紙制品基地、裝備基地、印刷基地、軟塑基地、金屬容器基地等已開始有國內外龍頭企業入園;總部的貿易中心、科教中心、信息中心、研發中心、服務中心等項目已有大集團在簽訂協議、意向。
沈:十年磨一劍,現在該是寶劍出鞘開始發揮作用的時候了。請金總描繪一下亞包中心的發展計劃。
金:計劃目標是,五年建設成為中國包裝中心,中國包裝產業“航空母艦”;十年建設成為亞洲包裝中心,亞洲包裝產業“航空母艦”;再用十年時間建設成為世界包裝中心,世界包裝產業“航空母艦”,中國應該可以在包裝產業做老大,這是有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