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漿模塑的研制發軔于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借助環境保護和資源合理配置潮流迅速發展,90年代后期開始走向成熟。進入21世紀,中國紙漿模塑產業已從一個弱小的試驗性項目逐步向著原料廣泛、工藝流暢、技術成熟、設備穩定、品種繁多、門類齊全的環保型朝陽產業方向發展,不僅為中國綠色包裝產業的壯大做出了貢獻,且在國際環保包裝界也有了一席之地。 我國于20世紀80年代在湘潭建立了湖南紙漿模塑總廠,而第一條國產紙漿模塑制品生產線則是在1987 年由南京市輕工研究所和江陰機械五廠聯合在臺灣設備的基礎上開發成功的,當年在江蘇如皋紙箱廠投入試生產。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紙模制品處于開發研制期,到90年代中后期紙模制品進入規;唐飞a階段,但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總體規模和技術水平都還處于較低階段。
進入21世紀,紙模制品總體來說仍在緩慢推進,相對說來紙模緩沖包裝制品的發展勢頭較好,而以生產餐具制品為主的廠商由于種種因素,面臨的困難則要多一些。目前國內中小規模的紙模制品生產廠家大約有 300余家,其中,沿海地區紙模制品生產廠家數量和制品產量均居全國前列,其工藝技術水平亦領先于全國。
不可否認,任何一類產品都有其優劣長短,年輕的中國紙漿模塑產業當然也不能例外。但讓人不可理解的是:在紙漿模塑產業的發展過程中,幾乎在不斷地受到質疑甚至指責,F象之一是1999年底原國家經貿委發布了6號令,明令淘汰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這自然給紙模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機會,但實質上這是國家的產業調整和環保需求使然?墒 在全國范圍內相當多的發泡塑料餐具受益者卻把矛頭指向紙漿模塑產業,焦點集中在紙模餐具“質次價高”,甚至要求國家經貿委收回成命。其實,淘汰發泡餐具并不等于提升紙模餐具,市場經濟的精髓就是“優勝劣汰”,豈獨發泡餐具和紙模餐具例外?再有就是關于紙漿模塑的原料問題。90年代末期,就有人提出紙漿模塑產品使用木材作為紙漿原料,破壞了森林資源,所以不宜提倡,一些媒體不明就里也跟風起哄,欲將紙模制品打入冷宮。實際上紙模制品的主要原料一直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如蘆葦、蔗渣等,根據工藝參數和生產實踐表明,純木漿作為原料根本不適合制作紙模制品。而且作為一個新興產業,紙模制品所用紙漿極少,從理論上講,即使全國的一次性餐具都改用紙模制品,其紙漿用量尚不到全國紙漿用量的1%。特別是紙漿模塑制品以其鮮明的特點為業界所關注,如:原料廣泛但不損害自然資源,符合現代產業和環保政策要求;生產過程無污染,排放物符合國家標準,完全可以實現清潔化生產;產品適應被包裝物多樣化復雜化要求,具備阻水防潮等諸多功能;在包裝上與發泡塑料制品相比,同樣具有良好的防、減震作用;使用廢棄后能夠實現100%再生利用或自然降解,不破壞環境等等。
另外關于紙模餐具的價格也一直為一些人所詬病,可能他們不了解,經過多方努力,現在紙模餐具的價格已與塑料餐盒相差無幾。
以筆者管見,目前困擾紙漿模塑產業的發展,無非是兩大問題:一是解決原料,一是工藝技術的創新。如果能解決了這兩大問題,市場的大門將向紙模產品敞開。提出原料問題和工藝問題,其實質是降低紙模制品的生產成本,拓展其上升空間。從原料方面看,目前國內蘆葦漿板和蔗渣漿板價格在3500—3800元/噸之間,廢棄紙品收購成本也在 1000 元/噸左右(餐具制品不允許使用再生紙漿)。按照原生漿采購成本,紙模制品原料價在0.004元/克左右,這樣一只20克的紙模餐具僅原料成本就在0.08元左右,再想降低已無可能。其實,與造紙行業共用紙漿而受其價格左右,此小彼大此弱彼強,一直是紙模行業頭痛的問題。盡管紙模制品的用漿量很少,但若不在原料問題上有所突破,紙模制品的市場競爭力就會大打折扣。紙模制品的另一大消耗是能源費用,這主要是由其工藝流程所決定。按照通常的工序,先要將漿板浸濕破碎,充分攪拌均勻后,再壓塑成型,然后又要將濕紙坯件烘干至原來狀態,其間能源費用要占到整個生產成本的1/3左右。雖然這是紙類制品的傳統工藝路線,但由于紙模制品厚(濕)度大而產量小,所以能耗問題十分 突出,如果不引進新的工藝加以改進,將會給紙模制品帶來非常不利的后果?梢哉f,原料問題和能耗問題是當前紙模制品發展的最大局限?上驳氖墙陙聿簧倨髽I已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并正在加大高新技術的應用,盡量發揮紙模產業多專業跨學科的雜交優勢,把現代科技成果引入到中國傳統造紙技術中來,譬如:干法制漿技術、紙漿發泡技術、助劑綜合添加技術、等靜壓成型技術以及微波技術、遠紅外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等。據筆者所知,一些實驗性的成果已經問世,可望在不久的將來應用到紙模生產實際中,我們滿懷信心地期待紙模企業傳來的好消息。
從歷史和現實看,各種新興綠色包裝材料及其制品的使用和發展都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在海外市場,自歐盟禁止發泡塑料包裝制品進口,特別是中國加入WTO后,紙模制品無疑潛力巨大。在歐美發達國家,紙質包裝材料已占到整個包裝材料總量的1/3以上,而中國不僅是在紙類制品使用的總量上遠遠低于世界發達國家,新型紙類制品上的使用量更少,大約只占國內包裝材料年使用總量的1—2%。根據國際公約和歐美對包裝材料的嚴格要求,加上各國為保護森林逐漸減少木材使用量,在中國加入WTO后,對符合國際化要求的各類包裝制品的需求必將大大增加,這將會使我國的紙模制品產業面對一個容量更大的市場。(劉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