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華紙業網通訊員報道) 2003年是華泰集團飛速發展的一年,一個個矚目的靚點更是吸引了各界人士的眼球:內部職工股成功上市;建立全省第一家企業陸路口岸;行業第一個博士后從華泰順利出站;國內最輕新聞紙在華泰誕生,填補了國內空白;二十萬噸新聞紙機成功投產,使華泰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新聞紙生產基地。在最新的全國大型工業企業排名中,華泰躍居全國第363位,名列造紙三甲;“華泰股份”也成為中國上市公司100強。與此同時,“全國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中國企業信息化500強”、“山東省第四屆消費者滿意單位”等一個個榮譽也接踵而至。
二十多年來,華泰集團由一個小造紙廠發展為今天的大型企業集團,固定資產增長了上萬倍,創造了由56萬元到55億、令業內驚呼的“華泰速度”。華泰集團迅猛的發展勢頭吸引了業內外人士的廣泛關注,華泰集團也因此被業界公認為中國造紙行業最具發展實力和發展潛力的企業。集團總裁、董事長李建華更受到了廣泛關注,贏得了極大尊敬。在公司的發展中,李建華創造性地提出了關于打造“實力紙業”、“綠色紙業”、“生態紙業”的觀點,率先將華泰集團打造成紙業、農業、林業、種植業相互依存的“生態鏈”,走上林、漿、紙一體化可持續發展之路,形成以紙業為核心的造紙、化工、熱電、印刷、報業強強聯手的“產業鏈”,組建產業有機結合的“戰略聯盟”,并憑借生態鏈與產業鏈達到了社會、企業、環境多方共贏的目標,使華泰集團成為造紙行業的典范。
李建華卓越的管理能力,新穎的發展思路,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前瞻性的戰略發展眼光,贏得了業界人士的尊重,得到社會的認可和肯定。2003年,李建華再次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并榮獲第二屆“中國創業企業家”。《企業管理》雜志將李建華推上封面人物,并對李建華的英雄事跡和華泰集團跨越發展的光輝歷程進行了全面綜合報道;山東省檔案館也將李建華與49位山東名人的檔案作為永久檔案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