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新聞資訊>每日新聞>正文     
 

讓造林與造紙牽起手來——關于加快中國造紙工業發展的思考

http://www.hnckzkzs.com 2003-12-17 景華紙業網
 

  來自中國造紙協會的一條消息說,2002年中國紙及紙板生產總量達到3780萬噸,居世界第二位,但同年總消費量達到4332萬噸,生產量不能滿足消費需求,不得不進口紙及紙板637萬噸,較上一年增長13.3%,進口木漿達到524萬噸,使得中國用于漿、紙的外匯僅次于石化行業而位居第二,達到70億美元。

  不加快造紙工業,特別是木漿行業的發展,中國的漿紙將長期依賴進口。

  國家發改委有關官員指出,對進口紙漿紙品的依賴應提到國民經濟安全的高度來理解。

  林紙一體化理論國家已倡導20年,但在中國的實踐卻舉步維艱。緩解造紙業矛盾的方法是依靠大規模的經濟林建設,但是由于我國林業與林木需求行業,如造紙業分屬不同部門管理,經濟林建設基本只依靠林業部門,加之資金投入嚴重不足、造林周期長、盈利回收慢,因此缺乏造紙工業等強有力行業的帶動等,我國造紙速生林發展緩慢。

  日前,有不少來自造紙業競爭的最新消息———

  世界主要森林紙業公司斯道拉恩索11月11日在南寧與廣西高峰集團公司簽訂投資協議,斯道拉恩索公司將投資1.5億美元,營造15萬公頃速生豐產林,建設廣西沿海林漿紙一體化項目林業基地。

  新加坡金鷹國際集團與泰州市人民政府在南京簽訂協議,決定在泰州經濟開發區初期投資5億美元,獨資興建亞太紙業林漿紙一體化項目。

  亞洲漿紙有限公司(APP)作為世界紙業四強,在外資公司中最早在中國進行林漿紙一體化實踐的跨國公司,日前海南省發改廳和APP在海南召開林漿紙建設一體化研討會,探討10年來在中國的林漿紙一體化實踐成果。自1995年起APP開始在中國造林,目前已在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完成造林面積200萬畝,其成功的實踐已經得到與會有關政府官員和專家的肯定。

  在APP搶占了紙業先機和芬蘭斯道拉恩索、新加坡金鷹國際已謀得資源優勢的情況下,仍有國際紙業巨頭芬歐匯川集團(UPM—KymmeneGroup),將眼光轉向了廣東雷州半島。11月來不懈努力與有關方面斡旋,希望能在這個最適合造林的半島再謀得一杯羹。

  ……

  有關業內專家認為,我國紙業市場的巨大機會已經形成了國內外紙業巨頭群雄逐鹿激烈競爭的局面,中國紙業格局將面臨洗牌。

  中國紙業需求機會巨大

  不少人有個誤解,認為互聯網的發展會實現“無紙化”,中國紙的需求量會降低。實際上,從世界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現代社會對紙的需求量一直在增長。 



先進的紙機生產線

  有關專家分析,隨著社會的發展,對環保的要求越來越高,容易化解、符合環保的紙制品將取代大量的塑料用品(如塑料袋)走進人們的生活;對便利生活的要求也使得越來越多的紙制品,如一次性內衣、一次性毛巾等取代傳統的用品成為人們的新寵。另外,生活水平、衛生要求的提高也使得衛生紙等的用量在快速增加。最重要的是,隨著人們文化水平的提高,對報紙、雜志的需求大大提高。報紙、雜志的廣泛創辦和厚報化大大提高了對紙的需求量。

  據統計,2002年我國紙及紙板生產總量達到3780萬噸,居世界第二位,但同年消費量達到4332萬噸,進口漿紙達到1100多萬噸,耗用外匯金額達70億美元,已經成為僅次于石化行業的第二大進口行業(見表一)。進口漿紙約占全球商品漿貿易量的12%—14%,我國紙業因為平均消費量低,僅占世界平均值的1/8,然而我國又是全球消費需求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最近幾年,我國紙和紙板產量、消費量一直保持每年8%左右的速度增長。2002年,全國紙及紙板生產量同比增長更達到18.13%;消費量同比增長17.62%。

  有關專家預測,到2005年我國人均用紙和紙板消費將達到52公斤,紙和紙板總消費量將達到5000萬噸,到 2010年,紙和紙板總消費量將達到 6850萬噸;而從人均角度看,2002年我國人均紙張消費量為33公斤,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因此國內造紙行業的發展潛力巨大。

  中國紙業的供需缺口巨大,需要進口,然而在國際市場上,多年來紙業價格一直處于上升趨勢。

  來自海外的消息是,今年以來,美國和歐洲的紙價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且有跡象表明這種漲勢有進一步加強的可能。在美國市場上,紙漿價格上升勢頭迅猛。其中北方漂白闊葉牛皮漿的價格從3月份的400美元/噸上漲到目前的560美元/噸,半年上漲的幅度為40%;而北方漂白針葉牛皮漿也有26.1%的漲幅。因此,作為造紙的原料————紙漿價格上升,無疑將直接帶動紙價的上漲。9月17日美國市場上新聞紙的報價是491.73美元/噸,相比較年初的458.40美元/噸有較大的上漲;而木板箱紙、瓦楞芯紙以及廢舊紙的價格也都不同程度上漲。歐洲紙價上漲如箭在弦。英國紙張供應商協會近日發出警告,英國的紙張價格將會提高,經銷商和包裝企業將不得不為從紙張制造廠拿到的紙張付更高的費用。

  表一 中國歷年進口木漿、紙板耗用外匯統計表

年份  木漿/紙、紙板(萬噸)外匯金額(億美元)      備注       
1993        51.64/              16                            
1994        80.94/              25                            
                                            其 中含新聞紙4.71萬
1995        82.41/              28         噸,卷煙紙0.89噸,紙
                                            板 490.09萬噸。   
1996    146.80/449.44           48         含廢紙 162萬噸    
1997    154.80/552.43           44                            
1998    219.93/577.20           117        含進口原木及板材等
                          55.8 含紙 制品 39 1、三峽工程投資:1993
1999    309.79/652.25    萬噸,廢紙251.6萬 年國 務院批準靜 態總
                          噸)                                 
                                            概 算 RMB900.9 億。
2000    334.51/597.14          66.41       2、三峽工程施工期17
                                            年 ,計入物價上漲,利
2001    490.38/562.24          63.85       息浮動,預測不會超過
                                             RMB1800 億約 220億
2002    524.00/636.94           70         美元。           
 
  矛盾焦點在植樹造林

  由于各個國家對森林覆蓋率的重視和速豐林的成長需要年限,有關專家預測,國際紙價在較長一個時期將處于持續上升階段,到2010年,我國進口漿紙耗用外匯金額估計將達近100億美元。不加快造紙工業特別是木漿行業的發展,中國的漿紙將長期依賴進口。因此,國家發改委有關官員日前指出,紙業每年的巨額進口已經可以提高到涉及國家經濟安全的高度來考慮。

  來自紙業的一個循環是,有漿才有紙,有紙才有漿,而有林才有漿,造速生豐產林,是發展造紙業的基礎。

  有關資料表明,發達國家的造紙業,木漿所占比重達95%以上,而我國僅占18%左右。青山紙業作為我國特大型造紙制漿企業,年產漿紙才40萬噸。在林木供需上,2005年我國木材供應量可能是1.7億立方米,然而需求量是2.3億立方米,供求缺口為0.6億立方米。到2015年,木材供應量可能是1.9億立方米,但需求量為3.3億立方米,供求缺口為1.4億立方米。

  由此,我國造紙業矛盾的焦點在于木漿業,在于植樹造林。為解決造紙行業的供需矛盾,根據我國森林覆蓋率低的事實(見表二),借鑒外國經驗,政府推出了加快發展木漿造紙,營造速生豐產林,走林漿紙一體化道路的發展戰略。形成以紙養林、以林促紙、林紙結合的格局,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統一,并以此解決造紙業供需矛盾,促使林業、紙業兩旺發展。

  舉步維艱的速生林建設

  緩解造紙業矛盾的方法是依靠大規模的經濟林建設,為此,我國政府提出了林紙一體化建設的具體目標,如到2005年,實現造紙林基地200萬頃,以新增木漿產能180萬噸,并使國產木漿的比重達到10%,新增造紙產能330萬噸;到2010年,實現造紙林基地300萬頃,以新增木漿產能370萬噸,將國產木漿比重從目前的6%提高到15%,新增造紙產能560萬噸。

  但是由于我國林業與林木需求行業,如造紙業分屬不同部門管理,經濟林建設基本只依靠林業部門,加之資金投入嚴重不足、造林周期長、盈利回收慢,因此缺乏造紙工業等強有力行業的帶動等,我國造紙速生林發展緩慢。

  發改委有關官員就此指出,林紙一體化理論國家已倡導20年,但其實踐卻一直舉步維艱。目前我國幾大造紙企業中,真正開始造林的是從2000年或是2001年,如山東太陽、山東晨鳴、福建南平、福建青山、寧夏美利等企業的速生林面積都不超過10萬畝,與我國潛在的2億多畝可建設速生林面積相比,微乎其微。青山紙業作為我國特大型造紙制漿企業,目前已建的五大林場總面積不過47萬畝;我國著名的造紙企業晨鳴企業集團目前育林不過5萬畝。

  林紙企業家俱樂部負責人徐衛東先生告訴記者,我國木材原料來源主要依靠天然林木,造紙企業自營林規模很小,定向培育造紙林基地為數不多。加上受體制、稅費和資金等因素的影響,造紙原料林基地建設發展十分緩慢。全國有20余家以木材為主要原料的制漿造紙企業,20年累計投資不過3億多元,造林33萬公頃(合495萬畝),林木蓄積量僅有1400多萬立方米,無論在總量還是品種結構上都遠遠不能適應造紙工業發展的需要。
 
  而且在目前已經建成的400多萬畝速生林基地中,亞洲紙漿即占了200萬畝。我國數千造紙企業已經建成的速生林面積加在一起,不過只占有其中的二分之一強。徐衛東指出,沒有外力推動的話,照目前速度發展下去,國家2005年要實現造紙林基地200萬頃的任務很難實現。

  市場機會吸引紙業巨頭

  據中國造紙協會秘書長趙偉介紹,中國紙業市場的潛力,吸引了幾乎所有跨國造紙集團的目光,已成為外商看好的最有投資價值的領域之一,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就不斷有紙業巨頭進入,到2002年開始形成高潮。他分析道,按照現代造紙工業每萬噸紙及紙板需1.0億—1.2億元投資計算,1000多萬噸缺口需要1000多億元的投資,而去年我國造紙行業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大約只有120億元。單靠國內資金無法在短時間內滿足造紙的投資需求。因此,中國紙業缺乏資金的巨大商機讓眾多紙業巨頭看到了資本增值的方向。
 
  另外,從政策法規上說,造紙業在我國一直是外商投資的限制類行業。從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把化學木漿、原料林基地建設和部分高檔紙及紙板生產列入鼓勵外商投資的產業目錄后,直接誘發了外商大規模投資造紙業的熱潮。

  其次,在世界造紙工業新一輪結構調整中,許多跨國紙業公司的經營戰略開始轉型,由過去的貿易出口為主轉向投資建廠,包括一些曾被列入反傾銷對象的公司,也開始轉變策略實行就地生產,以此全面進入我國紙業市場。

  有關資料顯示,目前已有外商向有關部門正式提出投資申請或意向,其中要求獨資生產高檔紙品的項目就有十余個,項目的生產規模都在30萬噸以上,合資建設更是風起云涌。日本凸版資訊株式會社與北京中天紙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簽約合資建立總投資600萬美元的北京凸版資訊信息紙有限公司。日本東海紙漿公司、三菱商事公司與中國臺灣地區大型造紙企業正隆公司在上海浦東工業園區成立合資公司“中隆社”,投資總額約為1.5億美元,將于2004年投產,年產能力為30萬噸。全球紙業排名第6位、進入我國市場已有7年的日本王子制紙株式會社今年計劃繼續加大在中國的投資,今年6月在江蘇南通投資建設漿紙一體化聯合工廠,項目總投資2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39億元),其擴張計劃是使其在中國的紙品生產能力5年內達到100萬噸,10年內達到300萬噸。新的市場機會也使得國際紙業巨頭擬將其亞洲地區總部轉移到中國。

  搶灘中國林漿紙一體化

  中國造紙工業學會會長曹振雷告訴記者,目前我國最適合育林的省份是粵、桂、瓊、閩地區,另外,長江中下游和黃河中下游地區也是宜林省份,適合南桉(樹)北楊(樹)的種植。因此目前進入中國的紙業巨頭都在這些省份進行造林。如芬蘭斯道拉恩索在南寧與廣西高峰集團公司簽訂投資協議,投資1.5億美元,營造15萬公頃速生豐產林,建設廣西沿海林漿紙一體化項目林業基地。新加坡金鷹國際集團與泰州市人民政府在南京簽訂協議,決定在泰州經濟開發區初期投資5億美元,營造自己的速生林基地。澳大利亞紙業公司伯VISY也決定將大舉投資我國紙業。另外,泰國順和成集團也在國內大規模興建人工林!

  在目前紙業巨頭的林漿紙競爭中,金光集團APP占盡了先機。目前,在江蘇、海南、云南等地有投資,在華資產總額約40億美元。目前,亞洲漿紙在中國已造林200萬畝,并在海南每年以造林60萬畝的速度從事速生豐產林基地建設,總造林目標為350萬畝,成為洋浦金海漿紙廠配套原料供應基地,洋浦金海漿紙廠年生產紙漿將達到250萬噸生產能力,預計將于明年10月份投產,從而使林漿紙一體化率先在眾多巨頭中變成了現實。 
 
  在眾多國際紙業巨頭圈地中國速生林基地時,中國大的造紙企業也利用自己優勢,植樹造林,大力推進林漿紙一體化建設。在眾多國際巨頭逐鹿廣西的同時,廣西林業局積極推動8家國有林場和2家工商企業,組成注冊資金達8.88億元的廣西高峰林漿紙業集團,這個最近成立的集團擁有林地19萬公頃,活立木蓄積量570萬立方米,將培育速生豐產造紙工業原料林和加快籌建欽州臨海工業園100萬噸木漿項目列入發展計劃。

  山東省也在規劃實施林紙一體化項目。該省計劃投資100億元,在黃河三角洲地區建設造紙原料林500萬畝。來自吉林、福建等省的消息是,推進骨干造紙企業配套的速生造紙原料林項目建設。有關金融部門將提供貸款20.1億元,以支持吉林石硯新聞紙技改等造紙項目和福建永安林業、廣西高峰林場、福建南紙原料林等速生林項目建設。

  表二 中國與部分國家森林覆蓋率比較表

   國家   日本     芬蘭    巴西     瑞典    加拿大   美國    法國   中國
森林覆蓋率66.7%   66%    58 %    57%    39 %    31.3%  27%   14 %

  客觀評判

  造速生林熱

  中國輕工業協會造紙協會會長錢貴敬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要客觀評判國外紙業巨頭在中國進行的速生林建設。這些大規模的投資,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提高了農民的收入,如金光集團進入中國8年對當地財政的貢獻已經達到20億元人民幣;植樹造林有助于我國森林覆蓋率的提高,如金光集團如果完成在海南省的速生林基地建設,將把海南省的森林覆蓋率提高7個百分點;另外,在林漿紙一體化的同時,引進的先進環保技術等,有助于我國正起步的林漿紙一體化策略的發展,并提供對造紙這個污染嚴重的行業環保新技術的參考和觀照。

  中國林紙企業家俱樂部秘書長徐衛東認為,國外紙業巨頭在中國速生林建設方面對中國最重要的貢獻是,帶來了林漿紙一體化的模式。我國造紙企業目前的模式是漿紙林分離,造紙企業通過購買商品漿和商品廢紙來造紙,這種模式對國外漿紙的依存度較高,而作為迅速發展的國家,我國紙張增長在國際上一直處于一枝獨秀的穩定增長狀態,這樣高的依存度必然對我國經濟安全有不可忽視的潛在危險。林漿紙一體化的模式是國際上幾乎所有紙業集團的模式,這種模式的實施將降低我國對國外商品漿和商品廢紙的依賴。而且20年來制約我國林漿紙一體化發展的根本問題是,由于條塊分割和植樹造林周期較長,盈利回收較為漫長加上我國造林企業缺乏科學方法,從而使造紙企業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APP林漿紙一體化的實踐給中國的造紙企業提供了一個盈利的模式,讓人們看到了成功盈利的方向,這必將推動我國林漿紙一體化建設的步伐和我國造紙業的健康發展。
 
  徐衛東還認為,在國外紙業巨頭搶灘中國造紙行業、積極推動林漿紙一體化、大大緩解中國紙業進口壓力、改變造紙原料主要依靠進口現狀的同時,也推動我國造紙行業擴充了國際視野,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方式,從而提升了整個行業的競爭水平和產業集中化程度。如在1995年前,中國造紙企業有12000多家,現在由于競爭和企業整合,企業數量不到6000家。

  未來紙業格局   面臨洗牌

  徐衛東同時指出,從長遠來看,由于中國人多地少的國情,要想利用現有的2億畝速生林面積就解決中國造紙業的巨大缺口是不可能的,要通過木漿商品化、廢紙商品化和非木纖維(竹子、蘆葦)等多種手段并舉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有條件的企業還要通過到國外去購買林地和漿廠的方法以解決需求。

  另外,國際巨頭對速生林的大規模投資,雖然還大大小于中國本土紙業的投資,占我國潛在速生林面積的很小部分,但從長遠來看,我國造紙工業將受到嚴峻的挑戰和沖擊。在國際巨頭擁有巨大造林基地的情況下,必將給其造紙業的發展提供持續性的支持,而國內造紙企業可能由此缺乏持續發展的資源條件。今后,中國紙業市場競爭將日趨激烈,現有的格局將會面臨洗牌!

  中國造紙工業學會會長曹振雷說,在目前造紙業計劃要上的銅版紙項目270萬噸總量中,國際巨頭的產能已經占到了80%。

  有關專家因此建議,中國紙業的當務之急在于國內造紙企業應以制漿造紙企業為核心,以造紙林基地建設為切入點,把制漿造紙與營林建設結合起來,加快林漿紙一體化,為造紙提供發展的后勁并實現良性循環,擴大生產規模,滿足市場需要,壯大自身實力,打造行業航母。 (經濟日報 梁樺)photocome供圖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相關報道:
優勢明顯外資涌進 廣西打造林紙產業新“南極”
岳陽林紙集團牽手懷化 30億打造林紙產業
青山紙業致力打造林漿紙一體化企業
肇慶非公有制造林形式多樣 鼎豐紙業造林成模式
青山紙業謀遠慮解近憂 投資造林緩解業績下滑
海口加快退耕還林步伐 漿紙林造林任務完成過半
廣東:走“林紙一體化” 造紙大戶山區造林
 
 發表評論
發  表:
筆  名:
 
 
新聞查詢

 
用戶注冊 | 站點導航 | 關于我們 | 為您服務 | Email我們

Copyright © 2000-2002.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景華紙業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