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來,我國現代包裝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經過全行業不懈努力,我國包裝工業從小到大,獲得了跨越式的發展,一直以高于國民經濟發展的平均速度遞增。在最近召開的中國包裝技術協會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副會長韓家增建議,協會要在全面完成“十五”規劃的前提下,從速著手制訂我國包裝工業“十一五”規劃,并進行2020年遠景目標的研究。
韓家增副會長指出,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明確了本世紀頭20年我國經濟建設和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十一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意義十分重大。包裝行業必須有配套這一規劃的行業規劃,應從速著手制訂“十一五”規劃,爭取工作的主動權,編制包裝行業“十一五”規劃,要總結包裝工業23年發展的經驗教訓,抓住未來20年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機遇,迎接挑戰,戰勝困難,加快發展。要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研究如何配套和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要樹立“團結協作,與時俱進,促進包裝工業與國民經濟更加協調發展”的目標。
在制訂規劃時特別要把握好四個原則:一是要統籌考慮包裝與經濟、與社會、與上下游行業的協調發展;二是要統籌考慮行業自身各個層面的協調發展;四是要考慮包裝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在把握這四個原則的同時,還要處理好與各方面的關系,更要清楚其他行業的需要。如何把握原則、如何處理關系,需要協會和整個行業在編制規劃中還要注意防止重復建設和過分包裝的問題,避免造成資源的浪費。
至于具體體現,韓副會長說,要抓緊進行包裝企業集約整合,實施“聯合發展”戰略,打造中國包裝業“航空母艦”。在鼓勵、支持我國中小包裝企業發展的同時,下大力氣改變包裝企業規模小、產業集中度低、經濟效益差、缺少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包裝企業集團的狀況,促進已經建立的中山、江陰、上海、浙江等一批包裝專業生產基地和杭州亞洲包裝中心的建設,為中國包裝企業融入經濟全球化搭起一個廣闊的平臺。
大力推進我國包裝工業技術創新,全面提高包裝產品的質量,增加高科技含量,加快與國際標準接軌的進程。我國包裝工業發展要上一個新臺階,縮小在技術、質量、裝備性能方面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必須大力推進包裝工業企業技術革新,在科研、技術、信息、教育、標準方面形成合力,建立創新體制。發展科技含量高、具有高水平的包裝裝備制造業以及質量檢測設備,大力培訓科技人員和掌握高科技的工人隊伍,加快與國際標準接軌的進程。加強調查研究工作。特別要全面研究包裝的市場取向、企業發展的取向和政府宏觀管理的取向,為會員、行業、政府、社會服務打下堅實的基礎。(施建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