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新聞資訊>每日新聞>正文     
 

紙業分析:造紙行業2003年回顧與2004年展望

http://www.hnckzkzs.com 2003-11-26 景華紙業網
 

2003年造紙行業回顧

  2003年我國造紙業經過了上半年的進口紙漿漲價,進口廢紙漲價,SARS的影響,以及面臨新聞紙反傾銷保護是否延續等的困擾與沖擊,但國內市場的巨大需求一如繼往地拉動著造紙行業繼續快速的增長,大踏步前進仍然是2003年中國造紙業的主旋律。

  1980年至2002年的22年間,中國內造紙業的產量與消費量年均增長速度在9%左右,目前產銷量均已列美國之后位居世界第二。95年以來在國內生產保持快速增長的同時仍然存在著巨大的消費缺口,正是這個缺口的存在,才導致了近年來國內外大量資金的投入。晨鳴紙業、華泰股份等迅速崛起,印尼金光集團、新加坡亞洲紙業、韓國韓松、日本王子以及美國、芬蘭等國際造紙巨頭,仍在源源不斷地攜巨資進入我國。特別是日本王子紙業,計劃在南通投資139 億元人民幣,建造年產量120 萬噸規模的紙廠,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其看好我國紙產品的市場前景。

  從國家統計局2003年1-7月份的統計來看,紙漿機制紙的產品生產增長都在20%左右,新聞紙、膠印紙、銅版紙等主要品種都有百分之十幾的增長。2003年1-9 月份紙業上市公司地增長情況,所有的指標都呈正增長,尤其是凈利潤與每股收益增長顯著。主要原因是晨鳴紙業、華泰股份等個別企業的業績大幅增長所致,而許多企業的業績并沒有得到改善。

  從已上市的20 家紙業公司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晨鳴紙業、華泰股份等大規模投入,產能效益迅猛增長的同時,許多企業由于管理體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導致投入不夠,規模偏小,成本偏高,產品升級換代緩慢,總體上競爭能力較弱面臨著主營業務與利潤日益萎縮的壓力,可以說整體快速發展,業內日趨分化是2003年的主要特征。造紙行業指數今年以來一直弱于上證指數,這與造紙行業上市公司整體盈利能力較低有關。
 
2004年造紙行業展望

1、全球造紙行業展望

  近幾年來,全球造紙行業生產與消費平均以2-3%的速度平穩增長,2002年全球紙及紙板的總產量為33070 萬噸,我國占11.43%,比2001年增長3.05% ,亞洲以8.5%的增長列各洲之首,中國以18.13%的增長列亞洲首位。

  從消費來看,2002年全球紙及紙板的消費量達到33076萬噸(我國占13.10%),同比增長2.78%,從紙漿、成品紙、廢紙貿易角度來看,加拿大、美國、德國及中國等為世界貿易大國,我國為最大的凈進口國。2002年我國用于進口紙及紙板、紙漿、廢紙、紙制品合計用匯70.37億美元,僅次于石油、鋼材而居第三位。截止2002 年全球人均紙品消費量53.7KG,我國平均33KG。

  據國際權威機構預測,2003年預計紙和紙板的需求將增加3.5%, 超過2002年的2.78%。2004年隨全球經濟的增長加快,美國、歐洲等用紙量會出現一定的增長,在亞洲及許多發展中國家用紙量也會保持繼續增長的趨勢,預計將超過03年的增長速度。

  另據報道,2003年9月份歐美部分企業漿紙價格在上半年有所上揚的基礎上,再次上調5%左右,并對2004 年的前景抱有信心。但由于國際制漿生產能力過剩,近幾年歐洲與中國新增生產能力大多采用廢紙為原料,因此對原生紙漿的依賴程度有所減緩。因此總體上看,國際紙漿價格難以出現大幅的波動。但廢紙價格會有一個緩慢走高的趨勢,對國內以廢紙為原料的生產企業將產生小幅的影響。

2、國內造紙行業展望

  我國造紙行業與我國國民經濟整體增長趨勢一樣,將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其巨大的需求將直接推動生產與消費的快速增長,其趨勢是其它任何枝節因素不可改變的。據國家造紙工業協會與有關專家預測,到2010年,我國紙及紙板的消費量將達到7000萬噸左右,年平均需求增長約7%左右,因此2004年我國造紙行業整體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國際紙漿價格的上漲,也有利縮小國內外產品的成本差距,但2004年新聞紙的反傾銷,人民幣升值以及通貨膨脹等問題,都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造紙行業的增長與上市公司的盈利。

  新聞紙反傾銷保護問題,1998年開始長達5年的中國對美國、加拿大、韓國新聞紙進口實施的反傾銷保護,已在2003年7月份到期,雖然在這5年的時間里,中國新聞紙產業有了長足的發展,但由于國內規模技術設備以及木質纖維紙漿的嚴重缺乏,和近年來新增生產能力基本依賴進口漿板的局面,導致國內生產成本依然高于國際市場的成本。在國內部分廠家認為原產于上述國家的進口新聞紙,對中國的傾銷行為可能繼續,或再度發生的情況下,2003年7月份商務部決定對原產于加拿大、韓國、美國的進口新聞紙所適用的反傾銷措施,進行期終復審調查時間為1年。

  在新聞紙期終復審期間,繼續征收反傾銷稅,這意味著我國的新聞紙反傾銷保護將延續到2004年的6月30日,至于到期后是否再延續,目前無法判斷,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一旦取消保護許多企業包括部分上市公司將面臨著更大的壓力。從國內外市場新聞紙的銷售價格來看,2003年年初到9月份,價格約有3%左右的下滑,但國內市場國產新聞紙的售價平均仍維持在4900元/噸的水平(含稅不含運費)。

  而上半年以來,美國市場新聞紙的平均售價約555 美元/噸,合人民幣4568元/噸,兩個市場的銷售差價約430元人民幣。從生產制造成本來看我國目前的平均水平約3600元/噸左右,美國新聞紙平均成本不會超過3000元/噸,也就是說從生產成本來看我國與美國的差距至少有600元/噸以上,即使考慮運費港口到岸與7%的關稅,成本應在3600元/噸左右,若再考慮17%的增值稅612元與15%的毛利水平,銷售價格約在4752 元左右。也就是說進口新聞紙售價在不低于4568元/噸,即不構成傾銷同時也有利可圖的情況下,我國新聞紙市場價格有向下調整200 多元/噸的壓力。

  從總的供給方面來看,除進口紙的壓力外,國內新生產線的陸續投產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到目前為止正在建設與已經投產但沒有充分發揮產能的有,石硯造紙廠的17萬噸/年彩色新聞紙,黑龍股份17萬噸/年的彩色新聞紙,華泰股份20萬噸/年彩色新聞紙,岳陽紙業18 萬噸/年新聞紙,廣西勁達興12 萬噸/年新聞紙等。明后年將新增產能50萬噸以上新聞紙,供需總體上將趨于平衡,甚至供大于求,只是隨著競爭的激烈,產品價格下降,部分生產產品質量差,成本高的舊設備將遭到淘汰,使得產品總量的增長并沒有新投產的能力那么大。但產品售價下滑,企業獲利空間逐漸縮小,恐怕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人民幣升值對造紙行業的影響

  2002年我國全年進口紙漿、廢紙、紙及紙板、紙制品共1874.58萬噸,進口額達到70.37億美元,而出口量遠遠小于進口量,用匯量僅次于石油、鋼材而居國內第三位,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個純粹的紙品進口大國,是比較典型的原料在外市場在內的行業。因而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將直接降低目前依賴于進口紙漿、廢紙生產線的生產成本。全面提升中國造紙行業的競爭力,同時將進一步加速國內造紙行業的分化與集中的過程,因為在從目前情況來看,近幾年新建的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或生產線,其原材料很大部分依賴進口紙漿或廢紙、脫墨漿,而大量的老國有企業其紙漿都依賴于自己的生產,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使這些本來競爭力就比較強的新建企業,更進一步提升了競爭力,將加速國內造紙行業的兩極分化。從上市公司來看,近幾年大規模擴張并依賴進口紙漿或廢紙的企業,將有進一步降低成本的可能,如華泰股份、晨鳴紙業將有望受益。

通貨膨脹的發生對造紙行業的影響

  通貨膨脹對造紙行業的影響比較復雜,在適度或可預期的情況下,與過度或惡性通貨膨脹情況下,可能對行業的影響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在適度或或者說通貨膨脹率在3%以下,根據目前所看到的情形來判斷,物價上漲首先來自于原材料環節,歷史上紙產品漲價也多數首先來自于成本的推動,只是由于產成品市場競爭相對激烈,多數情況企業難以向下游產業轉移。這些企業多少要受一些影響,至于到造紙行業,比如大家關注的華泰股份和晨鳴紙業,以公司在業界的地位與擴大市場份額的考慮,加上造紙原材料紙漿能力在全球來看基本上過剩,近幾年紙漿進口成本也有一定的波動,實際證明對公司的生產經營影響較小。因此在適度的通貨膨脹或原材料輕微漲價的情況下,對公司經營業績影響甚微。至于過度或惡性的通貨膨脹不會在國內出現,造紙行業的價格也不會出現大幅的波動。

造紙行業重點公司

晨鳴紙業

  行業龍頭,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產銷量過百萬噸級的國內國有控股公司,主要經濟效益指標從1995年開始連續8年列全行業首位。近幾年來國內發展最迅速的公司之一,97年公司以B股上市為契機,走新建與收購兼并相結合的道路,短短6年的時間,公司的規模由十幾萬噸,迅速超過百萬噸,凈利潤由幾千萬元上升到近4億元。產品結構也發生巨大變化,由中低檔產品為主轉變為以中高檔產品為主。

  進入2003年,2002年陸續投產的三條大型生產線產能將得到進一步的發揮,產銷將由2002年的104萬噸達到130萬噸左右,業績也隨之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展望2004年,公司無新增生產能力,投產基本維持2003年的規模,同時由于市場競爭越來越趨于激烈,各主要產品價格都有向下的壓力,加上2004年不會再有使用國產設備抵免所得稅的優惠,公司2004年的業績將有輕微的下滑。

  至于江西晨鳴紙業公司年產20萬噸的低定量涂布紙項目,以及在本部擬籌建30萬噸的涂布白紙板項目,預計在2004年年底投產或2005年上半年投產,因而單從公司本身來看,公司產能與業績在2005 年將有較大的增長。 但2004年新聞紙反傾銷保護問題,人民幣升值問題,通貨膨脹問題等,目前都難以定論,所有這些問題糾纏在一起,對公司的前景判斷變得有些模糊,但只要不是劇烈的變化,公司的業績就不會出現大的波動。

  總的評價,公司屬于績優且成長迅速的公司,二級市場價格被低估。

華泰股份

  國內最大的新聞紙生產企業,上市三年來無論銷售收入還是凈利潤,都實現了翻番的增長。主要是公司抓住上市募集資金的有利時機,迅速新建了兩條年產高檔彩色膠印新聞紙生產線,合計產能36萬噸/年,只用3年的時間,使公司由一個生產文化用紙的企業,一躍成為國內新聞紙生產的龍頭企業。與晨鳴紙業一樣成為中國造紙業最優秀的代表。

  公司在2003年7月份投產的年產20萬噸高檔彩色膠印新聞紙生產線,是目前國內單機規模最大,性能最先進的生產線,也是2003年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并對2004年的業績增長至關重要。

  2004年公司面臨一個重要的不確定因素,是2004年6月30日到期后新聞紙反傾銷保護是否延續的問題,如果到期后保護措施不能延續,將對華泰股份產生較大的影響,但不會完全抵消20萬噸生產線,在2004年新增銷售帶來的收益。

  由于華泰股份兩大新聞紙生產線的原料基本上都依賴于進口,因此如果人民幣升值,華泰股份在上市公司中將是最大的受益者。至于通貨膨脹,只要是適度的或控制在3%以內,就不會對公司正常的生產經營產生較大干擾,因此對華泰股份來說反傾銷與人民幣升值,都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精信資訊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相關報道:
“造紙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建設及實施工作經驗交流會”即將在山東聊城召開
全國造紙行業第一位博士后出站
造紙行業標準復審工作在即
我國造紙行業:外資入圍捧錢場
整合三步走 造紙行業快速發展
 
 發表評論
發  表:
筆  名:
 
 
新聞查詢

 
用戶注冊 | 站點導航 | 關于我們 | 為您服務 | Email我們

Copyright © 2000-2002.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景華紙業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