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木材及木材加工品已經逐步成為我國第一產業中最大宗的進口商品,國內木材市場短缺嚴重,供求缺口不斷地擴大,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大致可以歸結為下述三個原因:
需求不斷增長: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必然牽動了原材料的需求增長,而木材是關鍵性的原料之一。一些世界矚目的超大型基建項目,造紙、家具制造和城鎮住宅裝飾裝修等產業快速發展,對木材無一不構成巨大需求。僅華東地區城鎮住宅裝修所需木材總量,就相當于一個較小的發展中國家建設中所需全部木材。再如三峽水庫、上海世博會籌建,青藏鐵路、西氣東輸等重大基本建設項目在建,對木材構成強勢需求;此外伴隨著我國北京申奧成功,建材及裝修、家具市場也將再次升溫。
供給不斷遞減:與需求的猛增相比,國內木材資源每年卻呈遞減之勢。從1998年全國性洪水災害之后,我國政府下決心實施天然林保護措施,由于大規模的禁伐森林,商品木材的年產量正在以每年12%的速度遞減。
進口亦趨緊張:隨著國際木材市場的激烈競爭和資源保護主義呼聲強烈,國際木材供應亦趨緊張,價格漸高,國際木材市場木制品價格保持上漲勢頭。其漲價的主要原因是需求增長,特別是美國市場對無節材的需求量大增?膳c此同時,全球森林面積卻不斷萎縮。
基本面具有高成長性木材的吃香使林業板塊上市公司具有出色的成長性,這種成長性可以從資產重組和業績增長兩個角度來理解:
從資產重組方面來看,林業類上市公司吸引了相當多的金融大鱷爭相入主,去今兩年,泰躍系就曾同德隆系爭奪過景谷林業的股權,并最終取得勝利,同時也使得景谷林業的股價出現了較大的波動,出現了比較好的投資機會。
從業績增長方面來看,今年林業股相當景氣,大爆冷門的黑馬個股不少:如曾經表現出色的常林股份其前三季度業績達到每股0.423元,同比去年增長了110%;永安林業雖然多年來業績一直平平,但今年也是大幅度增長,中報業績同比增長一倍多,同時也公布了年報預增公告;而吉林森工自上市以來業績一直保持著績優增長的態勢,近四年的每股收益都穩定在0.35元附近,而目前的股價卻只有6元多,是一只名副其實的低價績優股。
總體而言,林業類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是大環境下的必然產物,這種國際國內供不應求的現象勢必是個長期因素。許多資本運作高手看中林業板塊,積極介入其上市公司的股權交易。從投資者的角度看,也不妨中長期關注這一板塊。(上海證券 王岸欣) 證券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