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亞洲地區紙和紙板生產能力的增長量已占到全球總增長量的絕大部分。該地區紙和紙板的需求增長很快,估計 2003~2004年其增長量會占到全球的40%左右。因此亞洲地區各國的造紙公司加大投資,以增加新的生產能力來滿足日益增大的市場需求。
針對美國RISI公司宣布的2002~2004年全球計劃要擴大生產能力的項目,業界分析認為,亞洲地區并不是各類品種生產能力均居領先地位,不同紙種之間是有差異的。主要的幾種紙和紙板特別是包裝用紙和紙板及印刷書寫用紙品種,各地區生產能力增長的比例有較大的差異。如印刷書寫紙方面,2002~2004年,西歐地區生產能力的增長實際上要超過亞洲地區。估計西歐地區該紙種增長量的比例達到42%,而亞洲地區為 34%。在紙板方面,亞洲地區,2002~2004年箱紙板生產能力增長占全球總增長量的40%,白紙板則高達58%,而在西歐地區上述兩者生產能力增長所占比例各為33%和7%。
西歐地區的印刷書寫紙生產能力增長所占比率相對較高的原因,一是西歐地區各國印刷書寫紙生產公司在前幾年取得了較好的利潤,因而在生產能力方面著重擴大投資。據悉,2002~2004年西歐地區印刷書寫紙生產能力將增加到330萬噸,即上升9%左右,這些投資主要是為了滿足該地區需求的急劇增長。二是西歐地區是印刷書寫紙的主要出口市場,該地區各國造紙公司有可能打算增大他們產品的出口量而提高生產能力,他們目光緊盯著北美和東歐地區各國市場。三是亞洲地區各國印刷書寫紙生產能力在1998~2000年出現了很大增長,達到510萬噸,目前正深受生產過剩之害,因此該地區對下一階段的擴產有所控制,預計從2002 ~2004年此種紙張的增長只有260萬噸,這樣就使西歐地區的比例更顯突出。
在包裝用紙和紙板生產能力的增長方面,亞洲地區的生產能力持續上升。有關資料顯示,該地區箱紙板生產能力在2001~2004年將增加330 萬噸。歐洲地區的各種再生漿箱紙板的生產能力也在快速擴大。資料表明,歐洲地區已增加了270萬噸(即上升12%),但相對亞洲地區各國來說不算太高。其他地區的情況為,2002~2004 年,北美地區各國除了印刷書寫紙外,其他所有主要品種的凈生產能力預計都有下降;東歐、拉美、中東和非洲地區各國印刷書寫紙的生產能力卻有較大的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