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全國節能宣傳周第一天,廣東表彰了全省22家清潔生產企業,同時也向全社會發出了開展清潔生產的倡議。因為,廣東全省年能源消費量達到11354萬噸標準煤,僅350多家造紙企業年排廢水6億噸,清潔生產已經勢在必行。
清潔生產不是簡單的環衛工作
據了解,到目前為止,仍有為數不少的企業對清潔生產不以為然,把它誤解為工廠或車間里的環境衛生工作。其實,清潔生產具有重大的環保意義和經濟意義。廣東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的副會長胡慶新向記者解釋說:“清潔生產是以節能、降耗、減污、增效為目標,以技術、管理為手段,通過對生產全過程的排污審計、篩選,并實施污染預防措施,以消除和減少工業生產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的影響,從而達到防治工業污染、提高經濟效益雙重目的的綜合措施,是改造傳統產業、實現工業現代化的重要舉措!
自2001年以來,廣東省經貿委、科技廳、環保局組成了清潔生產聯席會議制度,共同決定推進清潔生產的各項措施。三部門聯合確定第一批清潔生產試點企業55戶和12家清潔生產技術依托單位,試點企業涵蓋紡織、電鍍、造紙、建材等八個重點污染傳統行業,組織了清潔生產培訓班,結合企業清潔生產實踐經驗及廣東省特點及時出臺《廣東省清潔生產企業驗收管理辦法》。今年以來,在《清潔生產促進法》實施不久,《廣東省節約能源條例》也正式頒布,這兩部法律將對增強全社會的能源意識和節能意識、提高能源利用以及促進環境保護戰略由“末端治理”轉向全過程控制起到重要作用,為廣東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提供更為廣泛意義上的資源保障和環境保護。
這次表彰的22家清潔生產企業都是從自身的實際出發,按照清潔生產的要求,通過技術改造和科技創新,在生產的全過程中不斷深入、持續地推行清潔生產,形成良好的清潔生產管理體系。據實施清潔生產審核試點的企業統計,在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的基礎上,主要污染物平均削減20%以上,實現了經濟與環境的雙贏。
能源消費大省更要提倡清潔生產
廣東是能源消費大省,2002年,全省能源消費量達到11354萬噸標準煤,占全國的1/13,但能源自給率不足10%,人均能源資源占有量不到全國人均量的1/20。廣東省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袁征十分揪心地告訴記者:“廣東不但能源資源少,而且能源資源消耗高、浪費大的現象十分嚴重。這極大地制約了廣東社會經濟快速、健康、穩定的發展!迸c此同時,大量消耗煤炭、油品等能源資源也對廣東的環境造成很大的壓力。部分地區酸雨頻率增加、水污染嚴重、空氣粉塵量超標,氣候變化異常,已經影響到自然生態環境。
廣東省不少傳統產業在全國位居前列,如食品、發酵與飲料制造業、造紙與紙制品業、化工涂料、建材等等,為全省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也在生產中產生了嚴重的污染。如全省有350多家造紙企業,每年生產近350萬噸紙和紙板,居全國第二,年排生產廢水約6億噸,是污染嚴重的行業。如何解決因經濟發展帶來的資源與環境的問題?如果僅靠末端治理,企業不但要支付巨額費用,而且難以徹底解決污染問題。因此,傳統產業發展的最佳模式是--清潔生產+末端控制,從源頭抓起,以防為主,綜合治理。
清潔生產帶來雙贏
其實實施清潔生產,不僅僅只是投入。獲得這次清潔生產企業稱號的珠江啤酒集團公司有關負責人,喜笑顏開介紹了清潔生產的好處。他說,珠啤已實施了四期清潔生產工程。啤酒釀造過程回收的酵母濃度一般為40-60%,這意味著還有60-40%的啤酒殘留于回收的酵母中。以四期為例:每個發酵罐每個發酵周期可回收30噸左右的酵母泥,其中啤酒就占了12-18噸。為此珠啤引進了國際上先進的酵母壓榨機和先進的膜振動酒液回收系統。這一系統每天能回收處理酵母50噸,從中每天可回收15-20噸啤酒,減低千分之六的啤酒損失。2002年,珠啤的酒損率為4.14%,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按公司年產80萬噸啤酒計,每年可挽回近千萬元的經濟效益。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清潔生產。
為了實施清潔生產,“十五”期間,廣東省科技廳每年將投入600~800萬元,同時,制定清潔生產優惠政策,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另外,廣東省經貿委、科技廳、環保局還聯合建立了一支由企業經營者、專家和技術人員等組成的推行清潔生產專業隊伍,確立了“三個100”的目標,即培植100家高標準、規范化的清潔生產示范企業;推出100個原污染嚴重、經治理效果明顯的清潔生產典型案例;研發、推廣100項以上成熟有效的清潔生產技術、產品的工作目標。(人民網 翁淑賢 黃慧誠 黃玉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