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人日報 經過20多年的努力,舉世矚目的造紙黑液污染及其治理難題,被河南大學攻克。在10月中旬召開的中國造紙學會堿回收專業委員會2003年學術年會上,河南大學化工學院董雪芝、艾天召教授夫婦的“造紙黑液堿回收綠液苛化新工藝”專利 技術引起與會專家的轟動和好評。
據介紹,采用該專利技術后,造紙廠排放的散發著惡臭的黑液,將不再被白白排放污染環境,而是被造紙廠用來從中提取重要化工原料。一個年產5萬噸紙漿的中型制漿造紙企業,每天平均可從造紙廢液中回收化工產品價值達3萬元,每年可由此技術新增效益1200余萬元。該技術自2001年9月在國內大型造紙廠之一的湖南省岳陽紙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投入工業化生產,經過兩年運行,結果表明,該專利技術成熟、生產穩定,并產生了明顯的經濟效益。
據中國造紙業學會權威專家評價,該專利技術成功地解決了世界性的技術難題,居國際領先水平。加拿大、芬蘭等國造紙企業聞訊,欲出巨資買斷該專利權,均被董雪芝、艾天召教授夫婦拒絕。他們說:“中國的技術要先讓中國企業使用,要先讓中國人民受益。”
目前,“造紙黑液堿回收綠液苛化新工藝”專利技術已經通過中國貿易促進會PCT國際專利階段審查,將在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瑞典、丹麥等國申請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