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布了2003年第3季度壁紙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本次監督抽查了江蘇、上海、廣東、北京、浙江、湖北、河北、河南及廣西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9家企業的 19種產品,抽樣合格率為100%。抽查結果表明:由于強制性國家標準《室內裝飾裝修材料壁紙中有害物質限量》的頒布實施,我國壁紙產品安全性能比過去有明顯提高,國產壁紙總體質量值得信賴。但我國壁紙行業要想在產品質量及銷量上趕超國際先進水平,依然任重而道遠。
國產壁紙大多符合國際綠色環保要求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壁紙品種繁多,從面層的材質來看,可分為普通膠面壁紙、發泡膠面壁紙、紙面壁紙、針織壁紙、金屬壁紙、玻璃纖維壁紙以及用黃麻等為飾面的自然纖維壁紙等,其中聚氯乙烯膠面壁紙( PVC塑料壁紙)因花色多樣、價格適宜、耐刮擦性能好等優點而應用最為廣泛,其產銷量約占全部壁紙產量的80%以上。不過,聚氯乙烯膠面 壁紙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由于原材料、工藝配方等原因而可能殘留鉛、鋇、氯乙烯、甲醛等有害物質。本次國家監督抽查主要檢驗了有害物質含量、外觀質量、濕潤拉伸負荷、寬度、每卷段數等5類指標。今年產品抽樣合格率比去年上升了12 .5個百分點,19種產品中有17種有害物質含量符合國際綠色環保要求,占全部受檢產品的89%。
壁紙業任重而道遠
壁紙工業在我國起步較晚,到90年代中后期壁紙生產企業不足40家。壁紙工業面臨著開發名、優、新產品,提高檔次,開拓市場的局面。經過不懈努力,國產品牌在較短時間內迅速崛起,在大型裝飾裝修工程中逐漸取代了進口壁紙,產品甚至遠銷國外市場。目前我國每年約有600 萬卷壁紙出口歐洲及東南亞地區,形成了一定的創匯能力。
與國外同行業相比,當前我國壁紙工業總體規模仍然較小,國產壁紙在墻體裝飾裝修材料市場上的占有率依然偏低。目前我國壁紙的年設計能力約為4億平方米,實際產量則僅為1.3億平方米,在經濟發達的歐美和日本等國,壁紙在墻體裝修中始終占據著絕對主導地位,普及率達到50%以上,但在我國普及率卻不到1%。
當前困擾我國壁紙工業發展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
1、花型設計人員匱乏,使用花型周期過長。壁紙的裝飾效果主要取決于其花型和顏色。美、日等工業發達國家的壁紙生產企業都非常重視花型和顏色的更新,相繼生產出幾百個品種,幾千個花色來滿足市場需求。國外的壁紙生產雖然已達到系列化、標準化、可選擇性很強的程度,但仍然在不斷推出新的品種。而我國企業目前由于花型設計人員匱乏,每年需花費約 1000萬美元從國外購買花輥,造成使用花型周期過長。
2、壁紙加工設備及原輔料大量依賴進口,制約了我國壁紙工業的發展。我國現有的壁紙生產設備及其配件大多引進自荷蘭、英國、德國、美國、日本等國家,國產化程度低,造成生產設備維護保養不便,產品更新換代緩慢。同時由于一些國產原料生產工藝不過關,紙基厚度、阻燃性能等達不到加工要求,以及專用PVC樹脂、助劑、水性油墨等原輔料中有害物質含量與進口產品相比仍然較高,因此目前國產中高檔壁紙主要原材料專用紙分別從芬蘭、挪威等國進口,大部分企業采用進口PVC樹脂,這些都直接阻礙了我國壁紙工業的發展,增加了國產壁紙的生產成本,不利于中國產品參與國際競爭。
3、產品結構不合理,低檔聚氯乙烯壁紙所占比例過大,阻燃壁紙、防霉壁紙等受市場歡迎的多功能產品開發不夠,不能很好地滿足各個層次消費者的需要。
4、外包裝標識混亂,“貼牌生產” 問題嚴重。同去年一樣,今年抽查中依然發現壁紙外包裝標識較混亂。由于一些壁紙生產廠家在包裝標識上不規范,給壁紙銷售商可乘之機,欺騙消費者。一些壁紙生產廠家在產品標簽正面無任何中文標志說明,僅在標簽背面用小字注明生產廠名或根本不用中文標注廠名。由于每卷壁紙的標簽均用透明塑料薄膜封裝在里面,因此消費者在挑選時往往無法一眼得知該產品是國產壁紙還是進口壁紙。而某些銷售商則抓住一些消費者的“崇洋”心理,在推銷產品時含糊其詞,誤導消費者。此舉不僅嚴重干擾市場經濟秩序,有損消費者的知情權,同時對國產壁紙樹立自身品牌形象極為不利。(朱麗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