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新聞資訊>每日新聞>正文     
 

專訪:中國創業企業家李建華與魅力華泰

http://www.hnckzkzs.com 2003-10-21 景華紙業網
 

  走近李建華

  獨具剛強品質又兼柔美個性的李建華,在他溫文爾雅氣質的作用下,給人一副學者風度的樣子,而他卻不是一個高談闊論的哲學理論家,他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企業家,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奮斗者、創業者、勞動者。永遠處在理智、冷靜的狀態下的他,形成了務實、高效、嚴謹的經營風格,“質量比數量重要、做最大的贏家比做最大的商家更重要”。

  用最前沿的思維去思考,用最高遠的境界去理解;用最傳統的方式去教導、關心、體貼職工,他總習慣性地在工作過程中對職工一字一句地諄諄教誨,因為他深知再高深的哲理和理論都源于生活和工作的本身!皫е蠹腋,做給大家看”成為他引領大家成才和進步的一個方法論,這也是華泰文化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無疑,華泰精神也是華泰最優勢的資源之一,華泰那高高飄揚的文化旗幟同樣也是華泰取勝的一部分,而李建華正是華泰文化靈魂的鑄就者,用他的靈魂和生命經營著他的事業,用他的深情擁抱華泰未來。他那鉆石般的思想和金子般的心靈已經融入華泰的每一寸熱土,影響和牽動著每一個華泰人。

  有人曾這樣形容他:“無論從實踐的角度還是從理性思維的角度,李建華本人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中國式管理’智慧的寶庫。或許那些閃爍著鉆石般光芒的思想火花是散落著的,但挖掘這些智慧,必可集涓滴為洪流,為凝結中國式管理哲學獲得不同凡響的啟示!笔堑模罱ㄈA是有智慧、有思想的。他的智慧和思想在長達26年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勞動生涯和實踐過程中得以錘煉、升華進而成為創造財富的源泉。當年,他是抱著一個能讓同伴們過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一路走到今天的,華泰集團也由一個35人的小廠演變而成一個現代化大型工業園,這是一個由原始的管理方式走向新型工業化道路的企業成功典范。華泰的成功印證了李建華的卓越才識,也幾乎付出了他全部的青春和愛,這是一個24歲青年在創業過程中成為一個時代潮流“領袖式”人物的一部大書,當然書里有講述不盡的故事。

  李建華被許多人視為企業家中的偶像派人物,李建華的魅力何在呢?他的魅力不是源于一個大型企業的老總風采,而是源于他的自身品格。無論企業獲得多大的成功和進步,李建華都是一個永遠不會驕傲的人,誠懇、謙虛、平易近人是他不變的風格。能做到“富而不驕、富而好禮,李建華是一個境界高遠的人。

  華泰從容面對國際競爭有資料顯示:目前中國已進入世界紙張生產、消費和進口大國行列,2002年紙及紙板生產和消費量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位;紙品原料及產品進口用匯70多億美元,與石油、鋼材并列為進口用匯最大的3大類產品;到2015年我國紙及紙板消費總量將達到8000萬噸以上,造紙業共計需要投資約4900億元,平均每年約需投資300多億元。

  誰都不會放棄中國造紙業這一巨大市場。誰都不會放棄21世紀發展紙業經濟最有希望的機遇。因為抓住機遇就贏得一次跨越。目前,世界紙業巨頭們已紛至沓來,其中有芬歐匯川(UPM)、斯道拉·恩索(STORAENSO)、金光集團(APP)、日本王子、金鷹集團等數十家跨國公司,以數百億的巨額投資,數百萬噸的造紙項目在國內跑馬圈地,開工建廠,來分享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累累碩果。

  面對蜂擁而來的國際投資熱潮和對中國紙業經濟造成的世界性競爭和沖擊,國內“滿天星”式的眾多分散型的中檔企業是那么愛莫能助,軟弱無力。而對于多年來“稱雄”于中國紙業市場的華泰集團,將如何應對這場國際之爭?華泰提出了“產業報國,重振中國造紙業輝煌”的宏偉目標。高舉振興民族工業的大旗,加速發展,奮起抗爭。自2001年,16萬噸新聞紙、20萬噸新聞紙相繼投產,35萬噸輕較紙、50萬噸銅版紙項目建設于近期已著手實施,到2005年,使紙業年生產能力達到12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80億元,利稅15億元;到2007年,
紙業生產能力達到15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20億元,利稅23億元。

  華泰總裁李建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的第一句話就說:“我早就說過,造紙業存在的競爭不是我國同行業的競爭,而是國際上的競爭,果然不出所料,他們真的來了,并且來勢兇猛”。狼既然來了,就必須和狼對峙。這是我國紙業界任何一個有志之士所面對的事實,要和國際紙業在同一平臺上交手了,我們取勝靠什么呢?李建華在洞悉復雜的經濟現象之后依然堅持“不做最大,只做最好”的原則。華泰不做大而不強的“虛胖子”,為做大而單純地做大,不是唯一的出路,要做好才行,只有做好才有實力,才有競爭力。華泰呼喚良性發展,在發展企業膨脹規模的同時,絕對不會在數量上加倍地復制,做簡單的數字累加,更注重的是質量的價值性;速度、效益、質量的完整性;更注重生產增量、人才儲備、經營管理及企業素質的整體躍升。

  李建華表示,在華泰發展繼續擴大規模的同時,要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和改善經濟發展方式。制漿用水問題已考慮轉出華泰本部,以分解本地水資源壓力,增建一處華泰(黃河口)綠色工業園,形成一個生態產業鏈。在經濟增長速度和經濟效益中,將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改善列為至關重要的前提條件加以約束,因為制造草漿耗水量大,華泰也進一步縮小草漿比例,加大木漿和其它漿的用量。李總說,規模上去了,要每一個環節都跟得上,任何一處都不能出現漏洞,認真細致地做好每一項工作。未來的華泰將是一個生態環境得到良好的保護和
經濟發展永續增長的理想華泰;是一座生態、科技、文明,走向世界經濟的美麗工業園。

  立足持續發展建設綠色生態紙業在發展中,公司始終將污染治理視作企業的“生命工程”。自“九五”以來,先后投資3.5億多元陸續增上了100t/d、160t/d堿回收和40000m3/d、60000m3/d中段水處理項目,實現了全過程對蒸煮黑液和造紙廢水的綜合治理,使公司外排水質達到了國家規定的二級排放標準。其中堿回收項目開創了我國草漿堿回收成功投運的先例,被國家經貿委、國家環保局等五部門確定為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作為樣板工程向全國推廣。在國內同行業中,公司是治理污染投資最大、設備現代化程度最高、運轉最穩定的造紙企業。原全國人大環資委主任曲格平到公司視察后給予高度評價,高興地說:“在華泰,我看到了中國草漿造紙業發展的希望”,并欣然題詞:治理工業污染,建設綠色文明。

  加大水資源回收提高水的利用率為了節約水資源,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華泰公司先后投資2000多萬元建設了1處白水回收塔、3套同向流、4套多圓盤過濾機等白水回收設備,又利用世行貸款增上了洗草水回收項目和板紙水回收項目,基本實現了白水和板紙水的零排放,使文化紙噸紙漿耗水量下降到40m3以下,在此基礎上,通過增上現代化的造紙設備,如:16萬噸新聞紙項目、20萬噸輕涂紙項目,實現了水的全封閉循環利用,噸紙耗水不足15m3。目前,公司正著手對中段水處理廠排放廢水進行研究論證,通過進行深度處理、脫色,全部用
于車間生產,也可將剩余水灌溉農田,實現水資源的充分利用。同時,公司擬實施的節水及環保綜合治理技改項目也已被列入第六批國債項目。我們爭取將其建成全國造紙行業節水節能的樣板工程。

  2002年初,華泰工業園被確定為全國第一批、同行業第一家環保生態工業園,強有力的發展舉措一定會使華泰集團成為綠色生態紙業建設的典范。

  建立多種機制加強人力資源開發

  1、唯才是舉的用人機制

  在用人上,公司堅持賽場選馬不相馬。對所有空缺崗位,均按照“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實行自愿報名、演講答辯、民主評議、擇優錄取的科學化、程序化管理辦法,競爭上崗,形成了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良好用人機制。近年來,已有300多名素質高、懂經營、會管理、經過基層鍛煉的大中專學生通過競爭上崗,相繼走上了重要領導、管理和技術崗位。

  2、動態管理的考核機制

  在對干部員工的管理上,公司堅持“兩能四不”的原則,即干部能上能下,職工能進能出;不養閑人,不用懶人,不要壞人,不讓工作遷就人。對領導干部打破終身制,采用年度聘任制。當年工作業績突出的領導干部第二年繼續聘任,而對于工作業績平平的領導,在部門內部進行全員民主評議,然后對“德、能、勤、績”綜合素質進行測評,測評成績不合格,一律解聘;對一般管理人員和技術工人實行末位淘汰和優化組合;對重要管理、技術崗位上的工作人員,每月進行一次考核和工作績效考評,連續三個月完不成任務或業務考核不及
格,就要調離崗位。年末,對全年工作績效進行考評,考評成績在后5%的,下崗待業,有力地激發了全體干部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3、鼓勵成才的激勵機制

  為激勵各個崗位的職工立足本職做貢獻、愛崗敬業出成果,公司徹底打破了“官本位”即只有當領導才能成才的思想認識,為職工開辟了“領導干部”、“學科帶頭人”、“技術操作能手”三條線的成才渠道,讓各個崗位的職工都有不同的奮斗目標,每條線上拔尖人才都能得到較高的待遇。通過此項機制的建立,使廣大職工的聰明才智得到了充分發揮,工作熱情空前高漲,真正發揮了職工在企業發展中的生力軍作用。

  4、科學系統的培訓機制

  為了不斷提高企業的持續創新能力,公司逐步建立了校企結合、多渠道、立體化、分層施教的全員培訓機制。針對企業人力資源現狀,靈活采用多種培訓形式加強了公司所需各類人才的培訓。一是通過“請進來教、送出去學”、“專題講座”、“半脫產培訓”等形式,不斷加強了在職領導干部、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為公司的騰飛發展積蓄了中堅力量;二是通過“委托培養”、“聯合辦學”、“傳幫帶”等形式,有針對性地培養公司發展及新上項目建設所需各類專業技術人才。自1997年以來,已先后分三批委托山東輕工業學院、陜西科技大學、沈陽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共計培養了制漿造紙、市場營銷、電氣自動化、企業管理、計算機會計、電廠集控運行等10個專業近350名專業技術人才,為公司的快速發展進行了充分的人才儲備。

  科技先行提高國際抗衡實力“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也就是說科技是衡量的第一標準。科技水平的高低,往往代表了一個國家的發展和發達程度,對一個企業來講,也是如此。

  1、革新技術裝備,趕超世界一流水平

  “師夷之長以制夷”,這是華泰集團向國際紙業進軍的戰略之一。“九五”期間,華泰按照“設備現代化、產品高檔次、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指導思想,不斷引進國外高新技術裝備改造傳統產業,先后從美國、芬蘭、瑞典、德國、奧地利等國家引進了國際先進的技術和裝備,迅速與國際造紙接軌。

  2001年華泰從德國引進一條國際水平的年產16萬噸高級彩印新聞紙機一次投運成功,一舉打開了市場,并始終保持供不應求。

  2002年華泰又投資13億元引進年產20萬噸紙機生產線,2003年7月20日一次開機成功,順利投產。該項目是由國家經貿委直接調度實施、國務院批復的第二批重點國債貼息項目,并經科技部批準確定為國家級火炬計劃重點項目,生產主要品種有低定量涂布紙和高級彩色膠印新聞紙。該生產線采用世界先進造紙設備集團德國V01TH最新的標準化模塊式設計和成熟技術,被稱為亞洲第一條“同一平臺新概念”紙機。紙機設計車速1800米/分,紙幅幅寬7100毫米,日產量達800噸,能夠生產38-48克/平方米高質量彩印新聞紙,填補了國內高檔新聞紙(39-43克/平方米)的空白。華泰20萬噸項目投產后,造紙年生產能力將達到70萬噸,其中高檔新聞紙生產能力達到36萬噸,成為中國最大的、具有較強國際市場競爭實力的新聞紙生產基地。

  2、依靠科技創新,占領造紙技術制高點

  華泰集團緊緊依靠技術創新、管理創新,貫徹“源頭削減,過程控制,資源綜合利用和必要的末端治理”的清潔生產方針,實施“雙高一優”清潔生產項目,不斷加大對水的循環利用和二次利用,提高了水的綜合利用率,目前節水節能項目已列入國家第六批國債項目。

  另外,華泰還先后投資3.5億元增上了全國樣板工程———堿回收、中段水處理項目,實施污染資源化治理,不斷擴大物料的循環利用,從而進一步提高了資源、能源的利用率,實現了環保與效益的“雙贏”。華泰集團通過實施“科技興企”戰略,建成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在全國同行業首家掛牌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率先引進博士,先后榮獲“全國CAD應用工程示范企業”、“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等榮譽稱號。

  據不完全統計,僅2002年一年華泰就開發了22個新產品,申報6項專利成果,完成4項科技成果驗收鑒定,其中“高級彩印新聞紙”被國家科技部評為國家新產品;國家火炬計劃項目“高光澤涂布白板紙”通過評審驗收;“廢紙制漿造紙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與生產應用”被列為國家級技術創新項目,這些在行業內均屬于領先技術或產品。

  3、實施信息化革命,加速企業國際化步伐

  20世紀末期,信息化管理已成為時代發展的潮流。華泰集團及時引進了現代信息管理技術,將其應用于企業管理之中,并引進PLC、DCS、QCS等電子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生產過程,加快了信息的綜合與傳遞,提高了工作效率,促進了綠色生態紙業戰略的實施。1999年以來,華泰著手實施“以信息化帶動現代化管理”戰略,建立了自己的網站和覆蓋全公司各主要職能科室的內部局域網;在全國同行業率先增上并成功實施了ERP企業資源管理系統、物資超市管理系統。2002年10月,華泰集團被確定為山東省首批管理創新優秀企業。目前,華泰正在著手增上0A辦公自動化管理系統和經理報表查詢系統。到2005年,華泰還將陸續考察增上B2B、B2C電子商務分銷系統,大力開展電子商務,加快企業向國際化進軍的步伐。

  品牌制勝打造國際紙業名牌1、堅持誠實守信,獲取國際市場通行“綠卡”許多人在談及入世后的競爭與挑戰,最擔心的就是國內企業的誠信問題。誠信,給不少中國企業留下失敗的反思。但對于華泰,誠信卻是華泰人做人做事的根本原則,誠信使華泰人產生了強大的凝聚力,也成為他們成功和核心競爭力的秘訣,同時更是華泰人寶貴的無形資產。

  華泰與中國農業銀行的“銀企”合作的成功;與山東大眾報業集團“紙報聯合”的形成;行業內首家掛牌博士后工作站并引進博士;新聞紙成功進入并迅速占領國內市場;德國福伊特造紙維修服務中心擇華泰而棲等等,無不體現出華泰人誠實守信的無形價值。而誠信也成了華泰產品暢銷國內20多個省市,并遠銷東歐、東南亞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綠卡”。

2、不求大但求好,帶來企業快速穩健發展

  入世以來,紙業市場的競爭極其激烈,不少紙業上市公司紛紛重組,逐漸退出造紙行業,如長虹控股、保稅科技等,另外還有不少已具相當規模的企業則不斷通過低成本擴張,進一步擴大自身的規模。而華泰既沒有進行資產重組,也沒有走低成本擴張的道路,卻能夠保持效益和規模的持續、快速、同步增長,華泰股份躋身兩市每股凈資產的前十名,這不能不讓人拍手稱奇。李建華有一個精彩的比喻,“你是要一大筐孬蘋果,還是要一籃又大又甜的好蘋果”?選擇當然是毋庸置疑。李建華認為,一個事物的穩固性大小,不在于它的體積,
而在于它每一組成部分的穩固性和整體的凝聚力!安磺笞畲螅笞詈谩保A泰每做一件事就爭取最好,保證拿就拿得出手,拿出手就有競爭優勢。在環保治污,原料建設,技術改造和創新等各方面,華泰都能先行一步,做到“最好”,這正是華泰保持持續、穩定、健康、快速發展的關鍵。

  3、致力品牌戰略,打造中國紙業第一品牌

  國際紙業的競爭,不僅表現在實力這種有形的競爭上,更表觀一種無形的競爭———品牌。國際紙業除具有規模優勢,更具品牌優勢。品牌是市場競爭力,是效益,是巨大的無形資產,也是企業的生命。華泰一直視品牌為生命,努力致力于打造中國紙業第一品牌。多年來,華泰從技術創新、質量管理、市場營銷、企業文化等各個方面不斷夯實品牌基礎,并在全國同行業首批通過IS09001—2000質量認證,率先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使產品技術含量、質量穩定性得到了充分保障。自1996年以來,“華泰牌”系列產品連年被評為“山東名牌產品”,榮獲山東省產品質量獎,企業成為全國質量管理先進單位,董事長李建華榮獲“全國質量管理先進工作者”稱號。

  2002年初,華泰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成為國內制漿造紙業的第一個馳名商標品牌,向打造國際紙業品牌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產業之鏈凝聚強大國際競爭力一條良性的“生物鏈”,會使鏈上的各種生物處于一種良好的循環發展的狀態之中。華泰似乎洞悉了自然界的規律,建造了一條造紙業的良性“生物鏈”———生態產業鏈。

  1、林紙結合,引領中國紙業“綠色”

  潮流“林”處于“生態產業鏈”的最上游,也是扼制中國造紙業發展的瓶頸之一。為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走林漿紙一體化可持續發展之路,華泰集團發揮資源優勢,加快原料結構調整,積極開發70萬畝蘆葦和60萬畝速生楊基地建設,同時配套增上10萬噸葦漿廠和30萬噸APMP漿廠;利用廢水污泥開發肥料用于“哺葦育林”。

  隨著華泰集團“綠色生態紙業”戰略的全面實施,2002年初,華泰工業園成為全國同行業首批環保生態園,實現了科技創新與工業發展、資源綜合利用與環境保護的有機統一,為21世紀的中國造紙企業走出了一條可資借鑒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2、強強聯合,開創集團戰略聯盟先河

  要形成一個良性的生物鏈,上游的生物必須要有良好的合作。華泰深諳此道,他向上游的企業拋出了“橄欖枝”。近年來,華泰集團通過聯合,形成了以造紙為主,并與化工、林業、印刷、報業等首尾相連的產業鏈,開創了全國同行業獨具特色的聯合方式:

  “九五”期間先后兼并市屬企業東營化工、新華印刷,并與香港協發紙業、勝利油田成功合作成立合資公司。

  2001年7月,華泰與山東首家報業集團———大眾報業集團強強聯合,成立山東大眾華泰印務公司,組建成中國“紙報聯合艦隊”,促進了雙方優勢互補。

  2002年9月,華泰與世界領先造紙設備集團合作的結晶———德國福伊特維修服務中心在華泰工業園奠基,為華泰集團今后的發展騰飛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十五”期間,華泰將繼續在行業內外尋找優勢企業,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組建“聯合艦隊”或者“戰略聯盟”,建成真正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現代化大型企業集團。

  3、放眼世界,重振中國造紙業輝煌

  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給中華民族帶來了無限的榮耀與輝煌,但今天我們與世界造紙強國仍有一定的差距,華泰人有一個偉大的理想———產業報國,造福社會,重振中國造紙業輝煌!

  面對日趨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競爭,華泰集團本著“設備現代化,產品高檔次,走林紙、漿紙一體化發展的路子,實施多元化經營、強強聯合戰略,壯大集團實力,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發展目標,目前正陸續考察增上“45萬噸銅版紙、30萬噸APMP漿廠、60萬畝速生林”林漿紙一體化項目、50萬噸輕膠紙、60萬KW熱電機組、全省第一家企業陸路口岸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場占有率的造紙及相關項目,不斷壯大企業實力和產品競爭力,向世界領先造紙企業邁進,到2007年,實現銷售收入120億元,逐步形成一個以高科技產品的研制開發、生產經營、技術服務為主導,集科、工、貿于一體,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大型現代化企業集團,重現中華造紙輝煌。ń洕鷮螅

聲明: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相關報道:
華泰陸路口岸工程進展順利 12月底竣工
華泰股份:股價仍有上漲動力
華泰“造紙行業ERP管理系統”獲專家高度評價
華泰順利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華泰股份(600308):雙底構筑成功 未來潛力巨大
德國莫根王哈紙廠將與華泰合作高檔輕膠紙項目
 
 發表評論
發  表:
筆  名:
 
 
新聞查詢

 
用戶注冊 | 站點導航 | 關于我們 | 為您服務 | Email我們

Copyright © 2000-2002.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景華紙業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