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日前制定并實施了至2005年造紙工業結構調整升級專項措施。其措施要求廣西造紙工業堅持走以林紙結合、糖紙結合的發展路子,推進重點企業實現大型化和生產現代化,加速造紙工業的產業升級。到2005年,廣西紙和紙板年生產能力為200萬噸,紙漿年生產能力為220萬噸,工業總產值達70億元。
調整升級重點—— 重點支持以桉樹、馬尾松、蔗渣和竹子為原料的優勢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和資本聯合重組,改變資本結構和產品結構,實現大型企業集團化,中小企業特色化,企業經濟類型多元化,使企業組織和規模結構更趨于合理,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大型造紙企業集團;支持優勢企業的原料基地建設,實現林紙結合、糖紙結合;重點支持國際、國內有實力、有影響的大公司或企業集團到廣西參與大型林紙一體化的建設。
調整升級措施—— 支持廣西柳江造紙廠發展以竹子原料為主的竹漿及中高檔膠印新聞紙、書刊紙、白卡紙的生產;支持貴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展蔗糖漿及中高檔生活用紙;支持南寧糖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展蔗渣漿及中高檔辦公用紙、生活用紙;支持廣西勁達興紙業有限公司發展以按樹、馬尾松為原料的熱磨機械漿及彩色膠印新聞紙;支持廣西國發林業造紙公司發展以馬尾松、廢紙為原料的中高檔包裝用紙。
積極推動南寧鳳凰紙業、賀達 紙業有限公司通過聯合重組,加強 管理,降低成本,盡快扭虧為盈,提 高市場競爭力和經濟效益。
支持一批中小造紙企業通過調整、改組和改造,特別對污染環境、浪費資源的企業依法關閉等措施,發揮各自優勢,拓寬生存與發展空間。
鼓勵發展高檔的新聞紙、膠印書刊紙、信息用紙、辦公用紙、涂布紙和紙板、中高檔生活用紙等市場短線產品;加快低檔書寫紙、包裝紙及白紙板等產品升級換代,提高各類加工原紙質量;淘汰質量低劣的瓦楞紙、衛生紙、黃板紙、箱板紙等市場滯銷產品發展。
實施國家紙業規模經濟政策。扶持木漿紙廠年產10萬噸以上,非木漿(甘蔗渣、竹等)紙廠年產3—4萬噸以上,特種紙及紙板廠年產0.5萬噸以上;瘜W木漿:新建、擴建制漿生產線規模年產30萬噸,老企業制漿系統技術改造年產10萬噸;化機木漿:新建生產線年產10萬噸,老企業制漿系統技術改造年產5萬噸;以竹子、蔗渣等非木漿為原料的化學漿:改擴建制漿生產線規模年產5萬噸。
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的環保政策,對現有的制漿造紙企業進行整頓治理,有堿法化學漿的企業,必須配套堿回收裝置,造紙機必須配套白水回收裝置,所有造紙企業必須配套終端廢水治理設施。同時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技術和設備。如年生產能力小于1萬噸的化學制漿造紙生產裝置,14m3以下蒸球,洗滌法脫墨工藝等,減少低檔產品的生產能力。對達標排放無望的企業實行關、停、并、轉。(慧聰紙業商務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