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是在加快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刻,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這標志著黨中央、國務院對林業的特別關心和高度重視,標志著新的中央領導集體正以世界眼光將加快林業發展、改善生態狀況作為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大計,充分展示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徹底改變我國生態面貌、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堅定決心。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林業工作最新、最重要、最集中的體現!稕Q定》突出了加快發展這個主題,明確了理順林業生產關系這個核心,強調了林業的定性定位、“三生態”的戰略思想、林業的歷史性轉變、“三步走”的林業發展戰略、新的林業生產力布局、加快林業產業發展、深化林業改革、林業發展的支持保障措施等八方面的關鍵問題!稕Q定》涵蓋面廣、總攬全局、高瞻遠矚,客觀求實、科學嚴謹,博大精深、內涵豐富,幾乎回答了當今林業發展所遇到的所有重大問題,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指導林業改革與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是我國林業建設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 學習貫徹《決定》,加快廣東林業發展,關鍵是要用《決定》精神全面指導林業實踐。目前,廣東必須從實際出發,珍惜機遇,抓住機遇,全面加快新世紀廣東林業建設步伐。 一、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決定》精神。落實《決定》,就是要將《決定》的各項內容,轉化成為各地的實際行動,轉化成為促進林業發展的具體成果。學習《決定》要與興起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相結合,與掀起廣東新的發展潮相結合,切實把握《決定》精神,真正落實《決定》精神。要緊密結合我省林業工作實際,對照研究各項工作,在指導實踐上做文章,在狠抓落實上見成效,最大限度地挖掘《決定》蘊含的巨大潛能,推動我省林業發展。 二、明晰新時期廣東林業的發展思路。新時期林業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決定》及省第九次黨代會精神,以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為宗旨,以改善生態狀況、維護生態平衡為重點,以建設林業“三大體系”為目標,深化分類經營改革,實施分區突破戰略,實行分類指導辦法,依靠科技進步,推進依法治林,大力調整林業產業結構,加快生態公益林和商品林基地建設,強化森林資源保護和管理,推動廣東林業的加快發展、率先發展、協調發展,為我省實施可持續發展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貢獻。 結合廣東實際,新時期廣東林業的發展目標可確定為“三八四五一”,即:構建三大體系,抓好八大生態工程,發展四大商品林基地,形成五大林業支柱產業,實現林業總產值翻一番,建設林業生態省。具體是:著力構建9000萬畝生態公益林和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林業產業以及有效的林業社會化服務三大體系;重點建設“四江”流域生態公益林、自然保護區、沿海防護林、紅樹林、綠色通道、農田林網、城市林業和治理水土流失八大生態工程;基本建成1000萬畝速生豐產林,1000萬畝竹林,1500萬畝工業原料林,1500萬畝經濟林四大商品林基地;逐步形成木漿造紙業、人造板業、松香深加工業、家具制造業、林果竹藥加工業等五大林業支柱產業;努力實現全行業林業總產值翻一番,建設林業生態省。 三、突出重點推進林業生態建設。要突出重點,整體推進全省生態建設,構筑生態屏障。必須加強大江大河、水庫周圍以水源涵養林為主的防護林建設,以鐵路和國道、省道、高速公路為重點的綠色通道建設,以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紅樹林為骨干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森林景觀建設,構筑“點、線、面”相結合的生態安全體系。把林業生態縣建設作為維護區域生態安全和生態系統良性循環,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一項戰略任務來抓,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加以組織實施,為建設林業生態省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大力推動林業產業化發展。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引導各類資本介入林業行業,真正從利益機制上形成國有林、集體林和私有林共同發展的新格局。把建設商品林基地作為調整林業結構,促進山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來抓,實行定向培育,集約經營。在繼續抓好木漿造紙業、人造板業、松香深加工業、家具制造業、林果竹藥加工業的同時,積極發展森林旅游業、花卉業、野生動物馴養繁殖業、珍稀物種種植業以及森林食品、藥材和香料工業等產業。堅持高起點、高科技、高效益,有計劃、有重點地扶持一批林業龍頭企業,并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促進林產品加工業和林產化工業發展,延長林業產業鏈,提高林業經濟效益。要采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高林業產業的整體現代化水平。 五、切實強化森林資源保護和管理。實行森林資源統一管理,加強木材行業和林地林權管理,進一步加大依法管理的力度。建立健全重大森林資源破壞事件的應急處理機制,改進森林資源保護管理,運用高新技術及時掌握森林資源消長動態變化情況。堅持不懈地抓好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加大重點火險區的綜合治理和林火監測力度,不斷提高科學防撲火能力。切實抓好森林病蟲害的監測、預報和防治工作,堅決抑制森林病蟲害的高發態勢,并要嚴格防止外來有害生物的入侵。進一步加大對野生動植物保護的宣傳、管理力度,嚴厲打擊非法獵捕、馴養繁殖野生動物和非法收購、出售、運輸、走私、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的違法犯罪活動。提高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水平,抓好棲息地保護和瀕危物種拯救,加強區域重點目標野外物種資源的保護管理。 六、進一步加大依法治林力度。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要積極配合省人大盡快出臺《廣東省全民義務植樹條例》,修改完善《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等,抓緊制定商品林管理、林業工程管理、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處理、森林資源流轉和資產化管理等方面的法規規章,進一步完善現行的法規體系,并適時制定促進林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保證《決定》精神的全面落實。 七、充分發揮林業科技支撐作用。溫家寶同志在全國林業科技大會上曾經指出:搞好生態建設,加快林業發展,要靠政策、靠投入、靠機制,最根本的還是要靠科學技術?茖W技術已經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只有加速推進林業新技術革命,形成一個全行業重視科學技術、全過程運用科學技術的局面,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林業建設的速度、質量和效益。要大力開展林業重點科技攻關,強化林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針對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的需要,加快林業標準建設步伐,建立健全林業標準體系。 八、不斷加強林業人才隊伍建設。必須穩住隊伍,用好人才,培育力量,引進智力。目前,要突出抓好執法隊伍、管理隊伍、科技隊伍和林業工作站、木材檢查站即“三支隊伍、兩個陣地”建設。加強執法隊伍的政治思想教育、政策法律學習和業務培訓,優化科技隊伍知識結構,引進優秀人才,培養學科帶頭人和復合型人才。重視林業科技人才進修學習、林業職工的崗位培訓、繼續教育、林農實用技術和基本技能培訓,積極開展與國內外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生產單位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密切港澳兩地的林業科技合作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