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日報訊。ㄓ浾 元莉華)從9月16日起,“三秦環保世紀行”采訪團開始對渭河上游支流灃河、太平河、河等展開為期10天的明查暗訪。當天,采訪團一行查訪了太平河、灃河及其兩岸的10家造紙企業,發現情形比兩年前有所好轉,但仍不容樂觀。
隨機抽查的10家造紙廠,半數以上是年生產能力5000噸以下的小造紙企業。這些企業有的沒有污水處理設施,有的只對污水簡單處理后就排入河道。據環保部門工作人員介紹,一套污水處理設施一般要千萬元以上,只有年生產能力在1萬噸以上的造紙企業,才有能力上這套設施并保證盈利! ∠鄬τ谛≡旒垙S的躲躲藏藏和門庭冷清,萬噸以上的造紙企業則是一派紅火場面。西安奧輝紙業公司年生產能力2.2萬噸,其污水處理廠投資1200萬元。辦公室主任張其實說,公司下一步打算再投入3500萬元引進一套堿回收設施,到時候不僅能保證廢水完全符合排放標準,而且回收的堿就能包住企業運轉所需電費和職工工資。目前,該企業投資工業用堿的費用為每月140萬元。
另據了解,省委要求,今年年底前,必須把1萬噸以下的化學制漿造紙廠全部關閉,決不手軟。此外,關中54個縣每個縣城都要上污水處理廠,保證排入渭河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都是經過處理達標的。通過 “上”“下”這兩手,控制住污染源,使渭河水逐步變清,不再讓我們的母親河悲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