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報訊:中國9月10日通過官方媒體公布了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新華社為此配發的評論員文章說,這一《決定》是新形勢下指導中國林業加快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是中共中央向全黨、全國發出的新世紀新階段再造秀美山川的動員令。中國林業的發展從此將實現由以木材生產為主向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歷史性轉變。
這份名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共分八個部分25條。對中國林業的戰略地位、指導思想、基本方針、戰略目標、戰略布局、管理體制和政策措施等一系列問題作出了重大調整,突出了加快發展的主題,確定了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方向。
《決定》提出,生態需求已成為社會對林業的第一需求。中國林業正處在一個重要的變革和轉折時期,正經歷著由以木材生產為主向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歷史性轉變。在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中要賦予林業以重要地位;在生態建設中要賦予林業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開發中要賦予林業以基礎地位。
中國將通過管好現有林,擴大新造林,抓好退耕還林,優化林業結構,增加森林資源,增強森林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增加林產品有效供給,增加林業職工和農民收入。力爭到2010年,使中國森林覆蓋率達到19%以上,大江大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和主要風沙區的沙漠化有所緩解,全國生態狀況整體惡化的趨勢得到初步遏制,林業產業結構趨于合理;到2020年,使森林覆蓋率達到23%以上,重點地區的生態問題基本解決,全國的生態狀況明顯改善,林業產業實力顯著增強;到2050年,使森林覆蓋率達到并穩定在26%以上,基本實現山川秀美,生態狀況步入良性循環,林產品供需矛盾得到緩解,建成比較完備的森林生態體系和比較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
中國國家林業局有關人士介紹說,50多年來,林業累計向社會提供了50多億立方米木材、80多億株竹材,為國家的原始積累和經濟建設作出了歷史性貢獻。2002年,中國人造板產量達到2930多萬立方米,居世界第二位;經濟林產品產量達到6880萬噸,居世界第一位。全年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4619億元人民幣。
到1998年全國第五次森林資源清查結束時,中國森林覆蓋率由1949年新中國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16.55%,森林面積達到23.8億畝,人工林保存面積達7億畝,居各國之首,占世界人工林總量的26%,森林資源得到了保護、發展。20多年來,中國參加義務植樹的人數達82.2億人次,完成義務植樹398.4億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