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介于針葉林和闊葉林木漿之間,明顯優于草類漿,生產工藝、污染治理工藝成熟可靠,且大部分設備可以選用國產品,并能有效降低成本。
隨著新聞、出版、包裝事業的迅速發展,我國已成為紙張的生產、消費大國。木漿的生產能力和市場的需求之間,矛盾日益突出。由于我國是一個少林國家,專家認為,發展竹漿是解決我國紙業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徑,也是調整我國紙業原料結構的現實方法,可以 彌補我國目前中高檔紙漿的缺口。
據介紹,竹漿的性能介于針葉林和闊葉林木漿之間,明顯優于草類漿,可以替代闊葉木漿,并減少針葉木漿用量,可用于制造各種紙張。竹漿的生產工藝、污染治理工藝成熟可靠,且大部分設備可以選用國產產品,并能有效降低成本。據中竹紙業(集團)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利用竹子生產每一噸漿的單位成本比松木低近1500元,比桉木低近90 0 元,其品質與木漿相當。面對加入世貿組織后的國際市場,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我國的生態現實已不允許紙漿原料過度依靠木漿,這種現實決定了我國木材纖維供應將呈下降趨勢:1993 年至2000年,國產木材供應量年均遞減1.1%,2001年比2000年減少了大約3600億立方米,更加突顯出 國內木材供給不足的矛盾。據預測,2005年,我國商品木材需求量為2. 3億至2.4億立方米,缺口達6000萬至7000萬立方米。
專家分析認為,竹木并舉,計劃至2005年發展300萬噸竹漿,至2015 年發展800萬噸竹漿,才能合理地調整造紙行業的原料結構。毋庸置疑,擁有技術優勢和市場優勢的竹漿造紙,是一座巨大的等待開挖的金礦。
我國是世界上竹類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竹子的種類、面積、蓄積及年產量居世界之冠。據統計,目前全國竹林面積約420多萬公頃(占世界總面積的25%),全國竹材年砍伐量約900萬噸。而且竹子易于人工種植,生產周期短,一次栽種,永續利用,連續采伐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