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隨同福建省清理整頓不法排污企業督察組,在南平市延平區南山鎮清理小造紙情況時深深體會到“設備不清理,‘十五小’死灰復燃就難以禁止”這句話的道理。 最近,記者隨督察組驅車數十公里來到群眾常舉報,也曾一時有造紙鎮之稱的延平區南山鎮(該鎮原有15家小紙廠,已徹底取締10家),對該鎮清理小造紙情況進行檢查。到達南山鎮后,在該鎮鎮長的帶領下,首先來到該鎮龍灣村兩個化學漚漿點。記者在現場看到,不久前曾被鎮政府搗毀的化學漚漿點已被修復了一半,池中浸泡著不少蘆葦碎桿和竹絲,有著明顯恢復生產的跡象。離開龍灣村,記者又隨同督察組驅車前往坐落在大壩、鳳池、華興等村的5家小造紙廠進行查看。在現場,記者看到這5家小紙廠雖已停產數月,但造紙設備還架設在車間內。這些紙廠造紙設備只要稍加整理,一旦通電就可以生產。
為何這些小紙廠造紙設備還繼續保留在車間?南山鎮鎮長告訴記者,鎮黨委、政府對關閉小紙廠態度是堅決的,但由于這5家小紙廠所有權人早些年都將其設備抵押銀行作為貸款的抵押物品,鎮里無權對其設備進行沒收和清理。鎮長還告訴記者自1996年關閉小紙廠以來,的確這5家小紙廠曾多次偷偷地進行生產,鎮里也多次由鎮領導帶隊,對進行生產的小造紙蒸球進行切割、斷電、沒收產品的處理。但要想真正做到徹底禁止小造紙的死灰復燃,只有清除設備。
南平市延平區環保局局長鄭金華告訴記者,近日延平區政府將召集南山、塔前、樟湖等鎮領導研究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嚴禁小造紙死灰復燃,對化學漚漿場點將邀請爆破公司對其廠點設備進行徹底炸毀。(中國環境報 陳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