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記者從山東省經貿委獲悉,為與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接軌,山東省產業損害預警系統正式啟動,造紙業成為預警系統的“試驗田”。
據大眾網報道,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加快,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國外產品的沖擊,政府不可能再靠提高關稅、封閉市場的行政手段來保護民族產業,而啟動產業損害預警系統,運用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等世貿組織規則保護民族產業成為必然的選擇。
據山東省經貿委有關人士介紹,經過廣泛征求意見,該省確定首先選擇輕工行業的造紙產業為突破口,建立起國內首個以造紙產業為主體的全省產業損害預警系統,逐步擴展到其他產業,最終完成全省產業損害預警系統的建設。
據了解,近日,國家商務部正式批復了省經貿委制定的《山東省產業損害預警系統實施方案》,將山東省列為全國首批區域性產業損害預警工作試點省市。該方案主要是通過對新聞紙、書寫印刷紙等八類共計29個海關稅號重點、敏感產品進口數量、進口價格以及省內24家同類產品生產企業經營情況等重要參數的監測,通過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和專家評價系統,分析其對山東省產業和市場的影響,盡早發現全省產業受到損害的苗頭,及時向政府部門和企業提供相關產業受到損害威脅的預警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