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北京7月2日電(記者劉世昕)在今天舉行的全國重點流域污染防治工作會議上,國家環?偩志珠L解振華承認,“三河”、“三湖”(即淮河、海河、遼河和太湖、巢湖、滇池)等重點流域的污染防治項目進展緩慢,目前仍有超過6成的項目尚未動工,污染防治工作亟須快馬加鞭。
據了解,到2005年底,“三河”、“三湖”流域應建成1500多個治污項目,而目前只完成了247個,占應建項目的16.3%;在建項目310個,占20.5%;尚有954個項目未動工,占63.1%。河北、安徽和河南三省的治污項目建設進展較為緩慢。
據介紹,我國“三河”、“三湖”等水污染防治重點流域的水質惡化趨勢已基本得到遏制,但水環境形勢仍不容樂觀,特別是河南、山東和河北三省跨界水質較差。
根據環保部門的監測,淮河、海河流域分別有45%和70%的斷面沒有達到治理目標;遼河的西遼河已連續5年斷流,水污染相當嚴重;滇池環湖河流有20%的監測斷面高錳酸鉀指數和氨氮指標沒有達到“十五”目標,草?偭壮^標準27倍。
環保部門的官員說,發達國家在上百年中逐步出現、分階段解決的污染問題,我國在20多年的快速發展中集中產生,具有顯著的復合型特點,加劇了治理污染的難度。治污投入不足,工程建設滯后是治污進展緩慢的原因之一。
而一些地方領導先發展后環保的錯誤思想,則是這些地方污染防治行動遲緩的又一原因。有些地方領導,將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對立起來,重眼前利益、輕長遠發展,重局部利益、輕整體利益,同時地方政府干預環境執法監察的現象時有發生,嚴重的地方保護主義加劇了有法不依、違法難究的現象,直接導致企業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挫傷了企業治污的積極性。 |